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地照胃鏡後,吃了三個月醫生開的強效制酸劑,
也依照醫生指示禁食咖啡、茶、糖等食物,
還上網查詢有哪些可以護胃的食物可吃,
但是在這治療的3個月中病情還是反反覆覆,
胃一樣難受,喉嚨也不見好轉
某天在網路上看到網友分享,食用高麗菜湯可改善胃食道逆流的不適感,
心想反正是天然的食物,即使無效對身體也不會產生壞處,
於是就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試試,每天喝一碗高麗菜湯,
分量大約泡麵碗半碗即可,
想不到第3天早上起床,喉嚨的不適感就消失了,
後來索性連藥都不吃了(因為覺得藥好雞肋啊XD),
連續喝了一個禮拜,到現在都不曾再發作囉^^
這個方法對我來說頗有效,但是不確定是否對每個人都有效喲^^
不過每個人的胃食道逆流的成因不同,還是要看過醫生後,
了解自已產生胃食道逆流的成因,
修正不正確的生活作息,少吃會誘發胃食道逆流的食物,
養成良好的習慣才是強身健體的根本哦^^
darjan123 wrote:
不好意思請問、小弟吃...(恕刪)
臆球症嗎?
喉嚨老是有持續或間歇性的異物感,不論吞口水或咳嗽仍無法除去,但不會痛也沒有吞嚥困難,吃東西時反而覺得比較好,壓力或情緒波動大時症狀惡化,這情況稱為臆球症。
自認健康者,經詢問約有四成有上述感覺,其中以中年人居多。
臆球症原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如胃酸逆流、食道括約肌功能不良、食道運動障礙、喉嚨發炎,咽喉、食道或甲狀腺腫瘤、舌根腫大、精神疾患、心裡因素或壓力等。另外,會厭軟骨構造異常、顳顎關節障礙、頸椎骨刺、唾液腺功能不良及咽喉張力過高,也有被報告可能導致臆球症生。
其中,以胃酸逆流占最大宗,統計臆球症患者中,約30%至70%有胃酸逆流情形。反過來,40%胃酸逆流的患者也會有喉嚨異物感。值得注意的是,經24小時酸鹼測定儀確認,胃酸逆流至咽喉的患者中,僅20%經胃鏡發現有食道炎,所以許多臆球症患者覺得卡卡的,並沒有典型胃食道逆流症狀。
透過病史詢問,包括有沒有腫瘤、胃酸逆流相關症狀或精神心理方面問題來診斷。
以上來源為咕狗
如果生理因素完全都排除了
就有可能是心理因素..
可以參考看看
臆球症約佔耳鼻喉門診的四%左右,女性比男性常發生,尤其在緊張焦慮的人身上。患者常有喉嚨的緊繃感,或是被球梗住的感覺,吞不下去也吐不出來的難受,甚至癢癢的像小虫在喉嚨爬;直覺的反應就是要一直吞口水,希望能把這種感覺吞下去,或是時常清喉嚨,希望能把「它」咳出來,不過「異物」常常「不動如山」,甚至還感覺更加嚴重,這是因為口水有潤滑喉嚨的作用且產生有一定量,所以越吞會潤滑時間越短,喉嚨越乾,更不舒服而形成惡性循環。
有人覺得早上比較嚴重,可能是因為睡眠躺著的姿勢及食道末端括約肌鬆弛造成為胃酸逆流到喉嚨,造成後喉部發炎而產生的感覺;統計上,臆球症患者約一半有食道炎,是最主要的器質性原因。有學者則認為與舌扁桃腺肥大或頸椎前部骨刺有關,其他如咽喉炎、鼻竇炎或牙齒咬合過緊也被考慮過,不過都沒有研究足以證實其因果關係。
有的人則是傍晚下班後感覺較嚴重,這則可能與心情放鬆後會特別去注意身體哪裡有怪怪的感覺有關。或者因挫折、憂鬱、焦慮或恐慌症等情緒上的毛病內向轉化而成身體上的症狀;臆球症是轉化症除了嘔吐、失聲、四肢痛之外最常發生的症狀,所以臆球症也被認為是一種心身症。
病人往往在進食時不會有此症狀,也就是說並非真的吞嚥困難;而且也不會因此有體重減輕的現象。當然以上的原因都屬於推測,真正的原因並不完全很清楚,也可能是好幾個原因一起造成的。
當找醫師檢查時,診斷上則要靠排除以下疾病,如癌症、咽憩室、甲狀腺腫(外部壓迫),其他如急慢性咽炎等。其他與此症有關的因素如逆流性食道炎、食道運動異常、舌扁桃腺肥大、頸椎前部骨刺、環咽肌功能異常、或鼻竇炎,則要靠病人與醫師合作獲取詳細的病史及理學檢查而得到較正確的診斷。如病人有睡前吃宵夜的習慣且伴有胸前的灼熱感,局部檢查發現後喉部紅腫,則逆流性喉炎是最可能的診斷;若發生於早上有一口膿痰,且有鼻涕倒流的現象,鼻腔道檢查有膿涕,則鼻竇炎列為首要的考慮。
治療上最重要的是病人能相信醫師的解釋及避免一直吞口水,不少人甚至不藥而癒。對於胃酸逆流者給予制酸劑,並禁止睡前吃宵夜;鼻竇炎則給予抗生素及消炎藥等適當治療;容易緊張的病人則投給抗焦慮藥物,病人本身也應改變緊張的生活方式。不過即便如此,統計上約有五分之一的病人仍未完全改善。
不管如何,找耳鼻喉專科醫師作詳細的頭頸部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並相信醫師的說明與治療,堅定自我的信念(少在意喉嚨的感覺),那麼這種毛病是有可能完全治癒的!
以上也是咕狗....
請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