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國外根管治療回國後健保局聲請退款?


bmw_m3 wrote:
健保局可不可以另外訂定外國人專用的醫療系統,凡是外國人來台看病,僅適用外國人
的醫療價格,價格比照歐美的價格打八折,創造醫


有人會那麼笨嗎? 花了健保費還要花比自費更多的錢去看病?

人家直接自費不就好了???

如果馬政府提出這種政策,應該會被鄉民砲成灰吧?
根管治療是一個療程。不同牙齒有不同的根管治療,療程次數不同。例如,前牙多只有單根管,可能一次或兩次就能完成治療;但後牙,如:右下第一大臼齒可能有3到4個根管,療程可能會是3~4次,當然經驗老道的根管專科醫師是能把療程次數壓縮的,但收費會更貴。
估計您應該是後牙(小臼齒或大臼齒)進行根管治療,少說3次跑不掉。

提醒您: 健保局對於牙醫進行根管治療的給付,不是病患有進行根管治療就給牙醫師健保相關給付。是要完成根管治療,才會給錢。白話的說法: 假設你的右下第一大臼齒進行根管治療,總共做了4次才完成。這4次的療程,健保局總共給予牙醫師3400點,折合新台幣3400*0.8=2720元。且牙醫師向健保局申報根管治療給付時,需附上X光佐證: 病患的右下第一大臼齒真的需要做根管治療,且真的完成根管治療。

為何要扯這段話。因為若您的牙齒要4次才能完成根管治療的話,您要先付出280*4=1120澳幣,且當地牙醫師開立診斷證明書還有另一筆費用。回台後,你只能收到約2000元新台幣的退款。
若您決定: 我就賭這十天內沒事,回台後再繼續做根管治療(我就有病人這樣搞,她在澳洲花了6000多新台幣做了一次就不去了。回台後又拖了6個月,痛了才跑診所,診所判定狀況該牙治療較複雜,轉醫院做顯微根管)。如果沒在澳洲當地完成根管治療,健保局會退您多少錢呢? 您第一次做根管治療的收據上,若有註明"open pulp chamber(髓腔開擴)",或許健保局會比照在台進行同樣治療的給付標準,給您新台幣400*0.8=320元。

您會說: 我有做根管治療阿,怎麼才給我300元。所謂"已完成根管治療",必須在X光片中,清楚可見該牙根管有被馬來膠充填,如附圖。若無馬來膠充填,則判定根管治療未完成,不予給付(所以你在台灣做根管治療,牙醫師都花了3次的約診時間將根管清乾淨了,第4次要用馬來膠將根管充填,但你沒去,很抱歉,這位牙醫師拿不到一毛健保的根管治療給付)


很尷尬吧。若在澳洲做完根管治療,回台最多拿到2000台幣。若不做完根管治療,您可能一毛健保退費都拿不到。您要考慮一下怎樣才划算了。

blackstaat wrote:
根管治療是一個療程。...(恕刪)

這下麻煩了,我來澳洲出差,跟公司回報牙痛醫生說要根管治療,公司是有說它有幫我保險,但是看完醫生後,公司說保險不包括牙醫,只有「手術」。跟我說回台後大家再來討論。

另外我是大門牙根管治療,我有跟醫生說明即將回台並希望讓自己的牙醫再處理,她處理完跟我約2個禮拜後給她"檢查"(就是後天)。
目前是消炎消腫,剩12天回國。
不知道醫生是不是只是檢查,還是再清一次牙根?
診斷證明書上次有拿了,上面是寫「根管治療」。



夏夜裡的啤酒 wrote:
這下麻煩了,我來澳洲...(恕刪)


這位大哥,除了根管治療外,小弟建議您最好還是順便檢查一下您的牙周狀況。那個臼齒看起來已經損失許多牙周組織。

另外,根管治療過的臼齒相當脆弱,最好還是裝個牙套以防損傷。

twhenryhsu wrote:
這位大哥,除了根管治...(恕刪)


