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簡易的急救,跟CPR心肺復甦術效果一樣人人都會,看完文章就會。碰到了,也許就可救你身邊人一命。


nameshin wrote:
現在簡易的cpr+aed...(恕刪)

陌生人cpr能不作就不要作...
aed千萬不要用...
這是我3年相關行業的結論...

yessteven wrote:
簡易的急救,跟CPR...(恕刪)

這一集我剛好也有看到,覺得很有收穫
因為我雖然念書時跟當兵時都有學過CPR
但畢竟學過就沒有再練習過
真的有人呼吸不暢昏倒我也不一定敢做
魏醫師的說明很簡單易懂
而且沒有壓斷肋骨的風險
我想一位北部知名醫院的知名醫師敢在電視節目上面公開講
一定有他的把握在
以後若真的有親人呼吸不暢昏倒我會採用魏醫師的說法來做
若是陌生人
我應該還是打電話叫救護車就好
畢竟台灣人還是經常會有事情不了解清楚先怪再說的情況
以前曾經跟朋友幫忙救一個醉倒路邊的陌生人
他的親人一來馬上指責我們兩個是兇手
還好有一個目擊者幫我們澄清
從此之後我就只打電話就好
現在講的是第一線在醫院外的急救 振興醫院要怎麼做研究 在醫院裡的急救跟外面的急救完全是兩回事 振興醫院的醫師絕對不可能在院外第一線幫病患急救 不要在醫院是名醫上電視就變成名嘴 我寧願肋骨骨折也不要胸椎骨折
有接觸過早期基礎救命術的前輩大概都知道,壓背CPR其實曾經是CPR的方法之一,主要針對口唇受傷、臚面骨折、臉部燒燙傷、中毒、溺水,嘔吐或有傳染病等的傷患.

但因為

1. 要讓仰臥病患安全的翻身有一定單/雙人操作技巧及體能上的難度
2. 可能造成頸,脊椎傷害
3. 教育推廣難度較高
4. 傷患俯臥,不易觀察,
5. 施做效率及臨床數據上沒有當時的 “叫叫ABC”(現在"叫叫CABD"前的版本)有效

以上等等原因,所以被AHA淘汰了

現行的CPR,按壓胸骨柄可能會有壓斷肋骨,極端一點的案例甚至肝臟,心臟也可能受傷的風險
但是CPR本來就只是為了爭取黃金的4~5分鐘的最後一道防線

骨折可以儘量避免,但也不能因為要保護肋骨而延誤(翻身)內循環的重新建立


再者,壓背CPR施做位置,力道不當或者傷患個人體質狀況不一定,也還是會有壓斷肋骨甚至脊椎的風險.
除非萬不得已,用腳壓的力道,穩定性更是遠遠不及手,甭提萬一失去平衡,跪踩到傷患可能會早成的二次意外傷害.

施做前要翻成俯臥,上擔架前再翻身成仰臥除了可能受傷也會耽誤時間

真的對基本救命術熟悉到可以正確,迅速且安全的幫傷患翻身還能邊操作邊打電話求救,那要一手做胸壓,一手撥電話求救應該也不是問題了

院內急救跟緊急救命術一定會有差異
真遇到狀況,許可的狀況下盡量伸出援手
畢竟每個人就只有那黃金4分鐘

但是不確定,不會,不敢,也不要貿然施救,打通電話也是很好地幫助

叫叫CABD,有備無患

以上淺見,請板上前輩指教
專業的出聲了
說的非常好
更何況一般民眾要如何判斷何時該cpr?何時該翻身?

Yiyans wrote:
有接觸過早期基礎救命術的前輩大概都知道,壓背CPR其實曾經是CPR的方法之一,主要針對口唇受傷、臚面骨折、臉部燒燙傷、中毒、溺水,嘔吐或有傳染病等的傷患.

但因為

1. 要讓仰臥病患安全的翻身有一定單/雙人操作技巧及體能上的難度
2. 可能造成頸,脊椎傷害
3. 教育推廣難度較高
4. 傷患俯臥,不易觀察,
5. 施做效率及臨床數據上沒有當時的 “叫叫ABC”(現在"叫叫CABD"前的版本)有效

以上等等原因,所以被AHA淘汰了

現行的CPR,按壓胸骨柄可能會有壓斷肋骨,極端一點的案例甚至肝臟,心臟也可能受傷的風險
但是CPR本來就只是為了爭取黃金的4~5分鐘的最後一道防線

骨折可以儘量避免,但也不能因為要保護肋骨而延誤(翻身)內循環的重新建立


再者,壓背CPR施做位置,力道不當或者傷患個人體質狀況不一定,也還是會有壓斷肋骨甚至脊椎的風險.
除非萬不得已,用腳壓的力道,穩定性更是遠遠不及手,甭提萬一失去平衡,跪踩到傷患可能會早成的二次意外傷害.

