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食物保存,你還在堅持放涼再冰嗎?小心冰箱、食物都被細菌入侵!

Tainaner wrote:
60度的食物在冰箱無(恕刪)
理科太太也是這樣說~~
 
隔夜湯再煮沸就沒事?專家揭密殺得了細菌但殺不掉它

理科太太說,食物在攝氏32至60度的環境不要超過1小時,攝氏32度以下的環境,則不要放置超過2小時。(圖/翻攝YouTube)
 
晚餐沒喝完的湯,是不是再滾一下就室溫放涼,隔天要吃再煮滾來吃?你慘了,youtuber理科太太說,你吃下的還是滿滿的細菌及毒素,有些細菌有抗熱孢子,被大火滾完後,孢子還在,溫度降到適合會再度繁殖,即使再加熱把細菌煮死,但毒素還是會留下來,吃下的細菌或毒素太多,就會生病。
 
 
理科太太說明食物中的細菌和食物溫度危險區food danger zone的關係,細菌能大量繁殖的區間是4度至60度,每20分鐘繁殖1次,吃掉的細菌量不多倒是沒關係,但吃了很大量的細菌,就易生病;食物在攝氏32至60度的環境不要超過1小時,攝氏32度以下的環境,則不要放置超過2小時,時間放超過,細菌很容易超標,吃下去會有健康疑慮。
 
但有些人尤其是老人家,就是不肯把熱熱的的食物直接放進冰箱,理由是食物會壞,甚至是冰箱會壞。理科太太嚴重澄清,「食物熱熱的沒放冰箱,食物一定會壞」,至於冰箱很強壯,不會那麼快就壞,冰箱會偵測冰箱內的溫度,如果高於設定值,就會啟動降溫。更何況,「健康比你的冰箱重要」。
 
細菌大量繁殖的溫度自60度至4度,因此,熱熱的食物涼到60度以前,就要進冰箱,回溫超過4度,也要留意食物中細菌的繁殖速度。
 
 
影片當中提到 食物在變涼的過程中,就會開始產生細菌,而食物盡量在降溫至60度時放進冰箱,關於冰箱的效能,也有提到,當冰箱內溫度提昇時,就會啟動讓溫度降低至所設定的溫度,所以當煮一鍋湯時,則建議用淺型的容器盛裝,避免用深型的容器盛裝,放進冰箱時,中心溫度還沒有降至60度。
 



 
煮湯時建議盛裝的容器:

 

 
盡量就是當餐吃完啦~~~
米捲捲米 wrote:
太出乎意料了,那有沒(恕刪)


食物放涼 再放冰箱。
主要困擾就是食物降溫太慢。

我的作法分享一下。
假設一鍋熱騰騰滷肉。吃飽飯還有70度高溫。

1.快速法降溫-用水。
整個連鍋放入加好水的洗碗槽。不用半小時就降溫完成。
缺點是浪費水

2.快速降溫法-用地板
一鍋分成2鍋(減少厚度加快散熱),放到家裡冰涼的地板。很快就降溫了。
缺點是有人無法接受食物放過地板
健康比較重要
10個人有9個說最好放涼了再冰,只有一個人說不要這樣做。

然後你就偏要信那個獨排眾議的。
陌生的路 wrote:
食物放涼 再放冰箱。(恕刪)
你的方法也很不錯!
allmymemory wrote:
10個人有9個說最好(恕刪)
以前是口耳相傳啊,現在有科學實證....

就看自己要選擇哪個囉
好像哪裡看過
不過長知識了
其實直接放入冰箱是最好的保存方式
但一般家用冰箱的冷藏能力根本無法負荷熱騰騰的一鍋放入(小盤菜還可以)
最後導致冰箱內溫度急遽升高
反而讓其它的食物一起腐壞

除了隔水加速冷卻外
其實熱騰騰的飯菜直接放入冰箱,是個錯誤的方式
根本不會建議用這種方式
造成冰箱內溫度不穩定,溫度高高低低,反而更易滋生細菌

我自己是有大型的冷藏室(4.5坪)和冷凍室(3.5坪)
平日會一次煮四人約一星期的豆漿量,約有十六公升左右
豆漿是很容易腐壞的,但用以下方式,豆漿保存個一個多星期沒問題
我的方式就是豆漿煮好後,上鍋蓋,再小滾一分鐘
一、上鍋蓋可讓外部的空氣不易進入鍋內,減少細菌汙染
二、再小滾一分鐘,可讓鍋蓋部分的細菌完全殺死
然後降溫到八十度後,直接放入大型冷藏室保存
溫度設定在五度左右
取用都在冷藏室內,每次裝一壺四公升

註:我之前有用過臥式大冷藏櫃,還是不夠力

結論是,沒事別試,除非您有獨立的冰箱或降溫能力夠強的設備
不如控制每餐的菜量,一次吃完
最新鮮,最環保,最安全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