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是無知還是誤導? 駁斥楊志良的錯誤邏輯

埃里希·馮·曼施坦因 wrote:
楊志良從規劃二代健保開始, 不, 從他專政衛署開始
從不斷剋扣跟打壓醫界, 到規劃二代健保的收費乃至今天
從來就沒有任何有不利於像他這種大資產階級的討論跟措施
一直叫嚷有錢人要多繳, 他學過公衛做過統計
他有藉口說他無知沒常識, 不曉得有錢是有資產而不是有國稅局的在案收入嗎?
叫有錢人多負擔是對的, 但如果故意誤導到只對薪資族群開刀, 完全避開自己有錢的不利事實
這種假道學難道不令人憤慨嗎?

感謝 埃里希·馮·曼施坦因 大大的敬重,我對於您的看法也是相當敬重的

但上面這邊
要多收保費還不是因為健保入不敷出,必須要讓醫界吃得飽.又不能把民眾榨乾..
說他不斷剋扣跟打壓醫界會不會過分了點?他大可不必做任何改革一樣可以過爽日子.

我們還是來討論該怎麼收所謂的有錢人他們的保費比較好吧?

就我所知,有錢人中炒股票的、當包租婆的、利息多的,已計入補充保費

其他土地或房產多的,是否已經有現有的稅目在扣稅?
這些既是"資產"而非"所得",要計入保費是否可行、公平?
就我所知...世界各國似乎並無針對"資產"收取保費的制度?

ps.家戶總所得制並非一人之見.而是兩三百位學者共同之意見.他們應該不全都是"有錢人"
發文前先爬文做好功課有助於"問一個好問題",讓別人更快回答你,節省大家時間~

unnerv wrote:
執行業務所得、兼職所得、利息所得、租金、股利這些在二代健保稱為補充保費...(恕刪)


取消健保費,與個人所得稅和併不就得了。
與稅制一同改革,
課收有錢人逃的稅與來源不明的稅(攤商),
使得稅制公平公正,才是王道。

台灣有錢人的稅都課不到了,
一個小小的健保收費部門就想從有錢人挖到錢,
未免期待太高。

現在又搞出三代健保,
實在是搞不懂高官們在想什麼。
pingyingtu wrote:
取消健保費,與個人所得稅和併不就得了。
與稅制一同改革,
課收有錢人逃的稅與來源不明的稅(攤商),
使得稅制公平公正,才是王道。
台灣有錢人的稅都課不到了,
一個小小的健保收費部門就想從有錢人挖到錢,
未免期待太高。
現在又搞出三代健保,
實在是搞不懂高官們在想什麼。

是阿~
其實比健保費更有問題的是稅制...
健保局或衛生署要靠健保費去矯正稅制或者達成所得重分配的使命...
真的是越徂代庖...吃力不討好.

所以楊志良不論過去或現在都一天到晚在罵財政部、喊稅賦公平、說誰的政見有稅改就幫誰站台
而財政部每次出來只會說這個沒資料、那個很難收到錢、執行上有困難.
不過您還是在"所得"這件事情上打轉...開版的網友想要的是從"資產"收取保費或稅

學者可以靠高喊"健保快倒了"來威脅立委或者行政部門要趕快改革...
就不知道能夠高喊什麼才能夠讓這個國家的稅制更有公平正義一點...

衛生署的高官們在想:這麼複雜的東西我哪有權限去收這個健保稅@@?
財政部的高官們在想:多作多錯...健保的東西我們不懂不要叫我們負責.
發文前先爬文做好功課有助於"問一個好問題",讓別人更快回答你,節省大家時間~

unnerv wrote:
是阿~
其實比健保費...(恕刪)


說真的健保本來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楊前大署長的對手不是立委 不是監察院
不是有錢人 是人的貪念阿
現在的制度設計就像是無限額的信用卡
不刷才是白痴了
稅制公平 錢從哪來重要嗎?
家戶總所得加健保費

其實就是加所得稅的意思!!



樓主說的其實是資產部位, 資產部位本來就又 房屋稅 地價稅 牌照稅
這部分其實也是直接加稅即可



那所得稅原本就收不到的部位 , 例如 攤販/房租.....
那是國稅局需要改革的部位, 不是健保局....


所以其實只需要 說要加收 "健保稅" 即可!
其他名目其實根本很多餘!

而且健保稅專款由國稅局收取後轉給健保專用
健保局也不需另收健保費, 也不用在分身份要繳多少......反而單純!


以上單純的東西, 不用搞得複雜!

而且公平的問題喔?? 您覺得國稅局收不到的健保局收得到嗎??

