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生酮飲食退流行了?還是出了甚麼問題?為何感覺沒有人在討論關心他?

williamwu1107 wrote:
曾經的當紅炸子雞,如...(恕刪)

每年流行的飲食法都不一樣
選舉

我已經執行低碳多年了 斷食試過 最多只試過 撐2天

2025-09-28 15:31
williamwu1107
williamwu1107 樓主

如果一直在低碳飲食,哪你的葡萄糖與酮體雙能量循環應該切換比較靈活。有個一天兩天的斷食,應該很容易進入深度自噬,清理更新廢舊細胞的功能。

2025-09-28 20:43

'24.07.08【名醫On Call】宋晏仁醫師:代謝脆弱性指數?又一個「最新、更準確」的心臟病死亡風險指標?






觀看次數:16,158次 串流直播日期:2024年7月8日 #名醫OnCall #News98 #宋晏仁醫師
主持人:宋晏仁醫師
主題:代謝脆弱性指數?又一個「最新、更準確」的心臟病死亡風險指標?為啥要這麼多指標?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日 11:00am-12: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4.07.08

膽固醇預測心臟病的準確度爭吵不休,降膽固醇藥物副作用讓人乍舌。某些情形下,高膽固醇、高血壓、體重較重的人反而活得比較久。這些互相衝突的臨床研究結果,不要說一般民眾莫衷一是,連醫生之間也選邊站隊,爭吵不休。

醫學家們逐漸有共識:三高、四高甚至失智症、癌症等慢性病的原因多重且病程很長,單一指標絕對不足以適用,甚至有些指標互相衝突。隨著新研究報告出爐,應該放看心胸,平衡看待所有指標,甚至找到真正的「根源指標」,才能指引醫師更有效、明確的治療方向。經過十多年研究,近年來「代謝脆弱性指數」(metabolic vulnerability index; MVX)似乎可以跨越種族、性別、年齡、體重、病史,提出了六個過去就存在的測量指標,組合出高度準確的預測能力。

本集探討這個最新的「代謝脆弱性指數」(MVX)。主要參考論文如下:
Otvos, J. D., Shalaurova, I., May, H. T., Muhlestein, J. B., Wilkins, J. T., McGarrah, R. W., & Kraus, W. E. (2023). Multimarkers of metabolic malnutrition and inflammation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mortality risk in cardiac catheterisation patients: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4(2), e72–e82. https://doi.org/10.1016/s2666-7568(23...
Xiong, Y., Jiang, L., & Li, T. (2022). Aberrant branched-chain amino acid catabolism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Frontier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9. https://doi.org/10.3389/fcvm.2022.965899
Conners, K. M., Shearer, J. J., Joo, J., Park, H., Manemann, S. M., Remaley, A. T., Otvos, J. D., Connelly, M. A., Sampson, M., Bielinski, S. J., Wolska, A., Turecamo, S., & Roger, V. L. (2024). The metabolic vulnerability index. JACC. Heart Failure, 12(2), 290–300. https://doi.org/10.1016/j.jchf.2023.0...

值得注意的是,MVX加入了兩個重要觀念:(1)易發炎指數(Inflammation Vulnerability Index; IVX),代表「慢性發炎」在慢性病中的角色。無獨有偶,今(2024)年的台灣心臟病學會年會主題,就是發炎在心臟病的角色,甚至很多新的治療方法,都已經把「抗發炎」當作重要機制。(2)營養不良代謝指數 (Metabolic Malnutrition Index; MMX),代表了飲食、營養素的地位再度受到重視,並且以更精細的測量指標來取代傳統的「熱量」、「巨量營養素」等較為粗糙且誤差極大的指標。

本集想傳達的最重要觀念就是,醫師、科學家們一定要保持開放的胸襟,不斷精進,平靜的擁抱所有互相衝突的數據,這些數據很可能「同時」都是對的,但面對每一個病患的時候,可能有不同的適用狀況,多瞭解這些指標的意義,才能從中找到對病患最有利的治療方向。

