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原本就有近視,那可能近視度數加深了...
顧眼睛,除了偶而望一下遠方,看看窗外風景,偷看漂亮女同事,去個茶水間....什麼的,總之就是不要長時間水晶體一直只看近處,容易肌肉緊繃無法復位(就是所謂近視)
- 字體大小
電腦可以把字體適當加大,若字太小因為看不清,人的身體和頭就會不自覺的一直往前,然後因為長時間眼睛離太近看螢幕,近視就會加深。

譬如說:
icon 影響 桌面 的 圖示、捷徑,還有 檔案總管 的字體大小,建議最小 16-18 以上。字型則看個人喜好,沒特別喜好就微軟正黑體,辨識度高。
其餘 menu、視窗標題欄、視窗底下訊息攔....什麼的,通通最小 12。
也可以直接調 WIN10 那個 % 的(全局範圍),不過那個會導致很多軟體破圖。調整各別的項目字體大小比較好。

瀏覽器若常用也調一下,最小字體 18 以上。內建若沒得調,去裝個調整字型的 插件。
無視對方網站預設,反正最小字體大小 18 以上。不然有些網站的字像螞蟻似的,看得很費眼力。
- 螢幕色彩
然後螢幕可以軟體校正顏色一下,使其不要那麼亮刺眼。
色彩調鮮艷一點,可以增加辨識度,觀看就會更省眼力,較不易疲勞。
比如說:一張色彩鮮艷的照片,和一張色彩黯淡的照片,肯定是鮮艷的在辨識物件上來的省眼力一些。

顯示器的按鈕,先把對比 90~100%,亮度 50% 以下。然後在用軟體微調校正顏色。用 WIN10 內建那個就行了。

CleanType (字體反鋸齒)也調一下。
調看起來最舒適的,辨識度最高的。
- 姿勢

椅子如果太爛,建議去買個護腰墊子
大創百貨 有看到一款記憶棉的,很軟,然後回彈很快。且不貴1百多元而已。
椅子如果爛,靠背操作電腦就會覺的操作不順,彎腰駝背很累,然後人就會習慣往前,用手肘撐著桌子負擔身體重量來打電腦,因為長時間看太近就增加了近視。
而如果椅子靠著背打電腦舒服,就不會手撐著桌子打電腦,相對眼睛會離螢幕遠一點。

滑鼠可考慮換成軌跡球的,這種的操作時不必移動,就固定放在一個位置,手指去滾那顆球來移動鼠標。
其一是比較不會久了手腕骨隧道炎,手腕酸痛。
其二是躺著也能用,它不一定要放在桌上的,可以放在椅子扶手上也能用,或者放在桌子邊邊。然後人就半躺椅子上,離螢幕遠,比較不容易近視。
要花錢的東西,當然要公司買可能性很低,八成是要自費。如果上班整天打電腦的可以考慮投資一下。都是小物件,離職也能帶走啦,不會說送人。公司的東西滑鼠什麼的,先收到自己辦公桌抽屜收好保管好,免得離職時要生出來不見了。
至於吃的喝的健康食品,個人是覺的浪費錢,有無效果不知,主要 CP值太低,花錢改善不明顯。比較屬於神秘學的範疇。偶而補一下稀有元素是可以啦,但長期如果要科學一點的改善,走正統科學方法會比較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