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其實慢性純耳鳴(非突發性耳聾)的治療除了藥物外還有心理治療的意味,耳神經不正常放電會導致大腦聽到不該聽的聲音,久而久之大腦有自我抑制的功能去阻斷這種聲音(幾年以上慢性壞死的神經目前醫學無解,這點是沒有爭論的),既然是大腦可以去抑制的,當然心理層面的因素其實很重要(有點自我催眠的味道)。醫師除了藥物之外其實要建立病人的一個信念,相信會好最重要,因此最忌諱的就是宣判病人此病無醫!
peg0083 wrote:
藥品的副作用都會寫的很誇張,連普拿疼的副作用都會看到讓人不敢吃,但說實在的實際上遇到Xanax這種弱到不行的BZD會成癮的其實真的不多..
請看樓主寫的,難以呼吸叫做輕微副作用嗎?當事人都已經有不良反應,還要拿統計數字強要病人繼續吃嗎?
kilin9999 wrote:
我之前有時候忘記吃藥 晚上睡一半會突然整個人彈起來 難以呼吸 或許就是屬於突然停藥的震顫部分
所以我現在除了去那邊做治療以外 也要跟柔安的戒斷期作戰
..
既然現在西醫喜歡說百分比,不對治療後果負責,那告知病人可能的副作用,是應盡的義務。這樣病人出現不良症狀時,才能警覺藥物對自己不適合
可惜現在醫師都喜歡隱瞞副作用,病人往往是看說明書或上網查,才發覺藥物有問題。醫師反而是盡可能否認
我親戚吃高血壓藥導致耳鳴,也是看藥物說明書發現的,醫師都不講
首先說到藥物副作用的部份 當然副作用會因人而異 尤其在病患焦慮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副作用更明顯
我有在網路上查到一篇文章
精神治療藥物的有害副作用
百憂解(Prozac):抗憂鬱劑,副作用:焦慮、不安、失眠、體重減輕、想自殺。
贊安諾(Xanax):鎮定劑;一種抗焦慮用藥,副作用:暴躁、衝動、健忘、暴力行為。
利他林(Ritalin):興奮劑;一種過動症用藥,副作用:失眠、痙攣、緊張、沮喪、想自殺。
所以要說這東西好不好 我真不知道 但是我是真的怕吃這種東西 能慢慢降低藥劑量最好囉
不過有一點我是非常認同的 醫生是要給病人希望的 而不是讓病人感覺不到希望而更焦慮
目前我使用的替代藥物適應還不錯 已經從整晚八小時醒來四次到現在中間只醒一次了 也沒震顫的狀況發生
可能是因為我之前服用的期間比較短 才一個多月 服用較久的人就要去請教醫生了 我只能提供自身的經驗
另外 有很多朋友詢問自費注射的部分費用多少 坦白說 不便宜 因人而異
注射一次需自費2000 一次兩小時 一個建議療程是15次 也就是三萬 打一次付一次費用 不用先預付
三萬說多不多 說少也不少 但是若找不到好的治療方式 要終身忍受耳鳴+擔心惡化的前提下 我覺得很值得
像小弟第一針就有明顯效果的 可能就會少打幾針 之後穩定就靠健保的口服藥物治療
(打點滴的兩各小時過程中是坐在沙發上打點滴 也可選擇躺著 裡面有床 可以看雜誌或是閉目養神 要跟小弟一樣到處問其他人的治療的感想如何 到處找人哈啦也可以 小聲點就好

昨天剛上去注射第二次 兩次注射的時候我都一直在找坐在附近打點滴的人詢問他們的治療效果

昨天身旁有一個50多歲的中年男子 他耳鳴發病一年多了 跟我一樣都是高頻的耳鳴 檢查則是左右耳都正常
不像小弟是右耳高頻壞掉 他的症狀據他的描述是一開始只有單耳輕微 後來單耳嚴重耳鳴->雙耳->自覺腦鳴
昨天是他施打的第十一次 他表示因為拖了一年多才來 所以第六針開始才有明顯感覺耳鳴狀況改善
目前他聽到的則是跟夜晚寧靜時蟋蟀一樣的聲音 持續治療中 狀況不錯
他抱怨了滿多事情 因為沒耳鳴的人不懂得那種痛苦 同事們都笑他又不是斷手斷腳 耳鳴有什麼大不了的
在過去一年多他花了不下百萬 全台各地都去求診 各種偏方 但都沒有進展 直到三月開始治療才開始改善
然後就老生常談的一直建議小弟年輕人要好好保重身體


還說我運氣好 提早治療 前兩針就有效果 不像他忍受了一年多的內外焦熬 同事跟家人都不諒解他
好吧...反正小弟最後就是聽大叔說了大約半小時的話 一口一

anyway 自費這方面看個人經濟情況 希望大家的耳鳴都能持續的康復
gsxmars wrote:
病友你好!請問點滴注...(恕刪)
他是打在手背上的靜脈這 不痛 護士會一直巡視每個人的點滴狀況來做調整
因為打點滴的人很多 感覺護士5-10分就會來回巡視
所以就算睡著也沒關係 護士會幫你盯著
至於吃藥+打點滴的禁忌是什麼 我有問過醫生
基本上最重要的就是 禁酒
是的 絕對不能喝酒 醫生說酒是神經毒素 所以若有飲酒習慣不能戒掉的話...那估計是沒法作這個
抽煙醫生表示倒是不影響 但是當然也不希望患者抽煙就是

小弟目前正從一天三包慢慢的戒到一天半包左右 菸價馬上要調漲了 這時候戒掉剛好
順帶一提 我週六第一次去看診 隔天週日因為柔安戒斷期的關係有點不舒服 可他們週日下午沒看診
所以我就抱著嚐試的心態打電話去診所 結果護士接了 了解我戒斷的問題及擔憂以後他表示兩位醫生休息
但是他會幫我聯絡看看 看能聯絡到哪位醫師 請他們回電給我 當時下午五點多
結果吃完飯八點出頭李醫師(父)就回電給我了 並且告訴我他開的藥物已有替代作用 慢慢就會適應了
坦白說我接到電話還滿訝異的就是 像之前去的醫院 有些問題問診時沒問清楚 後來想問都不知道找誰問
所以這點讓我頗為心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