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有一位親戚(美國最好的大學剛畢業派到上海去工作)不到幾年就說有肝癌(不知道是大陸的衛生條件.....) 之後就去世了,好可惜。
-------------------------------------------
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許金川:
病毒性肝炎依照傳染途徑分為兩種,
一種是經由口腔食物傳染,如A型肝炎、E型肝炎,也就是病毒從口腔進入,在腸胃道裡繁殖,從糞便排出,所以如果衛生習慣不好,很容易傳染給身邊的人。
另一種是經由血液、體液傳染,如B型肝炎、C型肝炎、D型肝炎,病毒是在血液、肝臟繁殖,在胃腸裡幾乎是沒有的,所以一起吃飯並不會傳染。
會起肝硬化、肝癌的是B肝、C肝,台灣每年因肝病過世的,大約有70%是B肝引起的,有20%是C肝引起。
--------------------------------------------------
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20多年來「肝癌」一直蟬連全國10大癌症死亡原因前2名,更是男性癌症死因之首,每年因肝癌而死亡的人數約7,000人。肝癌患者年齡大多在50、60歲以上,尤其肝癌又以男性較多,往往是家庭中主要的經濟支柱,社會上的中堅份子,一旦因肝癌去世,對家庭及社會的影響非常大。
高危險群 每半年需做追蹤檢查
若有B、C肝或是有肝癌家族史、肝硬化者,最好每半年至一年要到醫院定期追蹤檢查,尤其腹部超音波絕不能因為沒有時間而不做,腹部超音波是診斷肝臟檢查不可或缺的利器,約1公分大小的肝癌就可以藉由超音波檢查出來。
一般來說,肝癌從1公分長到3公分,最快約需4.6個月左右。如果第一次做超音波沒看到肝癌的話,4至6個月後再照一次,肝癌應該還在3公分以下,治療的效果應該不錯。這是肝癌危險群必須4至6個月做一次超音波檢查的原因。
---------------------------------
肝炎檢查--費用1500元 (網路查到的) 各醫院不同。
肝功能檢查(GOT.GPT)
膽功能檢查(T/D Bil)
酒精性肝炎(r-GT)
A型肝炎檢查(HAV-IgG)
B型肝炎表面抗原檢查(HBsAg)
B型肝炎表面抗體檢查(HBsAb)
C型肝炎檢查(HCV)
肝癌篩檢(AFP)
如果開刀,風險多大,恢復期多久,術後復發機率。
不開刀,對正常生活影響多大,藥物控制有什麼副作用。
最後,兩種對生命的長度有多少差別。
如果長輩有正常的意識,讓他決定。
還有一點,很現實的一點,如果真正開刀了,誰要顧。
1.高齡82歲。
2.腫瘤2個月間長大了1.1公分。
手術除了看年紀,還要看身體狀況。
據你描述,應該令尊身體不佳。
腫瘤初期會在短時間內快速變大,後來的成長速度會趨緩。
但這不表示安全,只要侵犯到血管,就會轉移,進入三期。
如果肝腫瘤破裂,大動脈出血,會很快死亡。
即使及時送醫,也有很大的癌細胞流到腹腔的風險,會很快進入末期。
我一個朋友,從發現肝癌3公分,到破裂,到腹腔轉移,到死亡,2.5年,
最後的半年多都在住院。
因不想手術,最後半年的醫療花費300多萬。
(看護、自費白蛋白、免疫療法、標靶、抗癌食品、病房費等是大宗)
如果不想開刀,有標靶藥物先吃著,藥費將是一筆負擔。
我伯母長期中風,後來診斷出肝癌,但家人不敢告知伯母,只定期回診吃自費標靶,
就這樣吃了8年。臨終死因與肝癌無關。
(8年藥費200多萬)
治療要考慮。
善終要考慮。
家中經濟也要考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