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請教一個小問題

joshwang
joshwang 樓主

我流感疫苗從未打過

2022-11-04 19:41
joshwang
joshwang 樓主

2018年美國流感,打過疫苗的後來也都得了...聽說那年病毒變種...後來報導說2018年美國因流感死亡人數逼近200萬人

2022-11-04 19:43
離家40幾分鐘剛進到室內,先喝了杯250cc的綠茶,坐下3分鐘後量的
joshwang
joshwang 樓主

假若不喝茶或再坐久一點,收縮壓肯定在120以下

2022-11-04 21:26
joshwang
joshwang 樓主

右手懶得量了

2022-11-04 21:28
本來高血壓就是要長期追蹤, 能靠飲食運動調節當然最好, 定期回診, 搭配藥物控制, 醫生看那麼多病人,每個都能靠飲食運動調好才有鬼... 三高可怕的地方是慢性病 ,大多數人平常無症狀, 尤其高血壓是慢性病的源頭
個人經歷做參考, 我沒爆血管之前也是這樣想的 ,知道自己血壓偏高(140-160/ 90-100), 稍胖,但平常完全沒感覺有任何異常 ,, 有吃小診所的降壓藥, 但沒定期量血壓, 平時也沒感覺,也就這樣了
直到2019 12月, 前一天還跟家人去吃麻辣鍋,隔天早上胸口不舒服冒冷汗,以為是吃壞肚子胃食道逆流啥的,11點左右去掛急診, 然後就在急診室看完醫生就翻白眼葛屁了,當然馬上急救, ,心跳停了3分鐘, 我老婆說我臉色很快變灰色, 後來診斷是A型主動脈剝離(心外科醫生的噩夢) 主動脈剝離導致心臟被多餘的血壓迫跳不動... 經過13小時手術救回來, 換了心瓣膜, 人工血管, 心臟血管繞道手術...主因可能是長期高血壓心瓣膜變形撕裂升主動脈, (個人體質跟後天當然也是有點關係) 發病之前無異狀,只有當天早上胸口不舒服冒冷汗,11點左右去掛急診,下午2點半手術到3:00AM; 第一次住院就住了31天, 18天在ICU , 護士說我運氣好,當週開了三個主動脈剝離的只有我完整的出ICU, 掛了一個, 另一個有後遺症.
2022術後也快三年了, 一天吞五顆藥, 血壓控制在110/70左右, 中午有時會較低到 90/60 , 血脂血糖正常, 不露出胸口30cm的刀疤沒人看得出我做過這種手術,,除了腎功能稍差一些其他都還算正常,另外大醫院的藥物比較多, 醫生比較能依照病人的症狀調藥,這是關鍵
2020年一個以前同事暈倒在辦公室急救無效,原因是心肌梗塞,他有高血壓,胸口其實長期悶痛,早上還要用熱毛巾熱敷胸口..但估計是沒有積級治療
lkk5682000

小病被養成大病的最佳典範

2022-11-05 12:51
pmp7589 wrote:
病跟症我的看法是不一樣的,高血壓是症狀,導致的此症另有原因

我想你也知道吃降壓藥是治標,降低意外的風險。

如果你現在覺得自己的身心狀況很不好,建議你開始吃降壓藥。
一旦健康狀況往上走,很多症狀自然就會消失,每種藥物都有副作用
依賴藥物後身體遲早要付出代價
...(恕刪)


高血壓是症狀表現,不是疾病源頭,不過要找源頭,西醫目前也是束手無策,大多數的高血壓都被西醫歸類為「原發性」,但其實西醫所講的原發性,白話解釋就是原因不明。

也就是說,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患者血壓高,但是我可以開藥把它壓下來,理由是長期血壓高會增加心血管風險。

但是開藥後,就沒有看過哪一個醫生會繼續幫他的患者找背後原因,反正目前知道每天吃藥可以降到符合檢驗上的理想值就好,幫患者找原因不符時間成本,這就是目前西醫的心態。

但對原因不明的症狀開藥,那是針對症狀做控制,不是真正的治療,離治療的意義,個人覺得還相當遙遠。

沒有遵照醫囑出了事,是自己要負責,遵照醫囑還是出了事,只要沒有辦法證明醫療疏失,依然是患者自己的事。

擔心的人就遵照醫囑服藥,有疑慮的就另尋他法,沒有所謂對錯,畢竟這世上有人血壓偏高,但就是沒事情;有人血壓正常,但還是中風。

醫療上的統計數據有參考意義,但它的意義是指對群體有統計意義,不是對單一個體有絕對意義。
皮卡思樂冰 wrote:
高血壓是症狀表現,不是疾病源頭,不過要找源頭,西醫目前也是束手無策,大多數的高血壓都被西醫歸類為「原發性」,但其實西醫所講的原發性,白話解釋就是原因不明。



