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文章下面就已經提到「另外大家也要知道,局部注射類固醇不應該是疼痛治療的第一個選擇」。媽媽手的治療本來重點就在於生活型態的改善,包括避免指關節重複活動與負重等等,初始的治療包括休息、關節固定與消炎藥物治療。某些對於藥物與生活型態改變治療效果不好的病患才會考慮類固醇注射。因此,前面的醫師開立藥物說再觀察(治療效果)本來就是對的,回診根據先前治療的效果調整藥物才是觀察的重點。不知道樓主的看病習慣是怎樣?如果這間診所看完沒改善看下一家,這家看過再看下一家,都不回診追蹤。每位醫師面對"第一次"來診的病患秉持專業開立第一線藥物並給予衛教這樣也要被罵被說沒醫德?您到一家醫療院所就要求醫師打類固醇才是強人所難吧。若您的生活型態不改善,即使打了類固醇很爽,但還是可能會復發的。
你去鳳山那家 我內人也有去看過他的媽媽手 , 一次兩手 = =有人打類固醇 會有效有人打會沒效 真的是看個人體質吧後來內人有打,但還是不見完全改善... 可能是天天要抱小孩吧...後來就跑去台南永康一家專門看媽媽手 開刀才好...
Power達人 wrote:這段資訊是三重的某間...(恕刪) 先不論要不要打類固醇的問題有一點要建議一下現在這種情況會得到媽媽手等到小孩子漸漸大了可能您腰部的毛病會跟著出現喔因為小孩子會走了以後您幾乎都會半彎著腰跟著他活動而且小孩子越來越重,2-3歲您出門的時候都還有機會長時間抱著他建議從現在開始做一些加強手部腰部與腹部的運動
NONAME wrote:打多了就準備去洗腎吧,...(恕刪) 你的觀念應該是指長期口服類固醇吧... 局部施打每幾個月才能打一次,而且藥效也只要該局部而已而非全身,這樣就會打到洗腎?! 這樣會不會太嚴重了...是醫生說得準呢還是你說得準呢?
NONAME wrote:網友給的回答與意見,你又想回擊,那你根本不需要問別人阿...(恕刪) 如果"局部施打類固醇"(我說的是局部施打類固醇,不是口服類固醇喔!!)真的那麼傷,那為什麼醫生不明說呢?這才是我覺得奇怪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