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0

呼吸中止症與陽壓呼吸器討論<第一頁注意事項必讀>

流鼻水問題...
可以試試把加濕器在調低一點...
調到鼻子不會覺得乾乾的不舒服就好了
(其實隨著天候不同加濕器有時候也要做調整
像夏天吹冷氣空氣較乾燥時我就會調高一些)
或是看看你最近使否剛好有受風寒
如果還是沒改善...可能就必須去和醫生討論看看了

a10010088 wrote:
爬了文沒有看到有呼...(恕刪)


看看有沒有關聯,以及幫助
http://www.padacheek.com/PACSwiftII_Barrel_cozy.html

condensation in the mask
http://www.cpaptalk.com/viewtopic/t94035/Pugsys-Pointers-3Dealing-with-therapy-bumps-in-the-road.html
如果有要申請補助又打算從國外購買機器的病友,千萬別去長庚。理由是從國外購買醫療器材進口必需先向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申請個人自用進口。而裡面其中一項條件就是要有醫師證明,而且該證明必需指名"型號"。我就是卡在這關。醫生方面的說詞是他開證明不能指定型號,也意有所指的說這是政府在卡我們.. 而食品藥物管理署的承辦人張先生則說,他們沒有認定醫療器材的能力,因此需要醫生指名型號。

所以第二次去長庚申請證明時,護士小姐大聲的說,這醫療器材怎麼能自己從國外買!然後裡面有疑似廠商直接進駐在裡面,也在一搭一唱。醫生看衛福部的回函醫生也在推拖,也不願意在醫生證明內多寫他不願意指明型號的理由。所以目前我被兩邊互踢皮球中。

不知道其他病友是否有知道在台北哪家醫院的醫生有願意開指定型號的診斷證明。謝謝。

我是在桃園長庚做檢查,並且拿到殘障手冊。
Ritzen wrote:
是否有知道在台北哪家醫院的醫生有願意開指定型號的診斷證明。...(恕刪)


補充說明, 依藥物樣品贈品管理辦法第14條(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L0030005 )

申請樣品屬處方藥品或醫療器材者,並應檢附國內醫療院所出具之診斷證明及醫師處方,或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認定之國外原就診之醫療院所出具之診斷證明及醫師處方。

請醫生開的其實是診斷證明[及][處方], [開指定型號的機器]就是[一種處方]

量變會產生質變, 剛開始申請的人少, 還能闖關成功; 一旦變成一種趨勢, 闖關難度就........只能再看看了

以下為我個人對法令的推論, 有不同看法的人, 請自便另行提出解釋, 給各位網友參考.

------------------------------------------------------------------------------
思考一下醫療行為的發動主體是誰? 是醫生還是病患 ?

國家立專案進口藥物(醫療藥品及醫療物品)的法令,是要解決哪一類的問題?

設想一種情境, 有外國公司研發出一種癌症特效藥,但是本國或許還沒核准上市或是本國也找不到本地藥商有貨
而罹癌病人的病情似乎真的得寄希望於此特效藥, 醫生也認為這個特效藥應該有用,那麼醫生在救助病患的考量,合理的推斷,他應會依專業及[依法]開出指定藥名及生產廠商的處方書,以利病患去辦理專案進口.

依照醫療行為之發動及醫病關係主客位來[推論],藥物顯然是為了達成某種[醫療行為]之目的, 那麼專案進口藥物的發動,[似]應該是[由醫生發動](也可以說由醫生把關),病患依醫囑申請辦理. 而非病人自己先上車,然後來找醫生[追認][補票](國家基於用藥安全,賦予醫師把關用藥安全的責任,用藥安全的界線在哪,由醫師專業判斷,所以食藥署的人說法是沒錯的), 所以個人推理認為專案進口[是由醫師依其專業指定進口什麼東西] , 而不是由病患去指定進口什麼東西. 相信一個要經歷國家種種考試磨難才能當的醫師, 專業的傲慢一定是有的, 當其面臨[追認補票]這個要求時 ,很難期待不會被[傲慢].

