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苦工 wrote:
哈哈哈
你沒看懂人家說的
平均年齡比較低的話
又哪來的高齡老人癡呆症?.(恕刪)
65歲以上的老人比例,跟平均年齡是不一樣的東西,
印度人口達到12.1億,是世界第二多的,就算他的平均壽命只有66,
65歲以上的人比例就算在印度不高,但他的人數還是相當的大,
65歲以上才叫老人,65算一個比例,70算一個比例,75又算一個比例,80...
研究報告是以某個區間,比如印度70-79歲人口有3千萬,這3千萬人中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對比其它國家,
並不是65到100都算在一起,也不是總人口的比例,更不是你說的1-100算在一起
這樣你還不懂也沒辦法了
老人得到老人痴呆痴的比例,跟這平均壽命是不同的東西,
印度阿茲海默症的發病率並不是只有比歐美先進國家低,
也比印度他週邊每個國家還要低..
這是有研究報告的,中央研究院最新研究有相關報導,
有空請GOOGLE
今天科技進步之後水源汙染了
汙染到土壤
土壤被汙染養分低
影響到植物生病
產地一直都是影響價格的因素
今天種在你家後院 可能後院附近有工廠會排放廢水 附近的農田有人會灑農藥
跟種在還沒被破壞的高山
甚至是種在火山土壤沃土裡
你覺得種出來的東西營養價值有一樣嗎
更何況
薑黃光是學名就不一樣
我們常再說薑黃很好
是薑黃(Curcuma longa)裡面的成分
薑黃素(Curcumin)這個成分很好
一般你家後院種的就只是營養成分普通
吃進去也不好吸收的薑黃
薑黃本身是脂溶性
只要是單方 一律吸收率不高
尤其是你吸收到的薑黃素更是少量
薑黃本身誰都重的出來啊
但營養成分有沒有一樣
不一樣啊
至於紅薑黃也是單方
一樣不好吸收
只是產地可能比較營養
所以賣比較高價
那今天薑黃到底怎樣才會提高吸收率
要跟其他草本植物搭配再一起使用才會增加吸收率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有很多博士碩士生都有研究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BQ2aQO/webmge?webmgemode=general&mode=basic)
研究的是薑黃"素"不是薑黃
那你說純的薑黃素跟薑黃粉是一樣的東西嗎
------------------------
一個摸索薑黃素已久的男子
自己也有在吃薑黃素跟其他草本植物搭配的複方
內在草本食品
男人保健、女人保健都歡迎跟我聊天唷
我本身是把薑黃,薑打成汁當成煮飯的水一起煮。
已經吃快六年了。
那種粉的,我是不會買的啦。誰知裡面加了什麼東西。(製造過程、倉儲保存也是問題)
這種是要吃長久的。所以,便宜、新鮮、原食物才是我選擇的唯一考量。
P.S.
1.家中雜糧糙米飯也吃了快30年。真懷念已前可以輕鬆混到30多種雜糧的年代,現在貴又種類少.
2.任何的加工、精煉、萃取我都保持懷疑的態度。因為我們已知的總比未知的少太多。 (誰知現在所認知的沒有作用的成分,以後的研究才是發現那成分才是寶。這種事情,看看過往40~50年間,在食品、葯品界都發生不少案例) ;另外,說到萃取,又會面臨一大問題,毒性。
所以全食物才是王道,再說,也不浪費食物。
以上給個位參考
平安、健康最重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