阿~我是門牙根管治療,X光片的臼齒是b醫師他病人的,不是我的。
謝謝
抱歉,由於沒有足夠的資訊,實在無法瞭解開板大的根管治療已進行到什麼程度。故無從推測開板大下次回診到底是"回診追蹤"還是"持續根管治療",甚至不知澳洲牙醫是如何收費的(所謂280元澳幣是指"完成正中門齒的根管治療"此一療程的total治療費用(不含掛號費);還是280元澳幣只是"正中門齒髓腔開闊+止痛藥、抗生素+該次門診掛號費",下次回診繼續進行根管治療(根管擴大+根管充填)仍有其他費用)。

以在台進行右上正中門齒根管治療為例:第一次的治療就是"正中門齒髓腔開擴(健保給付400點)+止痛藥、抗生素+該次門診掛號費(新台幣150元)",下次回診,若病患表示症狀已消,牙醫師評估可完成治療,那第二次的療程就是"根管擴大+根管充填(健保給付1000點)+該次掛號費(新台幣150元)"。病患總花費是新台幣300元,健保局對牙醫師的給付是1400*0.8= 1120元。

只能對開板大說:健康對您若是無價,就乖乖回診吧。 若金錢使用尚有其他考量,只能隱晦地"安慰"您: 好在是正中門牙,根管治療相對簡單,若第一次的療程有超過28分鐘以上,通常正中門牙根管清潔程度都不錯,應該可以撐上一陣子(能撐多久不會痛,真的要看第一次治療花了多少時間。第一次治療的時間愈長,根管清得愈乾淨,根管理面細菌愈少,疼痛再發作的時間就愈久。若該診所人滿為患,牙醫師只有10~15分鐘搞定你疼痛問題,那這位牙醫師當然需要您儘早回診繼續治療,免得你又痛起來就換另一家牙科看了)。

所以開板大要不要詢問該牙醫師: 所謂280澳幣,是指"正中門牙根管治療"的total費用(掛號費另計),還是只是正中門齒"緊急根管治療(endodontic emergency treatment)"的費用。若280澳幣是總費用,那接下來的療程不去似乎可惜(但還要考慮第二次回診的掛號費+醫師診察費)(我都忘了有"醫師診察費",因為台灣健保局不認為牙醫師是專業人士,故根管治療同一療程沒有診察費)。若280澳幣只是緊急根管治療的費用,那接下來的治療費用,按健保局對台灣牙醫師給付的邏輯,絕對超過280澳幣。

您也可以看看手邊的醫療明細,若有"root canal filling(RCF:根管充填)",就表示該牙醫師已完成根管治療,那下次不回診,理論上似乎可行。若您第一次治療的明細收據,只有"open pulp chamber(髓腔開闊)"或是"endodontic emergency treatment",那就表示根管治療未完成,要不要繼續回診治療就考驗您的智慧了。


另外也告知開板大,若在國外完成正中門齒根管治療,健保局全額退費約是1400*0.8= 1120元新台幣左右。
其實這篇最主要的是
樓主不知道台灣醫界被健保凹的程度
以為一樣的根管治療 給付應該相同
所以他才覺得為何不能全額退費

實情是看澳洲牙醫
你要付出的費用大概是台灣牙醫的30倍

blackstaat wrote:
抱歉,由於沒有足夠的...(恕刪)

剛剛看了手邊的診斷證明,只有寫endodontic treatment。
這下子真的很難抉擇,哎。

謝謝b大提供這麼豐富的資訊。

夏夜裡的啤酒 wrote:
阿~我是門牙根管治療...(恕刪)


那有門診掛號給付的部分嗎?
記得在國外就醫健保局只有補助緊急醫療部份。至于何者符合“緊急“則由健保局認定。所以樓主的案例是否屬于“緊急“範圍,最好親自洽詢健保局。
個人認爲樓主可能只有第一次看診的費用可取得補助,因爲那是解决“急痛”的問题。至于後續的療程健保局買不買單?則有待樓主的後續報導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