所以我個人是認為 乾脆就不要收健保費了! 改徵 健保稅 比較單純且實際!
unnerv wrote:
樓主的立場我當然瞭解.我說的那些內容與樓主所說的內容並無牴觸才對.
(恕刪)

->沒牴觸但是有沒交集

unnerv wrote:
只是樓主的評述內容似乎是針對某個人(您好像也是)而非對事.
(恕刪)

->標題就有針對誰,絕對清楚明白
為何?如埃里希·馮·曼施坦因所言,"叫有錢人多負擔是對的, 但如果故意誤導到只對薪資族群開刀, 完全避開自己有錢的不利事實
這種假道學難道不令人憤慨嗎? "

unnerv wrote:
有用的建議應該是找出怎麼用可行且執行成本不會太高的方式,把資產多的有錢人的保費給搾出來.
而不是單純的批評別人爛、想法不可行 ...(恕刪)

->這我不贊同,01是一般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若是限制要有解決方式才能發言,對言論自由絕無幫助,若是遇到嘴砲族,大可不要回應,或對其錯誤加以說明,不應限制發言,更何況很多方法也是經由討論而來
至於健保費,我其實贊同dc1132的意見,將健保定義為社會福利,改抽健保稅,至於稅改是一定要做的,不知是否符合所謂有用建議 ?
為何一開始發言不說明,因為和標題不合,不想文不對題,我也是因為標題而進來討論,若是標題為"對健保費用提出有用建議",那小弟不會進來

unnerv wrote:
二代相比於一代公平但還是有不公平...我舉雙手雙腳贊成.
但還沒想到更好的方式之前.我還是覺得趕快執行比較妥當.
日後找到更好、更公平的方式再來修訂. ...(恕刪)

->這我也贊成,但是回到主題,楊前大署長(前文誤植官銜,特此更正)若是說二代仍有部分缺失,希望以後能更加進步,相信樓主不會發文,小弟也不會回文,但是事情並不是這樣,而是有人大吹法螺吧

unnerv wrote:
還是你覺得小孩從不及格進步到60分不該鼓勵?一樣要100分少一分打一下?
...(恕刪)

->首先,我說的是80分而不是100分,兩者意義不同,要求完美不符合人性,也不符合效益
至於該不該鼓勵(我的文章沒有小孩,有沒有小孩意思也差很多,我沒有暗指楊前大署長是小孩,別亂扣帽子)要看情形,若是能夠80分,卻學厚黑學,先不及格,然後再及格,接著80分,然後獲取兩次獎勵,這種情形不但不獎勵,還要處罰吧
楊前大署長是公衛博士,80分很過分?若因為政治或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而無法以專業考量,那也應誠實說明,而不是一直鼓吹顯然有問題的制度,畢竟先前都以辭官來說嘴了,現在已經沒有官位考量,不是更應以專業來考量嗎?
但是楊前大署長顯然仍不是就專業考量發言,其心可議(這篇討論串不就是在說這件事嗎?)
以上個人淺見
好想放假
我愛Keroro wrote:
還是樓上大大覺得停留在二代這種制度就好,因為已經比一代公平了
資產雄厚者不須處理 ?

要說戴帽子~我沒您厲害

對人不對事...討論起來就是可以這麼無聊又浪費時間...XD

去看看我前面PO的"誰的政見有稅改就幫誰站台"那個連結.
會發現樓主跟他所罵的那個人.理想是相同的...
發文前先爬文做好功課有助於"問一個好問題",讓別人更快回答你,節省大家時間~

埃里希·馮·曼施坦因 wrote:
楊志良最近發出了二代健保該用家戶總所得的論調, 並說補充保費等等是另一類的不公平.


當官的兩個口.....
楊志良....先生,你知道為什麼上帝給您兩隻手,一個嘴巴嗎?

是要你多做事,少說話.....

您的薪水,實領 25000元,您自然就會知道,要怎麼做,如果沒有辦法...

您的決定,還是一個錯,健保倒了...您會負責嗎?...

我想是不會....
劉憶如這次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不是嘛!

證劵收入超過6百萬才需要收證交稅;這又讓我想到已故經營之神-王永慶講過的一句話;[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錢,只有存入銀行的才是你真正的錢。]

那用在這裡,就很簡單了,看妳銀行存款金額來收健保費,不就能解決大部分的難題了。
例如;有人提到那些有資產的,不一定收入多,也不一定會乖乖報收入。
但總要存入銀行吧! 不然就自己建一間金庫,否則就等著被蟲蛀。
還有,要購買資產之前,不也要有存夠一筆錢嘛! 這在購買資產前,就可以逐你被徵收了。

當然,台灣不是國家,邦交國又有限,真正有錢人的錢是存在像瑞士銀行,開曼...等等!
這又是另一個要探討的問題了~

n1125921 wrote:
當官的兩個口.......(恕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