施做前要翻成俯臥,上擔架前再翻身成仰臥除了可能受傷也會耽誤時間

真的對基本救命術熟悉到可以正確,迅速且安全的幫傷患翻身還能邊操作邊打電話求救,那要一手做胸壓,一手撥電話求救應該也不是問題了

院內急救跟緊急救命術一定會有差異
真遇到狀況,許可的狀況下盡量伸出援手
畢竟每個人就只有那黃金4分鐘

但是不確定,不會,不敢,也不要貿然施救,打通電話也是很好地幫助

叫叫CABD,有備無患

以上淺見,請板上前輩指教

gary1587 wrote:
大家不曉得還記不記得.....很多年前有一個事件叫做『玻璃娃娃』的......
好心會不會有好下場呢?難說喔!
之前我記得有個急救除罪化的議題
不曉得這個法案通過了沒有??

另外,針對背部CPR一事
我認為要推廣到大眾的方式,必須符合簡單,易懂的條件
或許魏醫師背部CPR效果比較好
但是如果學習曲線較高
一般人難以在一兩堂課就正確學習
在推廣方面或許有它的難度在

正面的CPR光是要找施力點
以前從延肋骨找到劍突處,在往上兩指
到現在版本的兩乳頭中間...已經簡化很多
背部CPR要找施力點
我覺得更加困難
因為沒有可以做為參考座標的標的物

cola96684 wrote:
之前我記得有個急救除...(恕刪)


其實ˊ照魏醫師的說法
背部的CPR是非常簡單,只要看過的都會操作
而且受力面積非單點不易造成其他傷害,對於呼吸道的阻塞因為臉朝下也不會有阻塞現象

以下為網路當天節目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kHn-P8aQfs&feature=player_embedded

yessteven wrote:
其實ˊ照魏醫師的說法...(恕刪)


最新版的ACLS提到,對於一般民眾而言,手邊沒有電擊器,也不會
維持呼吸道的專業技巧,能做到即時呼救,按壓心臟也就符合最低標
準了.如果照魏醫師的說法,仰躺/俯臥按壓心臟時的心搏出量沒差很多
(首先聲明,在下對此點高度存疑.),那的確按壓心臟急救時,患者是仰
躺還是趴著都一樣.

但如果把"維持呼吸道暢通"這個具有專業技巧的因素考慮進去,
趴著絕對不會比較好.將平躺病人的頭轉一邊或作好下顎上提的動
作,一樣可以維持呼吸道的暢通,若病患的口中有異物,也可以看得
更清楚進而處理之.

維持呼吸道暢通的目的是要讓足夠的氧氣進入肺部.換言之,如果對喪失
呼吸驅力,沒有呼吸動作的病人急救時,不只要維持呼吸道暢通,還得從
外界施以人工呼吸(正壓通氣)才行,在這種場合,口對口,口對鼻,
甦醒球,氣管內管,喉頭罩皆為常用的方法.但這些方法都是在病患仰臥時
較好施行.

以上
得天下英才而共論之,一樂也.得天下蠢才而笑罵之,亦一樂也

yessteven wrote:
其實ˊ照魏醫師的說法...(恕刪)




反過來說受力面積非單點,會否力沒法有效通過肺部傳到心臟?
如果原po連現在公認的標準CPR動作都不敢做 請問您有什麼理由說服自已『將病人翻個身就能很神勇且無顧忌的幫他作心臟按摩?』

魏醫師敢 您就敢哬

新版CPR己經將急救流程簡化很多了 救學影片隨便google也都有
看一遍花的時間也比看魏醫師的專訪來的短
真想『碰到了 也許可以救你身邊人一命』的話 何不認真的學一下呢?不敢做 不就是:怕被被告+不㑹做而已不是?翻了病人 我想您應該也只敢躲在旁邊吧 還是真能如魏醫師所言 『一腳按摩 一手打電話!?』

魏醫師是醫界令人尊敬的前輩與心臟權威 本回文純粹討論CPR的施行心態 並非質疑魏醫師的理論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