在本議題上, 國內買呼吸機,似乎沒規定得要有醫師處方? 而即便請醫師開立處方, 醫生認為這病很[一般] , 那麼所開立的處方很[一般]也是很自然 , 頂多是開立病人需要多少CMH2O的呼吸機, 至於什麼機種,他大概就不會指定了 , 他怕[綁標]之嫌 , 他怕[圖利]特定廠商之嫌 . (儘管他間接圖利了本國眾多[不特定的]呼吸機廠商) , 記得先前有一位醫師就是在診間特別指名去接洽他老婆所成立的代理呼吸機公司, 後來被民眾檢舉, 這位醫師後來也被醫院下架了.

當然如果真的有醫師願意開立這個[特定處方] , 如若事情傳開 , 應該也不是說違法 , 只是會被人們[佩服]及[尊敬]該醫師的[專業] , 而被其他醫師[知悉]原來這麼專業.(好事者也可以質疑這種處方的合理性)

真的有需要及有本事的人, 一定是透過關係找到醫師親友, [低調]處理, 而不是攤在陽光下, 因為以醫生的角度來說, 應該是會覺得開出這種處方, 有違自己的專業,並在醫生群體內,有被看小的可能性. (查閱之前的網文, 大概就是低調而且很勉強, 是特例而非普例, 也沒看他們說明他們怎麼搞定的,大部分都是一句朋友幫忙帶過)

再者,原則上,醫師是要對其所開立的特定處方的醫療行為負責的,假如這當中有發生萬一,就假定真的對某特定廠牌機種八字不合,後續可真是有得瞧了,從人之常情推理,1個明哲保身的醫師,1定是開最保險的處方.

在本議題上, 人們詬病的是離譜的國內呼吸機價格, 這個問題的本質,應該還是要回到國內呼吸器廠商有無聯合壟斷抬價的行為上去處理, 去檢舉由公平會來調查. 既然立法委員都能對基本工資表示修法了, 寫信給立法委員請他們關心一下這種奇特的呼吸機價格,或許也是方法之一.

至於自行海外購機, 申請補助 , 假設這東西不是醫療器材受藥事法規範, 補助原也是應該依法令順利辦理, 關鍵在於先取得這部機器辦理進口的[合法地位],卡就是卡在建立這部機器[在國家行政程序合法性的地位]上,而不是後續那些購買證明之類的相關文件,在沒特殊關係的援助下, 被法令卡關, 就只好研讀法令的真義到底是什麼了. 不然就是請立法委員去訂個[呼吸機補助特別法]了.
給將要進門的呼友們建議,不同品牌雖然都叫陽壓呼吸器,但這些陽壓呼吸器的靈魂是對夜間睡眠狀況各種呼吸指數的演算法反應方式(snor index, flow limitation, events) , 吐氣降壓的呼吸送氣方式等等, 均有些微差異, 甚至對敏感的人來說, 是有顯著的差異, 而且, 呼吸機是你要用很久的東西, 最好是有試過再買才比較準, 才比較不會有買急了之憾 , 即使是想買比較多人用的機種, 也建議先去試用體會過, 並且在時間允許下,嘗試試用不同的機種,做個詳細的體驗,再來決定 .

一種簡單的比較方式,就是去體會各種機器吐氣降壓的體感(comfort setting), 再來就是去了解這些機器的大概演算法,粗略的比較就是看看能否問到或拿到該機種典型的壓力升降模式profile ,通常從壓力profile的表現可以大概看出這機器是aggressive or conservative
(http://www.cpaptalk.com/viewtopic.php?f=1&t=82990&st=0&sk=t&sd=a&sid=8c3cf3ee91bd06381856eecea09d282c by robysue)

一種極端的情形, 你可能試用國內某A牌機器,也覺得很習慣了, 然後由於購買的方便性,買了B牌機器,試用之後,你才發現,怎麼[體感]差這麼大......到底是差在哪? 就是差在供氣的模式,有很多細微的差異.

真的要去試過,再來下單. (反正試用應該是免錢,有試有安心)

突然發現下面內有傳送口, 新手可去探探
http://freemanv1.blogspot.tw/2013/06/osa-ii.html
大家好:
我是新生,我在台大睡眠中心檢測的AHI是17,但終日覺得睡不足已影響我的工作,又想老化將會使症狀越嚴重,遂決定買呼吸器.
半個月前開始利用空閒時間閱讀此版面,真的很感動,也萬分感謝大家無私的分享,讓我受益良多.

