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台灣全民健保的"德政" 看看健保如何玩兩面手法^^

cooltyus wrote:
以下文章轉自PTT ...(恕刪)


你只是道出其中的一部份

總額給付=健保局給醫院的費用
小總額=限制醫院給付藥品的上限
也就是說假設
健保局給醫院的費用=100萬
藥品只給你30萬上限
如果藥品申報了40萬
但健保局給醫院的費用=100-(40-30)=90萬

因此醫院還要控制藥品數量之外
還得控制成本

台製的藥品與進口的藥品成份都一樣
但價格可能差30-200%

但效果真的沒差嗎
如果沒差進口的藥品早就在台灣市場消失了

健保局:成份一樣.效能也一樣

醫院如何生存
小醫院因採購量小
價格無法down
因此只好一家家的改為診所

大醫院得利的原因:
1.採購量大.價格下降
2.儘量採用學名藥
3.因採購價格有發票.為了不讓健保局知道.就衍生出折讓.讓表面價好看
4.自費品項增加





swiftboy wrote:
沒這種事
健保對...(恕刪)


健保對急重症病人的給付和幫忙確實相當好
這是不爭的事實
全世界做檢查和住加護病房最便宜的大概就是台灣了

但是重點不只是健保如何幫助病人而已
這邊講到的是
健保因資源消耗過快
如何"強迫"醫院配合,變相的減少醫療給付的過程
一般民眾可能不知道這有什麼影響
但是如果醫院為了經營下去
原廠藥全都換成學名藥...
醫療器材都選最便宜的...
一次門診就可以解決的事情
叫你分三次來...
用諸如此類的方式
最後受害的還是病人...

也許各位會覺得醫院,醫師 這樣做太過現實或沒道德
那換個方向想
如果醫院不賺錢, 就無法負擔必要的人事(誰幫你掛號和清理病床), 水電費(自來水,電力公司不會因為你經營醫院就不收水電費), 醫療費用(住進醫院就會自己好,那我就自己蓋一家就可以了)
最後醫院倒店關門, 病人更慘

其實我們應該去檢討給付是否合理 , 以及衛教病人正確的就醫方式才是
如果你碰過一天之內因為感冒看四家診所,還是藥拿了一堆卻一顆也沒吃的病人時
就知道健保問題還很多

swiftboy wrote:
真的能力有醫術去開自費診所...(恕刪)


醫院配合健保是方便一般民眾看診
減少醫療費用的負擔
其實真要用自費, 不見得做不下去
君不見各醫院都在開發自費門診或自費品項
看一個可以抵十個人
如果說今天開始, 所有醫學中心(夠有能力了吧!!)都只收自費, 真的倒楣的會是誰?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