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已解決,謝謝大家關心


leon777 wrote:
這是三張X光片連接而...(恕刪)


如上面幾位前輩所言;
此影像為接合問題為最主要可能性。
但順便提醒一下樓主:
X光師是不正確的稱謂喔!
醫事放射師才是。
畢竟也是國家考試後的專業醫療人員,,,
Rasheed
也許是那間醫院器材不足吧?!不然教學醫院等級以上的醫院都會有WHOLE SPINE CASSETTE,可以避免這種會讓人誤診的機會。
我用 photoshop 都可以接的比他好 ....

以上純開玩笑 , 以下認真回答


應該是X光片沒有接好吧 , 不過嚴重的問題最好還是多看一兩間醫院
讓不同的醫師診斷 , 誤診上法院事小 , 平白挨一刀才慘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咆哮的惡魔 wrote:
個人淺見...

我覺得你這樣的觀念似乎也不是很....

先別因為一次誤診就把當事人污衊成波蘭醫生...

這是很嚴重的指控...

話說包括你我在內...誰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是天賦異稟...從來沒犯過錯誤的呢?

我個人相信這種天才也許有...但一定是少數

就算誤判病情的醫生不夠仔細...也許也只是缺乏經驗導致...

真的別因為關己則亂...就往別人頭上亂按罪名....

誰知道假以時日後這位醫生會不會成為別人眼中的良醫?

以上僅供參考...若有冒犯請多包含..

...(恕刪)


哪裡哪裡
大大說得是..
討論本來就有立場空間
我已修改用辭謝謝指教

摸摸鼻子,就讓他沉了吧...
個人以為此二張片子均非三連片照法。

LAT VIEW(側面照)影像不良,為照射時小朋友恰巧身體移動導致。而非三連片,放射師接片品質不良所致。
AP VIEW(正面照)影像清晰,L2-L3略有位移,更非放射師接片品質不良或小朋友移動所致,而是真實、可信的影像。

證據:
一、LAT VIEW(側面照)
1、六歲的小孩身長沒必要使用到三連片,14*17片子即可完整涵蓋全部的脊椎。放射師不會多此一舉使用三連片。
2、側面照身體上段與下段連接處(三樓老炯網友圖示紅線處),身體上段下緣皮膚由黑慢慢變白(右邊紅箭頭處),此為照射時,病人身體移動才會有的影像特徵。
3、如為三連片接片不良的話,影像銜接處的皮膚會被直接切掉,銜接處影像會呈現銳利、明顯的高低落差。絕對不會呈現版主影像中慢慢變白的情況(大大可拿2張紙不整齊的倂排,再觀察2張紙的邊緣與其銜接處,即可理解此點)
4、側面照影像中鉛尺的長度標示為45公分左右,為14*17片子長軸的長度。
5、最明顯的證據,如為三連片銜接不良,鉛尺應當會隨身體影像呈現明顯的高低落差。然影像中鉛尺非常的直,此代表此為同一張影像,而非三連片。(大大可拿2張紙整齊的倂排,劃一條直線通過該2張紙張,再將2張紙略為移動,此時,該直線也會跑掉)

二、AP VIEW(正面照)
1、L2-L3位移處無明顯的銜接痕跡。
2、如為三連片接片不良的話,L2-L3位移處上下之肋骨、皮膚應會同步的位移,而呈現高低落差。然影像中並無此現象。(請注意該處身體最旁邊的皮膚線條,完全無高低落差)
故此影像應也為同一張影像,而非三連片。

結論
1.此二張片子應非三連片照法,理當為正常之正面照與側面照。
2.側面照影像不良,為照射時小朋友恰巧動到導致。
3.正面照之L2-L3略有位移,此非三連片接片品質不良或小朋友移動所致。而是真實、可信的影像。
4.目前之側面照診斷價值不高(影像之L2-L3處,恰好不清楚),無法與正面照搭配。如能重照,再與正面照配合,臨床醫師當能更精準的來判斷正面照之位移是否有意義。
5.此程度的位移,是否具臨床意義,還請交由骨科、復健科等等專業醫師再做一次判斷。
6.個人小小看法,與眾人看法相左,甚為惶恐。
7.最後,祝小朋友一切安好。
(個人無01帳號,借學弟的帳號發言,見諒)
來自彰化金馬路的電信經紀人(www.tecaa.com.tw)~熟知五大家電信資費優劣勢~歡迎來信詢問~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