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體重遲遲降不下來

H.hao wrote:
如標題,本人29歲 (恕刪)


其實不用刻意吃的那麼苦,正常吃,每餐控制熱量在500-600,再加上

你原本4年前的運動模式,應該就足夠了,有運動、有氧、無氧、重訓,

一方面消耗熱量,一方面增加基礎代謝,四年前有成功怎麼不再複制一次

就好了。
白飯幫我添三碗

樓主有說啊,最近比較沒錢[orz]

2022-09-21 12:14
水煮雞胸肉、燙青菜別再吃了,難吃又沒營養。
要減肥的話,主要最大的影響的是"吃"的部分,吃跟動的比例如果要量化出來,我個人是覺得7:3,而且現在比較提倡的是看"體脂肪",體重的增減都是參考而已,所以我都會說要減的是"脂肪"而不是"體重"

一開始一定要建立一個觀念,"絕對不能夠餓肚子",這個非常重要!!
該吃東西就要吃,堅持吃到3333原形食物的原則,一天吃三餐,每餐都要有:一手掌的肉類蛋白,一拳頭的非肉蛋白,一拳頭的蔬果,一拳頭的澱粉 (依個人的手掌/拳頭為大小)

那為甚麼說不能夠餓肚子?
其實是很簡單的觀念,人也是動物,當動物長期會處於飢餓的時候,突然有食物進來了,身體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會先把能量都趕快儲存成脂肪,因為不知道下次吃東西是什麼時候,身體機制會以保命為第一優先。

那為甚麼要儲存脂肪呢?
因為脂肪細胞消耗的能量相比肌肉細胞少了很多,所以在身體饑餓的時候,是不會長肌肉的,能夠減少能量消耗就盡可能減少

但一定會問說,可是聽到別人用斷食法的方式還是有把體重減下來耶!
這時候就要回到一開始說到的,我們要的是減脂,而非減重~
所有現在常聽到的方法,絕對是可以減重的,這絕對不否認,但減掉的有可能不只是脂肪,本身的肌肉也減掉了,所以我們常常聽到雖然瘦了,但過了半年,怎麼又復胖起來,而且更胖了!

那運動呢,都不用運動嗎?
運動絕對也是需要的,但通常體重稍微重的人,初期不建議就馬上做過於激烈的運動,這反而會變成還沒開始減重,就讓身體有了一些運動傷害,減不成就算了,還讓身體多了一堆病痛

我們做的增肌減脂,是要讓自己舒服的回到健康生活的步調,而不是讓每一次都是一個痛苦的到來,不太可能有人一輩子都這樣搞

以上是近1~2年幫很多朋友減脂成功的小小經驗談,因為疫情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家悶著,沒在運動身形有點變形 哈~希望可以幫到你一些,有不懂可以再私訊幫你解惑~
H.hao wrote:
如標題,本人29歲 (恕刪)


建議仔細紀錄吃的熱量真的會瘦
H.hao wrote:

約莫四年前體重在98KG時也有開始執行減重,第一個月效果滿明顯的一個月左右體重就降到90KG左右,當時一週會去健身房2-3次 中訓約1小時,接著有氧30分鐘跑步機快走或是踩飛輪。
當時花了約莫半年體重降到83KG左右,不過後來壓力大就沒忌口加上沒在持續運動,等回過神已經胖回來了,這段時間下定決心要再減回去,但卻遲遲未見成效....

想請教我應該怎麼改善呢? 之所以沒再去健身房主要是經濟方面最近比較緊不太有餘裕

飲食方面一段時間是水煮雞胸肉加一些燙青菜 一段時間會煮些義大利麵,偶爾懶惰就是弄些炒飯或水餃

你的應該是飲食出了問題.
水餃炒飯是大忌~
我遇過的瘦子都是吃很少的, 飯都只吃1-2口,
有東西都是拿給我吃
小弟個人建議你目前運動還是改成重訓為主有氧為輔,
畢竟你的體重基數較大,直接操有氧怕你膝關節撐不住,
先做重訓配合飲食降下來後再增加有氧比例,
現在健身房也蠻便宜的,WORLD GYM有一個月588那種,器材也很夠用了
H.hao
H.hao 樓主

可惜我家比較近一點的是建工,太遠不方便也沒動力回到家還跑這麼遠,目前打算12月比較寬裕再重新開始重量訓練,現階段先增加徒手訓練的部分加強訓練強度然後我沒選擇跑步而是快走也是因為我膝蓋負擔不了

2022-09-21 9:01
可能在撞牆期,再努力一陣子看看吧
如果還是沒變化,可以考慮找營養師問看看
建議把你的熱量分散到3餐延長飽足感!一下子太極端的飲食和運動計畫你會受不了!
你已經有計算總熱量已經很棒了,可以買組合式啞鈴在家練,繼續堅持下去
每個月報名2場全馬馬拉松....1年就能瘦20公斤以上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