Why Blood Sugar Rises During Fasting 🩸

這篇短篇說明了我目前的狀況是處在"較高的胰島素阻抗"。
雖然執行168間歇式斷食及生酮飲食;雖尿酮隨時可檢測到,也隨時因飲食些微失誤後脫酮。
我應該還需要再持續執行生酮飲食一段時間,讓身體習慣在低糖、低胰島素,利用脂肪酸製造酮體的狀態下,習慣使用葡萄糖及酮體混合能源為細胞提供能量支持,讓肝臟在平常更少的製造葡萄糖至血液中;逐步降低基礎胰島素濃度及基礎葡萄糖濃度,讓肌肉、組織、細胞、肝臟、胰臟等恢復到高的胰島素敏感性。

高胰島素血症是促進慢性發炎因子,會觸發炎症及慢性疾病。

非醫療建議,請諮詢醫師。
williamwu1107
williamwu1107 樓主

增加每天一小時,心跳130以上的有氧運動也很重要。我大概每天游泳2.5公里。

2025-07-29 16:34

這是近2周的連續血糖紀錄,概要分析。實際的血糖值比試紙血糖機要高+10~ +30mg/dL

以下是個人經驗分享,不是醫療建議。
請諮詢醫師。

我應該不算是1,2型糖尿病患者,也沒使用藥物在控制血糖。
算是基礎血糖有點偏高,對醣類攝取後對於血糖上升比較劇烈的醣不耐症患者。
空腹血糖值100及糖化血色素稍微偏高,大概6左右。
我已經在實施低碳飲食很長一段時間,尿酮檢測時有時無;最近想更嚴格進入生酮飲食。
為確保斷糖降低胰島素分泌量至閾值以下,促進脂肪分解成游離脂肪酸,進入肝臟進行轉化成酮體及糖質新生,維持必要的血糖濃度。
酮體與血糖同樣可成為細胞能量來源。當人體血糖充足或胰島素濃度高時,就不會分解脂肪產生酮體。
酮體是乾淨能源,細胞使用他時耗氧低,產生的自由基少。心臟肌肉及腦細胞更偏愛酮體為能量來源。
因為高血糖及高胰島素分泌量是心血管發炎因子,靠生酮飲食是主要調節方法。
目前重點是增肌減脂,提高基礎代謝率。

從記錄中可發現自4/3號開始,每日血糖變化已趨平穩。
發現全脂奶粉會引起血糖快速上升。精製糖,米麵精緻澱粉也會。
如果吃米麵澱粉,記得要配上大量蔬菜蛋白質油脂,要細嚼慢嚥;飲食順序也很重要,水肉菜飯果(宋醫師建議),血糖上升幅度要盡量小。
主要目的是避免血糖急速上升,刺激急速大量分泌胰島素,會造成胰臟負擔受損及細胞對胰島素產生阻抗。維持細胞組織對胰島素敏感性是重點,可避免延緩很多退化性疾病發生。
這應該都是已知的事實,只是選擇性失憶,是人性的惰性使然;不見黃河心不死罷了。
4/6及4/8都是晚餐刻意吃了一碗及一大碗的紅油抄手,沒有搭配其他蔬菜及蛋白質。4/8號吃完紅油抄手後,血糖大概在2小時內,由127升至248,再約兩小時降至76;比吃東西前更低一些,再緩慢升至115。

目前人類的健康問題應該是精緻糖,尤其是果糖(大量加工用的工業化生產的玉米高果糖漿,大量用在手搖飲及所有加工食品,因為甜度高,便宜,液態易加工),精緻澱粉(米、麥去皮只剩核心澱粉),精緻加工食品(一大堆化學添加劑,不健康的油、鹽、糖、色素);只為了刺激你的味蕾,吸引你去買來吃。

