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痠痛,眼見不一定為憑
為了找出痠痛的原因,有時需要做影像學檢查,如照X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攝影(MRI)等,不過,太依賴這一些檢查,反而可能誤判病情,例如,看到腰部椎間盤突出、長骨刺,就認為是壓迫神經而引起「坐骨神經痛」(一條由臀部沿著大腿後部,一直到小腿、足底的神經),但事實上,椎間盤突出、長骨刺並非唯一的致病原因,其他像是梨狀肌、臀大肌太緊繃或脊椎滑脫等,「只要坐骨神經的任何一段受到壓迫,都可能引起疼痛,」壢新醫院復健科林頌凱醫師說。
多一點溝通,有利診斷病情
因此,為求降低誤診機率,及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治療,如手術,建議可掌握幾點原則,做個聰明病人:
■可先到內科系的專科,如神經內科、復健科、疼痛科或是中醫科等就診,先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治療,如有需要,再由內科轉介到外科,如骨科、神經外科等,進一步診斷是否需要接受手術。
■如果醫生告訴你需要開刀,應謹慎考慮,並尋求第二、第三意見。
http://www.cwbook.com.tw/common/magazine.jsp?productID=4191
另外,要說明的是任何坐骨神經經過的路線被壓迫,都會造成坐骨神經痛,例如:
1. 椎間盤突出。
2. 長骨剌。
3. 脊椎狹窄症。
4. 脊椎滑脫症。
5. 臀部肌肉壓迫 (梨狀肌症侯群……. 等) 。
6. 腫瘤 (腱鞘囊腫、男人的攝護腺癌腱鞘囊腫………) 。
椎間盤突出是一種老化現象,年老者大都有此毛病,重點在有沒有壓迫到坐骨神經。如果壓痛點不在腰部,而是更下方的臀部,那就有可能是梨狀肌症侯群而壓迫到坐骨神經。
包括本人在內,曾有人說牽引拉腰會痛而更不舒服,這就有可能是梨狀肌症侯群。以下網址的網頁提供參考(網址較長,請用複製、貼上的功能)
http://www1.cgmh.org.tw/intr/intr5/c63900/know/A%E8%BB%9F%E7%B5%84%E7%B9%94%E7%96%BE%E7%97%85%E5%BE%A9%E5%81%A5/4%E8%87%80%E9%83%A8/920206%E8%81%AF%E5%90%88-piriformis.pdf
要特別注意的是其下方敘述:「梨狀肌症侯群的患者並不適合接受傳統的腰部牽引或是局部的推拿按摩,這往往會使臀部疼痛感更形嚴重。」
以下網址是8月30日自由時報有關於「梨狀肌症侯群」的報導,謹供參考。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ug/30/today-health4.htm
又這網頁也提供參考http://www.livingwater.com.tw/documents/page4_3_08.pdf
如果是梨狀肌症侯群,可去復健。復健有多個項目,例如拉腰(牽引)、短波、超音波(五分鐘)、(海棉)電療、紅外線……等,拉腰(牽引)不要做,因做完更痛。去看中醫針炙也有效,我曾經「梨狀肌症侯群」壓迫到坐骨神經,導致左腳麻麻的,表示比酸痛更嚴重,去中醫針炙三趟就好了。但是不要推拿;否則,可能更痛。
樓主,你說:「要給我做MRI通常要複診好幾次後才會給我做。」現在不是這樣了。第一次門診先照X光,照完馬上回去診間看結果。醫師看過X光認為有問題,會開單做MRI或CT。病患才去放射線科預約做MRI或CT的日期。故現在不必複診好幾次才能做MRI或CT。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