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選擇性的醫療服務

蓓兒丹娣 wrote:
醫師要是跟你說有可能可以救回來,但是急救要100萬...(恕刪)

台灣的醫生不可能敢這樣跟你說, 除非他不想幹了而且嫌錢太多.....
今天為什麼會這樣評論這個案例
重點是在於該員在送達醫院前就已經心跳停止(新聞說的)
一般民眾如果是到達醫院前就已判斷死亡,是否還能被急救五個小時呢?
所以其實要討論的是這個制度,而不是那位死者

我可以同意醫療可以因為自費而擁有不同的醫療水準
但並不能同意,在同樣的健保體制下,存在不同等級的醫療品質
如果這次急救的醫師是他自己雇用專屬醫師
那要急救多久都不會有人說話
但如果他用的是跟大家一樣的健保醫療系統,沒有其他的自付費用
標準流程以外的額外照護,都有可能排擠其他相同需求的病患


如果這個急救流程是一視同仁,就不會有這種問題需要討論
如果急救時間是要看現金和社會階層,那代表社會資源被部分人不當占用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White bear wrote:
台灣的醫生不可能敢這...(恕刪)


哈哈
因為在台灣
家屬會自動去求醫生啊(即使已經沒辦法了)
你玩得動嗎?想太多wwwww
ptx wrote:
如果這個急救流程是一視同仁,就不會有這種問題需要討論
如果急救時間是要看現金和社會階層,那代表社會資源被部分人不當占用


一般人(連我在內)
我想應該都很怕問醫生
如果有方法可能能救我爸(或我自己)一命,要花多少代價

所以我也很恨我自己沒有錢
你玩得動嗎?想太多wwwww
蓓兒丹娣 wrote:
一般人(連我在內)我...(恕刪)
通常都不是怕問要多少錢,因為很多人都還是會想辦法籌這筆錢
通常都是問了以後,醫生還是跟你說沒辦法再做急救,因為已經沒有得救
但事實上到底是救不活還是不能救,他們願意花多少時間急救,似乎並非只是錢的問題


今天總算看到有新聞稍微解說了葉克膜的作用
昨天看到的新聞都只是一股腦的說已經使用葉克膜,或是強調之前邵曉鈴是用了葉克膜救回來
但這次救不回來,新聞也只好趕快解釋葉克膜並沒有這麼神效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本來就是這樣呀
開板的還沒出社會嗎?

你如果是郭董
連你去的餐廳受的待遇也不同
歡迎來到資本主義的世界
ptx wrote:
如果這個急救流程是一視同仁,就不會有這種問題需要討論
如果急救時間是要看現金和社會階層,那代表社會資源被部分人不當占用(恕刪)


碰到這種事時,我常在想,如果今天醫療系統改由"人工AI"控制
然後嚴格要求缺氧 沒心跳超過某個時間等標準
一律"一視同仁"強制關掉各種急救儀器
這樣是最公平了吧
不過也絕對沒有人會接受這種"公平"的醫療方式

就因為救人的是"人",被救的也是"人"
所以就不可能有"一視同仁"的理想狀態

一個身無分文 隻身一人的街頭遊民
跟一個肩負全家五口生計的父親送進來
要先搶救哪一個?要多積極?
當下一念之間,就已經很難做到"一視同仁"了
ER有時候會做個連續好幾個小時,相信我,如同前面網友說的(也是同行)
不是治療病人,是治療家屬,讓他們接受事實

通常5分鐘內血壓、心跳沒回來,大概就是這樣了,多半會做到30分鐘、一小時,除非有奇蹟,真的回來的話,那也有一定程度的腦缺氧(看過腦缺氧沒?看過的話你會相信為什麼有人會說還是不救回來的好這句話的定義。),可是為什麼各ER都會做一小時甚至是好幾小時急救?讓家屬接受事實,家屬需要的是時間來接受眼前的親人已經離去的事實。
當然,我相信有關係一定會比較久,這是事實。但是啊,醫療這件事,有時候,有關係也不一定有救。

邵曉玲女士當時花了多少資源?這我不清楚,但是我相信的是,那時候,看到大家誠心誠意的為某個人心靈祈禱、實質協助,那種眾志成城的心意,才是最感人的。
專治性生活失調的女人與蘿莉控
有時候得花更多的心思跟精力在家屬身上.....
White bear wrote:
在救醫生.......(恕刪)


死者為大

不過你說的+1

而且不只是救醫生 也是救119跟通報中心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