目前尿酮數值都可驗出反應(+- ,+,++),最近一次自己驗血酮1.7 mmol/L。血酮試紙很貴不敢經常檢驗。
williamwu1107 wrote:
生酮飲食


主要是飲食不均衡,
營養無法吸收隨尿排掉, 比較不變胖
不神奇
williamwu1107
williamwu1107 樓主

對生酮飲食的這種理解程度,膚淺了。大部分的人涉及生酮飲食,都有代謝問題要解決;譬如肥胖,血糖,脂肪肝,血壓,胰島素阻抗、、、、代謝問題靠代謝改善解決。對我來說生酮飲食可以解決我的問題,持續調整中。。

2025-10-26 23:43
sansen wrote:

sansen
2131分
16樓
williamwu1107 wrote:
生酮飲食


主要是飲食不均衡,
營養無法吸收隨尿排掉, 比較不變胖
不神奇


生酮飲食比較接近1~萬年以前人類的飲食內容。
難得吃到含醣類主食;因為這類食物尚未被馴化,還有生物毒素;植物能吃的也不多。水果有產季,不能常吃到。
飽餐一頓肉後可能要餓幾餐,經常在斷食中(間歇式斷食,或長斷食);所以天生人類就是經常靠酮體在提供細胞能量,葡萄糖(肝臟會使用脂肪酸或胺基酸製造必須的血糖部分)及酮體双能量系統經常在切換或雙能量協同工作。而身體更喜歡傾向使用酮體當能量來源,因為耗氧低,產生自由基少;尤其是心臟肌肉更喜歡酮體。
而現代人類的生化演進現況與1~萬年前的人類沒有太大差異。
但是飲食差異天差地別。醣類成為主要能量來源及一大堆加工食品及添加劑;已經不知道有酮體可以切換使用,也不知如何切換?

人類進化的目的是為了配合環境;數百萬年一直艱辛的亦步亦趨。
但是近百多年來,人類對飲食生活運動睡眠習慣的改變太巨大,人類生化演進現況,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環境劇烈變化的結果。
所以一些以前很少見的疾病(慢性病),紛紛在困擾折磨現今的人類健康。


嚴格的來說,目前的大量精緻加工食品及不當生活習慣,才是營養不均衡,與生化系統不匹配的原因。

解決的方法很簡單;享受現代科技的便利,模仿古代人的生活飲食運動睡眠。
具像的說;沐猴而冠,我們本質還是猴子;還是適合天然全形雜食;每天花大量時間精力搜尋食物吃下去再消耗掉。
你在野外有見過躺著就有東西吃,過度肥胖的動物嗎?
williamwu1107 wrote:
2025-04-19
針對目前CCTA影像檢查及體檢報告所顯示的問題; 經過網路上相關資料收集研讀後,暫時的醫療對策如下。 非醫療建議,請諮詢醫師。

2025/07/25
2025.07.16做了血液及尿液檢查。
驗證這半年的吃藥及生活習慣改善的成果驗收。 看結果很棒的。


可能是晚餐吃半碗飯,讓血脂容易因吃藥降低;效果驚人。
我以前沒有執行生酮飲食時,吃降血脂藥也沒有如此巨大療效。

"血脂 進步最大;年初測出TC 313,LDL 239,HDL 推算值 58,TG 82。
07/16檢測結果大幅改善;TC 152,LDL 67, HDL 實測值 73,TG 64。"

可能與吃補充劑及調整飲食生活習慣及運動有一定的幫助。

揭秘生酮飲食的真相:《解鎖生酮密碼》新書深度解析,改變你對健康的看法


觀看次數:3,163次 2024年4月6日 2024年前Steven Gundry影片內容
必看健康理論: • 必看健康理論

影片內容醫生介紹: • 七十五歲的妖怪醫生

翻譯影片內容出處: • EAT THIS For Incredible Health Benefits & ...

