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次睡覺的時候,"偷看"到自己的腦中一直在做奇怪的事,
說偷看的原因是因為,在夢裡(?)的時候我是以第3人稱在觀察其中的變化,感覺好像還有其他人...
彷彿是從門縫中偷看進去的感覺,看到好多資訊一直在動來動去,
印象最深刻的是像批次檔一樣,一堆文字一直在跑,其他的有像畫面的,
有我學過的知識,看過的東西,感覺很熟悉,
也有我沒接觸過的,陌生的事物,這讓我很震驚,因為我也不知道那些是啥...,
而且感覺不像是在做夢,因為過一下子我又醒了,
但也不算醒了,那感覺就像是閉上眼睛過幾秒後很自然的張開,
在半夜醒來的時候,而且精神很好,
感覺很奇怪,好像腦子在偷做什麼事,被我發現了,
於是下令身體趕快醒來...? 過幾個小時之後又睡著了,再醒來時只記得感覺了...
也許我在做夢吧...

活下去!!! ▲ ▼ » ∞²
顯然,在大自然生態中,如果可以找到永久隱藏地方的話。照這個理論,動物就會一直給它睡下去,直到餓醒(身體需要能量補充)為止。我覺得海豚最屌~人如果也演化成這樣那就棒了
***************************
事實上,大量數據證明,動物的睡眠習慣和身高體重沒有關係,卻和它的生活習性更加一致。比如,獅子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而同樣重量的野牛卻每天只睡4~5個小時。蝙蝠是個出名的瞌睡蟲,一天要睡20個小時,而大部分候鳥卻幾乎不睡覺。生活在水中的大部分哺乳動物都不需要睡覺,尤其不需要REM。比如海豚的左右腦可以交替進入慢波睡眠狀態,沒有REM。一種毛皮海豹(FurSeal)出海捕魚時採用海豚式的左右腦交替睡眠模式,可它們一旦上岸,就會迅速恢復成陸上動物典型的REM睡眠方式,而且並不需要像陸上動物那樣補充失去的REM。也就是說,它們完全不需要補覺。
針對這些有趣的事實,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睡眠專家傑裏•西格爾(Jerry Siegel)提出了一個嶄新的理論。他認為,睡眠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有著某種不可代替的生理功能。睡眠只是動物節省能量的一種方式。在相同的條件下,睡眠時間越長的動物反而越安全,因為它們可以選擇一個隱蔽的地方休息,減少了被天敵發現的機會,以及因亂動而造成的意外傷害。生活在海裏的動物沒有這個優勢,因此它們普遍不睡覺。
****************************
此外,目前有種理論說明
人為什麼選擇黑夜睡覺?
因為,多數的動物在夜晚,視覺都變差。而人有了遮蔽物(躲房子,躲樹上,躲洞穴)後,在夜晚的生存的機會更是大大提升。長久下來,人的大腦就演化成夜晚睡眠。白天躺著睡的人都早夭了。這也說明了,選擇在白天獵食的動物比選擇在夜晚獵食的還多的原因。
但...相信這些的都不是神的子民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