• 64

更新~為什麼有人說吃中藥會洗腎讓我來告訴您答案

aaronsehi wrote:
重點是醫生跟她說,就...(恕刪)


一整個討論串看下來真是無言
我也是一個西醫師....不過中醫方面的學習也不少
積極的想走中醫更勝過西醫吧
上面那個醫生說過的話讓你很不能接受
但是那句話就是很根本的告訴你西醫的本質
實事求是....不做沒有證據的推論.....
告訴你可能發生的情形....
或許你會覺得哪有什麼要開刀看看(要看什麼又不確定...)
也可能看完什麼都沒看到....(那我要你這個醫生幹嘛...)
但是他講的他做的都是實話....
大部分的情形是可能會看到一些問題.....然後經由開刀處置幫她解決掉
我想你的朋友反反覆覆的腹痛應該是很久而且也很嚴重的抱怨
不然沒有醫師會想要剖腹探查的...
西醫之餘中醫最大的差別就是他的差別性比較低
什麼情況之下該做怎樣的處置各個學會都有他的標準做法
不同的醫師會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同一個專科的醫師幾乎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不過也很多黑八八的醫師(脊椎不用開刀的病人每個去看過他都被抓去開)
西醫的藥也有效力上面的不同...(同一顆藥...藥廠不同)
但是西藥對於使用的禁忌症跟副作用跟致毒致死的劑量是很清楚的
西醫的教育下比較容易有整群的水平比較一致的醫師
他們因為講求證據...所以才會說出人體有很大部分不是他們所能理解的
但是到底是西醫了解的多,還是中醫了解的多....我覺得是西醫
兩個的理論體系完全不同使用的治療方式也是不同
兩邊的領域之博大精深....不是我們這個領域以外的人可以區分的出來
一般的民眾之所以相信...信仰的成分比真的了解的多吧
至今我只相信眼見為憑
我也跟過台北之前治療癌症的醫師.....
所有的東西都應該眼見為憑...拿出證據才能說服別人
有人說他能治好SLE...AIDS...我會希望我有機會能夠看到他實際治好的病人
一個說他能治好這些病人的...應該要能治好大部分的病人
然後好好的跟他討教治療的方式....

中醫好醫師被講的太神奇..但是能遇到好醫師的人似乎很少
一個醫療體系無法完整全面的提升他的水平
他就會被邊緣化...這也是他可悲的地方
古代人沒有其他選擇....可以的話他會選西醫還中醫
當年用金雞納霜至好瘧疾的傳教士也都被當成了神
普遍可得而且水平均一又講求治療證據的醫療
被當成當今主流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最後來說說洗腎
南部地區的洗腎不完全是中醫害的啦
只會開秘方的不叫中醫
連執照都沒有的你也敢給他看
還有洗腎最多的人都是吃地下電台的成藥啦
看正統中醫吃到洗腎的人真的不多啦
搞不好跟看西醫吃止痛藥吃到洗腎的差不多一樣多吧
地下電台才是南部地區的洗腎主因啦(因為他們都相信電台主持人是正統的台灣人...)
PS:我是南部醫師

忘了講
開版大大加油阿
堅持做好的良心的事業的人一定會被鼓勵的
良好的品質跟信譽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只是好像找不到方法鼓勵你..只能在這裡po文幫你加油哈)
感謝版主發的好文,5分奉上。

希望能影響更多有相同理想的人。
三洋HD1→富士HS10 K8 875CPUX2 ASUS P535

scott9282001 wrote:
這樣要辦別枸杞有沒有燻硫磺 ???

不就要將枸杞跑浸水中,用試紙看看是不是酸性嗎??

請問okman0419網友有做過這樣的試驗嗎??

不然光靠眼力和觸摸,一般人真的無從看起吧。。


的確無從看起 如果上遊沒跟你說他有燻薄磺 就連中藥店也不知道
因為現在都是一包一包裝好的了 而且因位燻薄磺 所以味道很淡 聞不出來的

我有試過將我家每種枸杞浸水 反倒是大顆的吐紅水多一點 小顆的沒吐
不過這家是沒燻的 有燻的吐不太出來 大概要在多浸一點


Arthur0922 wrote:
黃者上次買的時候老闆說這是野生的,所以比較貴
外型比較細長,不像壓扁的
但上次聽人說黃早就沒野生的了..
想請教一下這說法正確嗎???


有 有野生黃耆 不過數量少 價格貴 一般中藥房會進的不多

野生跟養殖的黃耆 看的出來 內行點的摸一下聞一下就知道了

黃耆的好壞 要去聞要去嚼和看色澤

野生的黃耆 纖維質韌嚼下去一下子就有味道 顏色也深一點 家種的反之

黃耆簡單點分類是兩種 一種叫晉耆 一種叫北耆 晉耆就市面上抓藥和販賣的 屬補氣用
北耆是提升免疫力用的 要看那帖藥單是幹麻的 才決定用那種耆 不過大部份是補氣的居多

如果又要細分 又有把耆 紋耆 版耆 油耆 黑皮耆 很多啦

不過市面上買來用的 用把耆就很好了 不一定要要求野生的
不過把耆也有分 產地不同 耆質不同 就連綁把耆的繩子也有學問
棉繩的會好一點 麻繩的比較差 而且把耆也有學問 有的中間會給你弄不同耆質
通常會是粉質跟油質混合 粉質的比較爛一點 嚼下去粉粉的味道淡一點 色澤白一點
油質的甜一點 色澤深 味道濃

要講要講很久 因為中藥學問太深了 所以不是一時間就能學的完了
okman0419 wrote:
的確無從看起 如果...(恕刪)


黃耆...原來和人參一樣, 這麼多種類啊...
傷寒論也不知道有沒有分這麼細, 這樣要買來自己配藥吃... 好像很難...
我是誰? 鼻孔癢!
Okman0419大大:

我相信藥的辨別不是一時三刻可以講清楚.

不過可以的話....

能不能請您花點時間,將一些國人最常吃到的藥來給我們作一些說明

相信中醫的人,和尊崇西醫的人一樣,都有自己的堅持與信念

但在目前這個環境裡,對於有吃中藥的人,相信也很迫切期待自己不要吃到不好的中藥

我想,您就當作是做功德吧...


okman0419 wrote:
的確無從看起 如果...(恕刪)


我的話黃耆通常都使拿來補氣用居多,所以多用北耆。效果不錯,但如果吃的人不聽話亂搞,拉一次就可以拉掉補進去的氣。

補三天...拉一次。
auir_new wrote:
傷寒論也不知道有沒有分這麼細...(恕刪)


有,只要把條文看瞭解了,知道原文用該方的意義為何,就知道要用哪一種了,比如小建中湯+黃耆,或理中湯+黃耆等。

傷寒沒把藥材的部分講的很細,好比人參也是...粉光參,黨參等。還是要看原方要幹嘛作用才能進一步決定藥材的選別。

而本草365味...又是一門學問
auir_new wrote:
真是太驚人了!這位大...(恕刪)

其實也只去過一次
因為工作的關係去做研究

除了枸杞以外還有去吉林遼寧一帶
採集人参,西洋参,五味子,遼細辛等藥材
樓主你真是好心人,要堅持住啊!
畢竟這樣是幫助別人,也是替自己積福德。
但是還是希望有一天能向你買啊!不過要細水長流,慢慢來,假塊弄破碗!
加油!^.^
  • 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