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想一想會發現
由於使用的語彙有點落差
導致雙方都沒發現
兩邊吵的根本不是同一件事情
才會這樣吵個沒完
首先
樓主的理論不論該歸類到中醫還是民俗療法
跟西醫都是兩回事情
兩邊的語彙與觀念不見得通用
自癒二字 讓人有治療的聯想
也許
樓主一開始的標題改成:
~分享~ 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可能就不會有那麼多問題
退萬步言之
就算樓主使用自癒能力這個詞彙
也不是非A即B的邏輯問題
思考事情不會只有2個刻度
提出自癒未必就是全盤否定西醫的打針吃藥
為什麼不能理解成:
罹患小病小痛時 信賴自己的身體 減少對藥物或開刀的依賴
真正需要外力協助時 仍大方求助醫藥與手術?
當然 何謂小病 何謂大病 何時需積極求助西醫 箇中判斷又是另一個問題
最後
樓主提出的理論看來比較接近經驗法則
另一些人則質疑樓主沒有提出其中的病理機轉
可是
就算是西醫也有臨床醫學與病理學之分 不是嗎?
如果樓主講的是經驗理論
是否由取樣方式 樣本數等方面提出質疑 比較不會模糊焦點?
如果甚麼說法都要提出的人說明背後的原理機制
那01就可以轉型成為學術論壇了
舉例
如果有個老農上來分享
空中魚鱗天 不雨也風顛
這是一代傳一代的經驗法則
正不正確?--大多數時候都正確
支持者大可提出實際發生的日期驗證
反對者也可提出反例反駁
但是在01
馬上就會有人來回嗆這不科學
要老農以氣象學的方式證明其原理
最後的結果
很少是老農馬上變成氣象學家
大多數都是選擇從此閉嘴莫再提
這就是某些人要的"正本清源"嗎?
我們甚麼時候開始禁止把經驗當成我們的知識來源了?
當然
這並不是說樓主已經提出甚麼令我信服的理論根據
(光是一個寒涼致病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
我對他"連續劇式"的知識分享也感非常不耐...
只是對部分網友提出質疑的方式以及近來網路上的一些現象
心有所感 如此而已...
DeReis wrote:
我還看到有人竟然拿著他人學歷在揶揄,真的令我匪夷所思,到底這種人想證明甚麼呢?
...(恕刪)
你該知道專技國考醫療相關類科幾乎都要取得科班學位才能報考的原因吧?
你就把你的前文(#173樓)指”人體的基本組成單位是甚麼?”的是啥講清楚說明白就可以了...
有那麼難嗎?
Krayt wrote:
『第二觀念』:藥物不治病!
現代人很多人的想法認為,頭痛吃了頭痛藥,是因為藥可以治療頭痛,
所以吃完藥之後頭不痛了,所以得到頭痛藥可以治好頭痛這個結論,
但是在版主的觀念看來,其實所有的藥物都不是對疾病進行治療,
而是當我們吃了這個藥物之後,這個藥物改變了我們的體質,
體質改變之後再由體質去修補這個受損的地方,當修補完成之後
疾病自然就改善了。
大家一直爭論不休
就由我這個門外漢
(我學化工做模具的)
來問一個問題
看支持這個理論者如何讓我信服
如果讓我信服我不再質疑
請問下列是靠吃要改變體質然後啟動自癒嗎
第二型糖尿病
淋巴癌,白血病,血友病
肺結核
其實還有很多
我一直強調範圍,範圍,範圍啊
我不希望板主的東西造成他人誤解罷了
只是那麼多質疑我的專業人士
一直都沒給我答案
給我一個答案讓大家能增加一些知識吧
Krayt wrote:
感謝您的回覆,
您...(恕刪)
對..你念錯了..
從國小國中高中的健教和生物課本通通沒講過晚上11點是肝膽排毒時間..
從來沒有過..
連大學的生物課本和醫學院的生理課本也從來沒寫過..
事實上是肝臟24小時都一直在作工..沒有哪個時間點在做什麼事..
要定時定點睡覺的理由是因為人的內分泌循環有一定的時間..會受光照影響..
不定時定點的話會嚴重影響這樣的生理循環
再者..休息本身對腦部的記憶重整等有幫忙..
但絕對和什麼肝膽排毒沒關係..
MARS戰神 wrote:
中醫的博大精深,幾千...(恕刪)
錯了..現代醫學是從古西醫中演變而來
古代西醫一樣有上千年歷史.
中國的信史從周代算起大概有三千年不到
而西方信史從希臘時代算起也大概有兩千多年
兩邊的醫學發展史事實上都很長..
只是因為西醫進步太快..
不會無聊到去強調西醫的博大精深..
中國有五行論
古西醫一樣有四體液論
只是古西醫已知道四體液論是錯的..
但中醫還一直抱著五行論不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