免責聲明:

影片內容來自翻譯,並不用于任何醫療建議,絕對不可替代專業醫療團隊,以及用於取代任何藥物指導。

若您身體有任何不適,請千萬勿用影片內容自我診斷。

對醫療狀況有任何疑問,請務必諮詢其他合格專業醫療服務提供者。

在您諮詢醫生並獲得醫學檢查、診斷和建議之前,不該擅自對健康習慣或飲食進行任何更改。

影片中提到的任何資訊或建議、一概不負法律責任。

本影片只是翻譯內容,絕非取代專業醫生建議,內容更無意或隱含代表專業醫學的意見、診斷或治療。

發生症狀時請不要猜測,務必尋求合格專業醫生專業醫囑,找到根源問題。

進行治療或服用保健品前,務必諮詢專業醫師,審慎評估。

#生酮飲食 #健康生活 #線粒體研究 #代謝健康 #長壽秘诀 #健康飲食 #減肥方法
探索 Podcast


AI 摘要
抗衰老解密:晝夜週期與粒線體代謝的關聯- The Investigator Taiwan
抗衰老解密:晝夜週期與粒線體代謝的關聯- The Investigator Taiwan
粒線體功能與藥物-研究員不可錯過的粒線體抑制劑總整理!-豐技生 ...
粒線體功能與藥物-研究員不可錯過的粒線體抑制劑總整理!-豐技生 ...
抗衰老解密:晝夜週期與粒線體代謝的關聯- The Investigator Taiwan
查看全部
解偶粒線體是指粒線體的電子傳遞鏈與ATP(能量分子)的合成過程被「解偶聯」,導致細胞進行呼吸作用但無法有效產生能量,轉而將能量以熱能的形式釋放,這稱為解耦。這種現象可以由細胞內的**解偶聯蛋白**(Uncoupling Protein, UCP)引起,讓質子繞過ATP合成酶流回粒線體內膜,產生熱量並消耗氧氣。在特定情況下,解耦是身體自然機制(如棕色脂肪產熱),但也可能與健康問題(如肥胖)或特定減肥藥物的機制相關。
粒線體解偶聯的機制與影響
正常情況下的「偶聯」: 粒線體負責細胞的能量製造,透過呼吸作用消耗氧氣,將電子傳遞鏈產生的質子梯度用於合成ATP。這個過程稱為「偶聯」,代表電子傳遞與ATP合成緊密相連。
「解偶聯」的發生: 解偶聯蛋白(UCP)會打開粒線體內膜的通道,讓質子(氫離子)繞過ATP合成酶流回粒線體基質。
能量轉化為熱能: 雖然氧氣和燃料(葡萄糖、脂肪酸)仍在消耗,但部分能量沒有用於製造ATP,而是以熱能形式釋放。
細胞耗氧量增加,產能卻減少: 細胞為了產生足夠的ATP,會加速呼吸作用,耗費更多氧氣,但因ATP產量不足,細胞能量轉化效率下降。
與粒線體解偶聯相關的現象與應用
產熱效應: 解偶聯蛋白(特別是UCP1)在哺乳動物的棕色脂肪組織中扮演關鍵角色,透過產生熱能幫助維持體溫。
減肥藥物開發: 有些減肥新藥的機轉就是模擬解耦,透過激活粒線體解耦,增加能量消耗,促進脂肪分解,這也是一種模仿人體自然能量消耗的療法。
潛在的健康影響: 粒線體功能異常的解耦狀態,可能導致細胞能量不足,進而與慢性疲勞、提早衰老等問題有關。
如何支持粒線體功能
雖然某些情況下解耦是正常的,但維持粒線體功能正常也很重要。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支持:
規律運動: 如超慢跑等溫和運動能增加粒線體數量和效能。
健康飲食: 攝取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藍莓),以及高品質脂肪(如鮭魚)。
充足睡眠與規律作息: 良好的睡眠品質有助於粒線體功能。
避開毒素: 減少接觸環境中的重金屬、農藥等有害毒素,以免破壞粒線體功能。
解偶聯蛋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解偶聯蛋白(英語:uncoupling protein,縮寫為UCP)是一種粒線體內膜蛋白。 這種蛋白質能消除粒線體內膜兩側的跨膜質子濃度差,令利用質子濃度差驅動的氧化磷酸化過程減慢,阻礙了三磷酸腺苷(ATP)的正常產生。 解偶聯蛋白發揮作用的本質是通過解除了...
網站小圖示
维基百科