我想購買S10 for her ,然代理商開價8萬,讓我裹足無法前行.
能否請諸位前輩提點,
1.香港或大陸可靠商家的資訊和應注意事項?
2.又假使要託友人從美國帶回,請醫生開具 英文診斷證明書 應注意事項?

麻煩知道的前輩私訊給我
在此先謝謝

red309 wrote:
2.又假使要託友人從美國帶回,請醫生開具 英文診斷證明書 應注意事項?...(恕刪)


其實依照法令,醫師是開具診斷證明及[處方],請注意,是[處方] (不過,那是想要申請補助者才會在意的事 , 而你不必在乎這些, 只要購物網有辦法通關即可)

藥物進口程序,我搜尋到的是這個PDF檔 (http://fdrdl.cmuh.org.tw/activity/1021Active.pdf , 你可以看看第10頁到第12頁 )

不過我建議你一定要去試用,至少去比較飛利浦跟Resmed的差別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aXfzgo0x4A&feature=youtu.be )
在底下有個留言,基本上我是認同的, Resmed給你的工作氣壓很容易飄高的

I like Respironics better. I think that they have a better algorithm.

So I own BOTH. An airsense 10 and I just bought the new Philips dreamstation. Yeah some serious money but I don't put a price on a good nights sleep. The algo on the the dreamstation in my opinion is 10 times better and way way more refined. The airsense gave me a sustained Avg pressure of 16cm, the dreamstation 13.4cm and I still slept like a baby. Anytime you have a leak like while trying to adjust your mask the airsense responds by blowing your face off while the dreamstation is much more subtle. Here is a huge one, the Dreamstation is much more responsive.

If I turn on my side the airsense just continues to put out the same pressure, the dreamstation will almost immediately notice the decrease in airway resistance and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pressure. (注意這句話, 這對降低工作氣壓是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也期待您後續分享 for Her的使用經驗 . (這是我買急了,買錯1般版的悲哀...><)


red309 wrote:
大家好:我是新生,...(恕刪)

AHI=17,是無法申請殘障證明,所以無法申請補助,那簡單,哪邊機器便宜就哪邊買.
ginbin01 wrote:
剛剛購入了一台S10.
帶了幾天都有一個困擾,就是睡不久後
風量大量灌入,導致無法再行入眠
縱使把面罩喬好..風量依舊沒有變弱的趨勢?
入睡延遲時間計算:25分鐘
自動壓力設在4-20

後來自己設在4-14,狀況還是沒變
客服人員建議我改採設定固定壓
我這二天都用固定壓在6
睡眠時間平均到達4.5小時(本來都不足2小時)

我有個疑問:
就是自動壓力原理不是偵測受阻才會給予適當風的流量,理論是阻力愈大..給量就大
,阻力變小,風量就變小
但為何我人醒著,面罩有喬到最佳位置,風量還是沒有變弱?
以上問題我也有問客服..但第二天了...還沒有正面回答?...(恕刪)


你可以用Rescan去看機器壓力對哪些參數會產生變化, 原則上這機器對空氣流量有變化,發現有打鼾趨勢, 發生呼吸中止事件, 都會有反應 , 但我搞不懂ramp完之後,他常常很快的又繼續爬高工作氣壓.似乎是想先爬到max跟min的中間值似的.

這也是我對這個S10 autoset的體驗 , 他的演算法升壓升得很快,降壓則降得很慢 (aggressive), 使得整夜平均壓力一般來說比我試用的另一機種還高.

而且在使用吐氣降壓EPR功能時, 該機在呼吸轉換間 ,EPR=3時回壓的升速非常快 , 讓人感覺真的有些不舒服 .有被kick in的感覺 (借用歪果仁的描述)

感覺比較理想馴此機的方法, 是確認自己適合的壓力值區間,改固定壓是一種方式, 不然就是嚴格設定在固定壓值附近的上下限.

vtriplev wrote:
這也是我對這個S10...(恕刪)


看了之後對我這個還未買機器的菜鳥又有點擔心了,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 60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0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