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ffe wrote:ps:個人比較傾向"醋"是酸性,畢竟吃下肚子消化後的東西還叫"醋"? 就跟檸檬一樣,吃進去到胃是酸性會加強胃酸效果,經過分解吸收後才變成鹼性,所以胃不好,千萬別傻傻以為檸檬是鹼性會跟胃酸中和。
moriarty1 wrote:在科學的範疇內沒有鹼性食物、酸性體質這類說法。那是代收智商稅的業者開發出來的pseudoscience。 沒錯,就算你去google也大多數是廣告文我對於食物的看法就是"吃你祖先會吃的食物"最安全就算醋對身體好,老是吃化學醋,還不是一樣糟糕,不如不要吃
很多蔬果都有草酸、果酸,當然是酸性。化學上可用石蕊試紙做酸鹼二分法,但如果食物只做酸鹼二分法,太草率了。我們不只攝取酸鹼,更需要其中的維生素。有些文獻說「消化後變鹼性,所以是鹼性食物」,以化學的角度看,肉、蛋等含硫磷食物,消化氧化後,成為氧化硫磷等產物,最後成為硫酸、磷酸,所以是酸性。這樣的說法似乎有些根據。以消化系統來說,肉、蛋、油類不易消化,所以須分泌更多胃酸,蔬果較快消化,所以分泌較少胃酸。若以食物刺激【胃酸產生量】來做比較基準,蔬果屬於鹼性食物。再例如,酒精是中性,但酒精會刺激胃酸分泌,且破壞胃黏膜,所以酒精要算酸性?中性?鹼性?汽水可樂檸檬汁,比粥、高糖食物還酸,但有些人吃粥、高糖食物、炸物,就胃酸過多、胃脹氣,喝汽水就沒啥感覺,因為汽水很快就通過胃了。總之,強調食物的酸鹼性,沒多大意義。均衡飲食、多吃蔬果,身體才會健康。即使是好的食材,使用不好的烹調法,好食材也變質成垃圾食物。希望大家都能吃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