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980160 wrote:
閨蜜跟她的男友是分...(恕刪)
我覺得,有時候各種情緒過了頭,就會形成所謂的疾病。以焦慮來看,人本來遇到很多情況都會產生焦慮,但焦慮影響到生活,或者身邊的其他人,才需要治療。所以有時候某些情緒的產生,不應該以精神病來看待。
現在有很多精神科醫師有一種認知是只要病患一來就認為病患有精神疾病,講沒兩句就直接去開藥要病患吃,結果這樣對病患也沒有特別的幫助。有時候病患需要的是一種情緒訴說的地方或方法,而這種情緒訴說的方法可能會以身體不適的方式去展現,其實很多大家認知的精神疾病,只要學習怎麼放鬆自己的情緒,或者轉換個環境就可以改善了,所以其實很多我們所見到的精神疾病除了藥物治療之外,心理治療也是相對重要的。
至於病患精神科的前提,必須要自認到自身可能有精神疾病,願意配合醫師的作法去調適生活,這樣對治療才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