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想再發文是因為不想跟白癡討論,
沒想到樓主真能扯,還能扯到十四頁。
--------------------------------------------------------------------
搞不懂樓主是要表達什麼。
也懶得去抓樓主的語病及前後顛倒的言論。
病毒體積的確是遠小於口罩靜電從可以捕捉的能力,
所以文中說美國研究,病毒可以穿透任何口罩,沒錯,
但是病毒並不會自己飛行,然後穿過口罩,
病毒都是依附在宿主上,然後藉由體液傳播,
這個體液,就要藉由醫療外科口罩的最外面那層防滲透來保護,
當然,這是針對直接噴濺時有效,
所以醫護人員一定要配戴醫療用口罩。
然而一般民眾,還是建議派碗狀式的全包覆口罩,
pm2.5等級的即可,大約就是n80~n85左右的效率,
醫療口罩大約是n70,
我是不建議戴n95,或r95,成本太高,
但如果是p95就很OK,只要沒有接觸病原,
p95可以使用一個月,正常一顆120塊,120/30=4元/天,
比你買醫療口罩一片5元還便宜,保護性也更好,
但是這類型口罩不防潑濺,不過也不是馬上滲透,
且,一旦有可能接觸到病原,就必須馬上換掉,
不能戴著有附著病原的口罩使用滿一個月,這樣絕對中標。
這種口罩本來設定就不是讓你直接面對這類病毒的,
面對這類病毒的處理, 還是要用N95.
但是戴N95沒辦法長時間工作,
所以,現在很多診所人員,都是再戴透明面罩.
都是成本及實際工作的考量!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