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考慮回歸簡樸生活?

大陸、印度那些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很多都是簡樸生活的區域
前陣子才去一位朋友家 山上 靠河 有自己養的魚蝦 雞鴨 種植的蔬菜 茶葉

大冰箱內有2-3個月的食材 幾乎可以自給自足 真的很想過 這種生活
生活是可以過的簡單一些
但若要遠離人群 遠離城市很難
首先收入來源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1. 由奢入儉難
2. 古代單純農業社會,生活簡樸,也是有數次大瘟疫流行,死一堆人。
非洲還不構簡樸嗎? 埃及還不夠簡樸?

台灣應該降低外勞比例 才是真的.......不能再讓企業用台灣人不肯做詐騙藉口來換取低成本....最後一大堆引進都在做的是一班工作!

一大堆非法逃逸最後只能去所謂的越南店按摩店....小吃部流串...關了台北市這些店為了生活他們不會留串到中南部嗎?
能返璞歸真的都是有錢有地有閒的財富自由或退休人士
一般上班族要歸真到哪去?
不知為何有種何不食肉糜的既視感..
但我覺得太多牽絆也不是你想回就回的了的
deja585 wrote:
簡樸生活的區域


在緊張忙碌的都會中生活久了
真的會越來越想要尋求鄉下純樸的生活!
生死只是件閒事
如果有錢又玩夠了
我也想回歸簡樸生活
問題是沒錢也沒玩夠
要賺錢也要到處玩
這該如何回歸簡樸生活?
///////////////////////////////////////////////////
分享一部電影:[阿彌陀堂的訊息].裡面有一些嘉言如下:

[又是一個春天.又是一個輪迴].[時常要攀比.時常會焦慮].
[時常要去做他人.時常感受不到自己].[時常患得患失.時常忙碌不已].

[因時代高速發展.我們這幾代人.就是這發展之下的犧牲品].
無論它變或者不變.這世界其實一直沒有變].[但我們卻可以是不同的我們].

[他們因為放下一些東西.人生才能變得更加輕鬆].
[他放棄了引以為傲的執念.放棄了都市中的名利].

[我能夠活到這麼大歲數.大概因為我從來都沒有錢].
[有時候真正禁錮我們的.讓我們無法開懷的.恰恰是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

[我們幾乎所有的痛苦.都源於我們總覺得擁有的太少].


以上與各位網站的好朋友們共勉!!

網路資料圖片.參考如下:


《阿彌陀堂訊息》,在最簡單的生活里,也洋溢著幸福.[轉貼]
2020-04-19 16:13:01 1584 views

摘要

《阿彌陀堂訊息》是2002年的一部冷門電影,豆瓣評分8.5分,描寫著日本奧信農的四季,奧信農的四季莊嚴而美麗,彷彿是世外桃源。這裡的人們平靜而無憂無慮生活著,讓人懷念起現代人所失去的某種很重要的東西。。。拋棄虛偽,與自然共存,是多麼讓人嚮往的境界,該片單純而夢幻般傳遞著這樣濃厚的世界觀。

這是一片充滿了異國風情的優秀作品。

全片講述暢銷小說家孝夫和在最先進的醫療機關工作的美智子夫妻,因為妻子得了焦慮症,離開東京,搬到丈夫的故鄉,信州的一個山村。在那裡,他們遇到了丈夫的患了癌症的恩師,因為疾病而不能說話的小姑娘小百合,還有在阿彌陀堂生活的96歲高齡的老婆婆等人,通過和這些人溫情的交流,夫妻倆又找到了活著的喜悅...。

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的今天,人們對物質的追求和對生死的界定越來越看重,享受過物質生活帶來的美好對死亡只會越來越恐懼,經歷過社會底層的艱辛,也只想著要更加努力的向上攀爬,所以「死亡」這個詞,在現在看來尤為刺眼。

疫情的來臨讓人們更加珍惜彼此,當病毒的降臨開啟城市的封鎖,當萬人空巷的街道變得冷冷清清的時候,網路上的新聞時時刻刻衝刺著每個人的眼球,此時,人們這才發現,原來還是農村更好,有慢節奏的生活,有自給自足的農家樂,有家人的陪伴。

相比農村,城市人的生活節奏給我們帶來的壓力是無窮無盡的,大部分人每天都處在高壓的狀態下,情緒低落、壓抑,甚至焦慮、失眠都是常態。

這部影片中充滿日式禪意的和風物語、木屋佛龕、溪流田園、與世隔絕、時鐘被調慢了的生活,治癒著被冰冷城市戳傷的情感,俗世慾望被斷舍離的心境消解到最低,知足是人之最美好品質。

夜月澄明,映照蘆葦,萬般掛牽,遙寄福願。世界本該是這樣生生不息的——為生而不懈努力,為死而虔誠祝禱。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