抗衰老解密:晝夜週期與粒線體代謝的關聯
2024年12月10日 — 註一:粒線體解偶聯透過消除粒線體內膜兩側的跨膜質子濃度差,使氧化磷酸化過程與ATP 的合成減慢,進而產生無效的呼吸循環並產生熱量,如同哺乳動物棕色脂肪一樣。 ... 5. Allen VW, O'Connor RM, Ulghera...
網站小圖示
The Investigator Taiwan

王介立醫師- 舊文回顧:先天性粒線體高速空轉,造成易瘦體質。
2024年3月27日 — 他們的粒腺體是隨時處在超速運轉,呼吸作用(氧 化)十分快速,但細胞的能量(ATP合成)製造卻 不足。 這就仿佛引擎空轉,油料被耗光光但沒有產 生多少動力。 這個現象稱為解耦(uncoupling),因 為正常情況下,粒腺體的呼吸作用與...
網站小圖示
Facebook

顯示全部
AI 回覆可能有誤。 瞭解詳情

The Keto Psychiatrist: What Keto Is Really Doing To Your Body! Can It Cure 43% Of Mental Illness?
生酮精神科醫師:生酮飲食究竟對身體有何影響?它能治癒43%的精神疾病嗎?


觀看次數:1,915,988次7個月前 2025年1月16日 執行長日記
Georgia Ede 博士是哈佛大學培養的精神科醫生,專攻營養和代謝精神病學。她是《改變飲食,改變思維:改善情緒、克服焦慮、保護記憶,終生保持最佳心理健康的有效計劃》一書的作者。 00

:00簡介
02:02您的工作是什麼?
02:21代謝精神醫學是新術語嗎?
03:38為什麼生酮飲食是您工作的核心?
04:40您的學術經歷是什麼?
05 :38精神醫學實踐涉及哪些內容?
06:07營養學何時成為您職業的一部分?
07:39精神疾病的社會成分
09:46頓悟時刻
16:50根據個人需求調整飲食
18:54健康飲食的基本原則:滋養、保護、補充能量
21:45飲食個性化:反覆試驗
25:12什麼是生酮飲食?
27:05生酮飲食對大腦有什麼作用?
29:42生酮飲食對難治性精神疾病的影響
34:07卡路里限制
35:21降低胰島素水平的替代方法
37:27為什麼生酮飲食難以維持?
41:15生酮適應還是酮流感
45:26對生酮飲食中所含食物的誤解
46:55酮症是一種狀態嗎?
50:46了解酮症
53:34食物與神經發散障礙之間的關聯
55:56為什麼飲食調整通常不被建議用於緩解過動症症狀?
57:46過動症藥物在某些情況下有幫助嗎?
1:02:42生酮飲食與過動症之間關聯的研究
1:03:53過動症會導致糖尿病嗎?
1:09:23生酮飲食對食物成癮患者的益處
1:13:40憂鬱、焦慮和過動症 - 案例研究
1:20:58肉食飲食
1:22:09我們需要纖維嗎?
1:25:40肉食飲食不補充營養可持續嗎?
1:29:23為什麼生酮飲食有助於減肥?
1:34:59您的工作有哪些部分與心理學有關?
1:37:01您如何應對生酮飲食帶來的挑戰?
1:40:12生酮飲食在緩解焦慮方面的作用
1:43:13來自前一位嘉賓的問題
1:45:19您的書是寫給誰的?追蹤 Georgia 博士: Instagram - https://g2ul0.app.link/g08I8wNVqPb
Twitter - https://g2ul0.app.link/g2s0hzPVqPb
TikTok - https://bit.ly/41XQofT
YouTube - https://bit.ly/40lfrbvok - https://bit.ly/41XQofT
YouTube - https://bit.ly/40lfrbvv
網站網站 - https://gul電話https://bit.ly/4fOrC4Y
生酮飲食心理健康培訓計劃 - https://g2ul0.app.link/p5eQeZEcsPb
免費臨床醫生目錄 - https://g2ul0.app.link/5lhpZ4zcsPb

