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i愛搞K750i wrote:
最近發現自己小便的時...(恕刪)
但以我自己多年進出醫院的經驗來看,我認為謹慎一點是好的
比如,自己有某個病狀時,不知道是何原因造成而擔心
你去找第一位醫生,他替你做檢查後,他的結論可能為1+2+3+4+5
你再去找第二位醫生,檢查後,他的結論可能為1+2+3+4+6
這兩位醫生對你的病況分析和建議,可能大部份相同,但是,也許第二位醫生有個結論6
這個6,也許是第一位醫師忽略掉了,也許是第一位醫師認為不需要跟病人講
但,這個6,對病人來說,可能不重要,但可能也是一個資訊和選項
所以,如果我有症狀或大病,我會去多問兩個醫生,雖然掛號候診很累
但,我上次生病,還真的就給我問出了,並且經過和醫師的討論後,我得到了顧慮更周全的治療
可是樓主也不需多慮,當你問兩位醫師,他們的看診內容都全部吻合時,那我想,也無須過分緊張
我知道樓主的心情,在我大病之前,我也會和別人一樣認為樓主是杞人憂天
但實際經歷後,才知道身體只有一個,心情上是無法這樣放下的
謹慎點是好的,病人尋求多位醫師的建議也是現今醫療倫理能包容的,當然這也是病人的權益
但,也不需太多慮
泌尿外科 吳國鈞醫師
門診時,經常會遇到病患抱怨他們的小便會起泡泡,有時候泡泡會久久不破,頗令人憂心。事實上,小便起泡真的表示泌尿系統出了問題,還是因為啤酒喝多了呢?
首先讓我們先談談氣泡的產生,即然有氣,就表示泡泡中含有氣體-氧、氫或二氧化碳等物質,例如汽水中的二氧化碳的氣泡或氣球中的氫氣、空氣等。尿液中如果有氣泡形成,首先須探討它的來源,可能是來自體內,也可能由外界進入,正常尿液是不含所謂的空氣或其他氣體,但是如果有泌尿道感染而致病原是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菌種時,這些細菌在破壞泌尿上皮或分解尿液時,就會產生氣體,導致排尿時發生泡泡的現象。
另外,某些病患因為病情需要接受內視鏡或手術等檢查及治療時,也會由器械導入空氣,或使泌尿器官因手術直接曝露於空氣中,雖然經縫合,仍然會有空氣進入腎臟或膀胱內產生氣尿。
最麻煩的就是所謂廔管,如大腸、膀胱間產生廔管,而這廔管可以因為嚴重的感染、手術不當、腫瘤的侵犯或因放射線照射而產生,於是腸胃道內的氣體也會進入膀胱造成氣尿。所幸,除了泌尿系統感染外,廔管很少發生,內視鏡及手術的氣尿大多解一至二次小便後,空氣便會排出體外。
除此之外,由於人生活於充滿空氣的環境中,廁所也不例外,當尿液沖擊水面時,也會使空氣波動而產生泡泡。如果我們觀查在下雨時,當雨落在池塘水面時也會產生泡泡,但是如果小便時力道不強,如某些攝護腺肥大的病患,小便滴滴答答的,即便是有發炎,也可能不產生泡泡。
市售馬桶清潔殺菌劑有很多種,有些是將清潔殺菌劑製成塊狀,放入水箱中,當沖洗尿液時,流出藍色液體,它會殘存於馬桶的底部,當我們解小便時尿液與這些殺菌劑作用也會產生氣泡,如有盆肥皂水,經清水沖擊也可產生泡泡一樣。
所以由以上的探討可以知道,當我們在解尿時是可能產生泡泡的,一旦發生泡泡也不意味著排尿的人一定有問題,當然最重要的是先驗尿液,如果尿中沒有白血球增加,沒有血尿、蛋白尿、糖尿或其他發現,且沒有尿路感染的症狀,如解尿疼痛、頻尿、尿急等,有些泡泡極可能是正常現象,不必多慮;如果是剛接受內視鏡檢查後發現,也會在短時間內消失,但如果是因腸胃道與泌尿道間產生不正常的交通-廔管,那麼除非經適當治療,否則氣尿或尿中有泡泡會一直存在的,這時必須先請教醫師才不會延誤病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