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的血糖測試儀器公司是Dexcom,股票代碼:DXCM
官網:https://www.dexcom.com/home

可能全世界糖尿病人越來越多,股價也越來越高。最近噴出的角度不會輸給特斯拉。
早知道當初就買DXCM,不買萬海、長榮、陽明了。
mimiro5 wrote:
我好像得到糖尿病了耶!
飯前血糖(Glucose AC) 檢驗值 83.3
怎麼辦
優質配息ETF抱緊處理,當股市包租公。
mimiro5 wrote:
我好像得到糖尿病了耶!
甚麼是糖尿病?
正常人進食後,食物在胃腸道被消化後,產生葡萄糖,葡萄糖經由血液運
送至全身,包括胰臟,會刺激胰臟釋出胰島素,胰島素可幫助葡萄糖進入
身體各組織細胞,轉變成能量,或貯存在肝、肌肉以及脂肪細胞中。
如果沒有胰島素,或者身體各組織對胰島素反應不佳(稱為胰島素抗性),
葡萄糖就不能被身體利用,於是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便會上升。當血糖升高
到某一程度,超過腎臟所能回收的極限時,葡萄糖便會從尿液中 "漏"
出,所以稱之為糖尿病。
血糖超過訂定的標準便算是糖尿病,不一定要有尿糖存在才算糖尿病,由
於血糖要高到某程度才會有尿糖出現,所以測定血糖較尿糖準確。診斷糖
尿病是以測定血糖為主。
糖尿病有那些症狀?
在發病初期多數人可能不覺得有任何不適的症狀。
因身體不能分泌胰島素或體內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好時,影響血糖進入肌
肉和脂肪組織,使血糖上升。當血糖高達 180 mg/dl 時,超過腎臟再吸收
糖的極限,糖分便從小便中排出。
糖分從小便中排出時,會伴隨大量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使得身體細胞脫
水,所以會出現尿多,口渴,多吃,疲倦,體重下降等典型症狀。身體因
無法有效利用、吸收糖分→饑餓感→多吃;血中葡萄糖濃度升高,超過了
腎臟再吸收能力→尿液中糖分上升→滲透壓增高,帶走大量水分 →多
尿;多尿→體內水分流失→多喝、體重減輕。其他症狀還包括手腳麻,視
覺模糊,皮膚傷口不易復癒合,女性會陰發癢等。
糖尿病診斷標準
目前診斷糖尿病,主要依據血糖高低來判斷。
以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標準,正常(無懷孕)成人空腹血漿中葡萄糖的濃度
(簡稱血糖)是<115 mg/dl;飯後兩小時血糖是<140 mg/dl。若出現下列的
情況,就可診斷為糖尿病:
*隨時測得的血糖(無論空腹與否的所謂隨機血糖)是 200mg/dl 或以上,
同時合併出現糖尿病典型症狀(包括多喝、多尿、多吃、體重下降等症狀。
*空腹靜脈血糖有兩次是 140mg/dl 或以上。
*空腹靜脈血糖 <140mg/dl,但給予口服 75 公克葡萄糖(葡萄糖耐量試
驗),2 小時的靜脈血糖 200mg/dl 或以上,加上試驗過程中有一次血糖是
200mg/dl 或以上;可判定是糖尿病。
至於一些病人給予口服 75 公克葡萄糖(葡萄糖耐量試驗)後,2 小時的靜脈
血糖介於 140 至 200mg/dl 間,加上試驗過程中有一次血糖是 200mg/dl 或
以上;就可說是葡萄糖耐受不良。
至於婦女在懷孕時第一次發現糖尿病,分娩後又恢復正常耐糖狀態的,稱
作妊娠性糖尿病。近年來,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婦女在懷孕 24-28 週時,
做妊娠性糖尿病篩檢。初步檢查不必空腹,在喝過 50 公克葡萄糖沖成的
糖水後一小時驗血,如果血漿糖質超過 140mg/dl,就應該進一步進行 100
公克葡萄糖耐量試驗。此時,孕婦在空腹及喝糖水後每隔一小時抽血一
次,前後共三小時,如果四項血糖質中有二項超過判定標準確(0、1、2 及
3 小時值分別是:105,190,165,145 mg/dl),就可診斷為妊娠性糖尿病。
妊娠性糖尿病病人產後六週至三個月內,應該重新驗血(75 公克葡萄糖耐
量試驗),確定自己的耐糖狀態分類。
所以,葡萄糖耐量試驗並不是診斷糖尿病的必要手段,實施的時機,不外
乎(1)空腹或隨機血糖不足以診斷糖尿病(2)懷孕期間或分娩後用來確定
妊娠性糖尿病診斷定(3)用來診斷葡萄糖耐受不良。
糖尿病流行病學
在台灣,目前 45 歲以上的國人十個就有一個糖尿病患。全數糖尿病患估
計超過一百萬。1998 年健保資料:曾服用糖尿病藥物者有五十四萬人,佔
門診人數的 6.2%。從 1979 年起為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五位。自 2002 年起升
至第四位。
糖尿病之合併症
主要是身體大血管與小血管的相關疾病,如:心血管疾病、中風、神經病
變、視網膜病變、腎臟衰竭。
糖尿病的預防重點
1.減輕體重、飲食控制、增加體能活動
2.血糖的控制以糖化血色素小於 7%為目標,即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均血糖值
在 170mg/dl 以下。
糖尿病人的運動
由於病人一旦受傷其傷口癒合較一般人為差,又容易有心血管及末端小血
管的相關併發症,其運動原則應與家庭醫學科醫師或相關專科醫師討論。
運動的選擇上,則以增加肌肉的氧氣使用率為主,以有氧運動(如健走、
慢跑、有氧舞蹈、游泳、太極拳、中慢速騎腳踏車)為主;至於時間與次
數上則以飯後 2 小時,每週約 5 次,每次約 20-40 分鐘為主。強度則以最
大心跳的六至八成為主。最大心率則以 220 減去年齡。運動時不要赤腳,
要保護身體與四肢避免運動傷害;另外,不要在餐前作較激烈的運動,若
不得以也應隨時準備方糖或含糖食物以避免低血糖引起休克。
體重的控制
當然了,少吃多動為不二法門。但我們希望是逐部而穏定的體重下降,能
減輕 5%的體重,對於血糖與相關併發症的控制都有相當的好處。
糖尿病人的飲食原則
以均衡攝取為主,並依照個人的體重、年齡、活動量來進一步考量;原則
上,避免食用過度加工的精緻醣類食品、多選擇高纖、低油食品、少量多
餐、不要抽煙或飲酒。
藥物控制
目前以磺胺尿素與雙胍類藥物為初始控制藥物與主流,請與您的家庭醫師
討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