您可以在此處購買 Georgia 博士的書《改變你的飲食,改變你的想法》:1494:400146:4001

社區https://stevenbartlett.com/wp-content...


@ГалинаПлахотна-н3н
7 個月前
聽著這些,我哭了。 25年來,我一直飽受帕金森氏症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折磨,吃著各種藥物,持續疲勞,吃藥後肥胖加劇……週四,我就要開始三個月的酮症治療了。它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不再疲勞,情緒好多了,還瘦了14公斤。我的生活終於有了希望! ! !

@bigmort6916
7 個月前
我做到了,20年來我一直有自殺的念頭,18年來一直服用藥物治療恐慌症和廣場恐懼症。這種飲食改變了我的人生,我堅持生酮飲食直到去世。我工作、騎腳踏車、減肥,我的心理健康狀況非常清楚。堅持生酮飲食8年,我再也沒有倒退過。我沒有服用任何藥物,身心健康,我現在50歲了。

@Mila-c2n
2 個月前
我很喜歡Steven Bartlett讓受訪者暢所欲言,不打斷他們。他的問題恰到好處,簡潔明了,讓訪談過程順利進行。他是一位優秀的傾聽者,談話技巧也很好。聽他說話很愉快。

@liverPrescott-h4g
6 個月前
謝謝!六個月前,我根據政府推薦的飲食指南徹底改變了我的飲食習慣,相信這是對我的健康最有益的。但我非但沒有變得更健康,反而感覺更糟,直到我在YouTube上看到類似的影片。另外,讀了一本名為《23個前醫生真相》的書也對我有幫助。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有時真相與我們被告知的恰恰相反。難怪作者,一位前醫生,放棄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lanagrahamntx
7 個月前
實話實說!我已經嚴格生酮飲食8個月了。我已經停用了17種藥物,包括過去25年來他們開給我的所有藥。我意外地瘦了42磅。

@Theresa1293
2週前
我嚴格生酮飲食了大約兩個月,減掉了8公斤,皮膚變得光滑亮麗,頭髮也變得非常漂亮。連我的理髮師都問我做了什麼來改變我的髮型。我感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我休息了一會兒,現在是時候重新開始了。

@EllenPeterson-x8s
6 個月前
我15歲那年,父親精神徹底崩潰。當時是上世紀80年代,醫生們立刻開了藥給他。這些藥不起作用後,醫生們對他進行了兩次電擊療法,之後又換了一堆藥。醫生們沒有從根本解決一個正常人精神崩潰的問題,反而給他灌藥,直到他變成一個惡魔。一個和藹可親的男人,現在卻虐待家人,最後自殺。我真的很驚訝他竟然沒有把我們的生命也一起帶走。這毀了我們的人生。他的治療師們得意洋洋地告訴我和我弟弟,我們可能也會面臨同樣的命運(我們沒有),這讓我明白了精神疾病領域是一個賺錢的破壞性力量。你們在這個領域所做的不僅能拯救生命,也能拯救家庭,拯救未來。願上帝保佑你們!

@NehaBhasinOfficial
3 個月前
生酮飲食拯救了我的生命。從慢性發炎到未治療的經前煩躁症,再到慢性憂鬱、焦慮,甚至22年來第一次被診斷出強迫症,我感覺自己充滿活力、健康、充滿活力。生酮飲食已經6個月了,我再也不想停下來了。她完全說對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