我不認為高血壓是原因不明
1.血管老化 氧化 醣化 2.飲食 3.缺乏運動 久坐 4.身體發炎

以上這幾樣 息息相關
因為現在大多數的人都是把不正常的飲食當作正常飲食 不然多少人在減肥?
我就連去買東西在超市那裡都有聽到高中生說…他在168

以前的年代那裡有超級加工食品?
就算有…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每天買來吃
也不是每個地方都有超商 記得我國小五六年級時 要離家很遠的地方才有
要騎腳踏車 要有人騎機車載才能到達
現在到處都有超商 更便利了
我家附近現在走路四間超商包圍(7-11 全家 ok 萊爾富)
兩間超市(家樂福和全聯)
超級便利的~吃錯 身體當然發炎 血管當然老化 醣化 氧化 (還有什麼可以形容的?)

缺乏運動 久坐…血液流動當然緩慢
小腿是第二個心臟 當你常走路 跑步 活動你血液循環當然變好

當你以上都能克服 還能高血壓?
記得我之前聽宋晏仁醫師的影片,還有提到胰島素阻抗和血壓關係

要記住一樣疾病都不是單一性的因素 如果綜合考量…我覺得會是最好的
茶醉癮 wrote:
我不認為高血壓是原因不明
1.血管老化 氧化 醣化 2.飲食 3.缺乏運動 久坐 4.身體發炎...(恕刪)


理論上,大多數疾病,包括高血壓在內,形成的原因應該都不是單一因素。

但基於西醫學的研究方法有其要求,當沒有足夠證據力的研究佐證時,醫學就不能直接指兩者有因果關係,才會在還沒有確立關係之前,只能歸類為原因不明。

您自行去查醫學相關資料,結論也是會告訴您,大多數的高血壓都是原因不明,但也只是大多數,不是全部,西醫學仍然知道有少部份的器質性病變會讓血壓異常升高,但這種血壓異常是可以根除的。

發炎、醣化反應、氧化反應是過程,血管老化則是血管經過受損過程後產生的結果。
久坐的確證實不利健康,主要原因仍是指向久坐會促進發炎。

不過身體發炎也不是絕對是壞的,實際上人體原本就無時無刻都在產生發炎反應,包括免疫機制也都需要透過發炎反應產生,只不過正常狀態下,發炎反應會趨於平衡狀態,會造成問題的原因是,原本的平衡狀態失衡,導致發炎反應過大,大到超出平衡機制。

舉個例子,骨質來自成骨細胞,但人體除了成骨細胞外,也有破骨細胞,年輕時的成骨細胞造骨能力大於或等於破骨細胞,因此能夠維持骨密度;年老之後的骨質流失,除了缺乏負重刺激外,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成骨細胞、破骨細胞之間開始失去平衡,產生骨質流失大於製造的現象。

平衡對健康而言至關緊要,就如同您主張的「吃對的食物、適當的運動」,之所以對健康有利,就是因為這些措施讓身體朝向平衡的方向靠近,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對健康的好壞互有抵消。
lkk5682000

皮卡思樂冰100個醫師會有50種看法,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分歧?血壓不是你們的標準嗎?

2022-11-06 10:26
皮卡思樂冰

lkk5682000 您不是說「病人看醫不是為了談理論」?這裡是依據您提的問題做補充而已。醫學若不講理論就無法進行實證研究,診斷結果就沒有參考標準,100個醫師50種看法只是針對這種情況舉例說明。

2022-11-07 21:28
看醫生最準
joshwang
joshwang 樓主

看你看的是哪位醫生,不是每位醫生都最準

2022-11-05 20:40
今早起床30分鐘量的


舒張壓早上就是不漂亮

樓主我這次除了血壓偏高還有早期糖尿病,飯前血糖104(沒測飯後),糖化血色素5.9,都在邊緣值。

老子拼了就是不吃降壓藥,但堅持每天飲食控制與有氧運動至少30分鐘來逆轉。
jcchiou

樓主已經很認真改變生活習慣, 想必不久就能脫離用藥, 只是舒張壓偏高有點古怪, 最好做個心臟超音波確認有無瓣膜問題

2022-11-06 19:42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