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player wrote:
那位醫生是胸腔外科的...(恕刪)
有這種經歷
還能說出"不想做就別做,想做的人很多"這種話喔?
你以為對醫生抱持這種態度會有什麼後果?
劣幣驅逐良幣而已
前陣子才有新聞說內外科婦科小兒科醫生荒
年輕新進醫生都想往皮膚科之類的跑
領一樣的錢,誰要待容易發生醫療糾紛的科?
等這一輩的醫生退休退光了,那些波蘭的大陸的上台了
到時候再來懷念現在有多好已經來不及了
用態度來判斷專業?
請個態度很好修養很好的"波波"給你治病你敢不敢?
一個是抱著期望來單位求助,希望解決應有的問題,在需求未被滿足當下,遇上一個情緒控管不當的人,相對性的情緒行為對應而生。
「嚴格來說,雙方兩造都應該打屁股。」這跟專業無關,純粹是心情問題。
只因醫療上所需求未獲適當滿足,對醫療責任分工上毫無相關醫療人員私人行為轉訴諸網路公領域公開對方真實姓名、工作單位,摟主您覺得適當嗎?有沒有考慮過當對方若然提出「加重毀謗」、「妨礙秘密」「教唆他人犯罪」甚至因您在網路公領域言論致使對方失去工作進而衍生出工作損失,在沒有確定的積極證據下但在網路上確定您有明確積極犯意下提出這些論述,讓您至少在往後的日子中收到為數不少法院出庭通知,只為了出口怨氣,這樣划算嗎?
當然對方也是要好好檢討,至少,在情緒控管上出現明顯問題,即便是非主治醫師,穿上白袍坐在急診室中就相對代表是在任職服勤狀態,代表該院對外諸多形象之一,倘若溝通上有所問題或對立情況發生,本應適當迴避勿以言論刺激對醫院專業分級不知情之病患或其家屬致使產生嚴重不信任、仇醫情緒,對其本身及醫院形象、外界認同度都會產生高度誤會,醫院場所亦為公領域,專業醫療人員私人情緒發洩對「醫療改善」乃至於「醫病關係」絕對沒有任何益處,相關懲處亦不遑讓,至少,即便是事後報告寫的多委婉、專業分工責任上毫無瑕疵,但「嚴重破壞醫院形象」這帽子,我想應該是跑不掉。至少,以我所認知澄清的行事風格,最慢遲至週一,公關甚至大老闆就會要求該院醫師、產科醫師登門道歉,這是最低限度的要求,這位醫師,要記住,相信我說的。
「所以,請告訴我,誰贏了?都輸了。」
各退一步吧?!不要選擇雙輸,你訴諸媒體、我遞狀法院,這樣不好,也不有趣。
選擇雙贏吧!?醫師私下道歉、家屬公開釋懷,這樣來看應該是最好的,不曉得樓主同意嗎?!家屬很委屈,茫茫醫海中苦無援助;醫師也很慘,病歷寫不完心情也不妙,大家互相包容吧。
唉,要是您來隔壁咱們家可能連床都找不到,醫院就是這樣,大家都累大家都慘,病人沒事不想進醫院、醫師沒事也不想弄評鑑,光是想到醫院評鑑啊,我在想過一陣子會不會又有醫師想不開跳樓去,乾脆病人、醫師大家一起去「鬱卒科」拿顆哈哈丸吧!!我要去醫院啦,多一事到不如少一事,真的。
專治性生活失調的女人與蘿莉控
PS:急診間當晚有兩位醫生值班,但此刻只有一位女醫師在座位上,沒有看見護士,所以我決定問她。
很正常,要是我,我也可能會這樣做
我就問那位女醫生說:『醫生,請問一下某某某 (我老婆名) 接下來需要作什麼檢查?』
那位女醫師回說:『我不知道!』(臉很臭)
她說的沒錯,她確實是不知道
我回說:『那我能請問誰呢?有護士嗎? 我看都沒有人在耶!』
女醫生用很不耐煩的語調回應:『回去問你們看得醫生"阿" ~ 我怎麼會知道!』
(我心中 OS:因我老婆已經痛到不能走路了,我想想,不就還要再帶她走上去診間,大醫院都有電話,難道這位醫生不能有同理心,幫忙問一下嗎?)
我就續問這位女醫生:『那我不就要再上去一趟?可以麻煩您幫我詢問一下那位醫生嗎?』
女醫師繼續回:『她又不是我看的 我怎麼會知道"啦"~』 邊說話還邊帶著非常不耐煩的表情。
我就回說:『你是醫生嗎?我覺得你態度可以好一點,我是在請問你,我語氣很和緩也很客氣,你不用那種態度對待我!』
要是我,我會請她幫我找一下我的醫生,而不是再繼續哈拉
這時候護士就都跑過來了,擋掉這一切,馬上幫我處理。
接下來,我就聽到該名女醫生打電話給剛剛看診的婦科醫生,很兇的大聲罵:『你怎麼都沒有告訴你的病人要作什麼,他卻跑來問我!關我什麼事阿 』 (語畢,用力掛電話)
她還是幫你打電話找醫生,她不是對你態度不好,而是同事間的爭執
我聽到之後,就上前去告訴那位女醫生:『小姐,這不是婦科那位醫生的問題,是你講話態度的問題!』
關你什麼事,他們之間有什麼過節,你怎麼知道
結果,那女醫生超不爽的,站起來,用力的拍了桌子吼:『關~~~我~~~屁~~~事~~~~阿!!!!!!!!!!!!!!!!!!!!!!』
妳做一位醫生,算是服務業,憑什麼對病人拍桌子
我就大聲的說:『哇,澄清醫院有醫生大聲拍桌子耶,這麼情緒化!!這種醫生可以看診嗎?』
說的好,但如果你一開始態度好一點(不過也不能怪你,因為你正在擔心),請她幫忙找一下主治醫師,應該不會有後面的問題
這女醫生更不爽了,跑過來,我還以為他要動手,我就往後退一步 (我站在門口軌道上),女醫生帶著超憤怒的表情,把拉門很用力的砰一聲拉上,拉門還反彈了好幾下,她整個就是很情緒化到了極點。
這個舉動是非常的幼稚,代表她的家庭教育失敗,也代表她父母只要她學做醫生,而沒要她學做人
我很客觀的分析,版主剛開始確實是有點不對
但不能怪你,因為你正在為你的家人擔心
而醫生卻是真的有點情緒化,如果今天是該醫生的家屬
我相信,她一定不會幫忙打電話,而是親自跑去請主治醫師來幫忙處理
至於她到底適不適合當醫師,留給專業人士去評斷
而版主如果認為有權益受損的話,當然也可依正常管道去申訴
我在這裡,深深的希望該醫師能夠用自己的專業來幫助更多更需要幫助的人
也希望版主的家屬能夠早日康復,身體健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