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健保藥費黑洞 每年達200億元 -- 黑洞在哪裡?就是醫院啊!

ppt18360 wrote:

可否請Ricetea大大幫忙說明一下這段文字,藥品和總額分配的關係:

99 年度西醫基層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及其分配

(3)藥品依藥價基準核算,自地區預算預先扣除


健保的總額分...(恕刪)


首先,你要問我的問題,有2個"非常大的錯誤"
這代表你根本是外行看內行


1.健保局總額分為
a.西醫醫院總額--->就是我講的部份,我很清楚說過大小醫院
b.西醫基層醫療總額(也就是診所)--->你問我的部份
c.中醫總額
d.牙醫總額
e.洗腎總額

2.你那份叫總局分錢給各分局,至於各分局分給醫院的方式?可是要看細則

連引用的範圍都錯的離譜,請問你要我為你解釋啥麼?

先去看看這份文件再說吧
http://www.nhinb.gov.tw/upfiles/adupload/fls1196435525.pdf
Ricetea wrote:
首先,你要問我的問題,有2個"非常大的錯誤"...(恕刪)

印象中健保局的支付規定經常修改,您所提供的資料我只看得懂這一段:
肆、 實施期間
自本方案核定後之次季至95年12 月31日止


不止是我自己找的資料像天書一樣,您提供的資料也像天書一樣,我還是看不懂。對於看不懂的文件當然問不出正確的問題。
不過,我看很多網路資料都提到健保支付藥品部分一點就算一元,但是都沒有說明資料來源何處,不知道您是否了解這項訊息有無問題?

關於藥品支付的資訊,目前找到的這份資料有點歷史,與現況不知是否符合?
支付制度對產業及執業藥師的影響(2006年)
請看最後第三張圖片,標題為《藥價差現象》,其中有段文字是「依據藥價基準 100% 給付醫院」。這個和支付點數一點算一元應該是相同的意義吧。

另外找到醫改會的資料如下:
小診所簡表藥費黑洞還沒解決 大醫院竟吵著提案比照適用
劉梅君分析,健保實施總額後,藥費仍保障一點一元,且結算時預先扣除藥費支出,才接著計算各項醫療服務的點值,加上藥品採購價與健保支付金額之間,常存在過高的藥價差,導致許多醫院藉多開藥「以藥補醫」,而許多不以開藥為主的外科或重症照護資源,反遭稀釋與排擠。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加藤老鵰 wrote:
然後那些貴死人的新藥,你以為醫院賺很多?

這樣講吧,這些"新藥"當然都是獨家專利藥,藥廠經過健保局砍藥價多次後學乖了

尤其是專利的癌症用藥,獨家所以姿態高的很,賣給醫院的價格讓醫院毫無利潤(但是還是比賣歐美國家便宜)

而這些毫無利潤的藥很貴,還大幅度吃掉上面講的醫療總額

你以為醫院很愛開這些藥?開的醫師是因為佛心來的進這些藥開的


同意

這樣的制度下

反正外國藥廠不可能繼續生存

我們台灣的醫療支出已經算小了

醫師開太多專利藥給病人還會被關切

但是長官或是家人來看病還要指定不想用學名藥.....

大家覺得問題在哪裡呢?
就算只有zaku 也可以把Strike打下來..
Ricetea wrote:
劉梅君分析,健保實施總額後,藥費仍保障一點一元,且結算時預先扣除藥費支出,才接著計算各項醫療服務的點值,加上藥品採購價與健保支付金額之間,常存在過高的藥價差,導致許多醫院藉多開藥「以藥補醫」,而許多不以開藥為主的外科或重症照護資源,反遭稀釋與排擠



首先,你要問...(恕刪)


你這是講藥價保障1點1元

首先,讓我拋開那些看半天很難看懂得條文,我們先來深入淺出的談一下啥叫總額

總額就是健保局每年定一個額度,比如說今年只有2000億,那就只花2000億
然後各分局分這2000億,比如說北區分局分個500億,台北分局分個600億

然後各分局如何支付這筆錢? 有2種方式
1.台北區是以"點值浮動"來支付

點值浮動的意思是
台北區準備了600億元
如果所有醫院共申報了50億"點"藥費,但其他醫療費用750億"點",藥品1點1元,所以其他醫療費用1點=(600-50)/750=0.73元
某甲醫院申報10億點,其中藥費2億點,所以實拿2億元+8億點*0.73=7.84億元
由於藥品1點1元,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好,而且對甲醫院而言,做越多雖然會讓全區點值下降
但是對甲醫院而言,還是會增加收入,所以他可能會多開藥
但是藥開越多,其實壓縮其他醫療點值越大

2.其他5個分區是以個別醫院總額,超額不給錢處理
個別醫院總額就是
北區500億,根據甲醫院去年申報情況,給甲醫院配額10億元
然後就是,甲醫院做12億元,只支付10億
甲醫院做8億元,就付8億元(然後你明年的基礎就由8億元來談)

當甲醫院一定會超過10億,那個藥價點值多少對他都沒有意義.....因為只要是比10億多的,健保局不用管是否有需要,不用管點值如何,通通會變成0

所以藥品是否點值為1,對採個別醫院總額的醫院來說,沒有太大意義



此外,有關實施時間問題
95年那個是要開始實施這東西的分析和對醫院說明的說帖,就當年度而言都是逐年簽的
95年後各醫院簽了以後,就不用特定說帖了,個別醫院直接簽一簽不會對外公開
頂多在某些會議中可能會提到部分資訊而已

Ricetea wrote:
所以藥品是否點值為1,對採個別醫院總額的醫院來說,沒有太大意義


這棟大樓的主題不就是健保藥費嗎?
討論的主題不就是「藥價差」,如果對健保局採用的總額制度有意見,您其實可以另開一棟新樓討論。
以前尚未採用總額支付制度時就有藥價差,現在採用總額制度還是有藥價差。

在健保局設定總額上限的狀況,藥價(點數)越便宜,其他的醫療相關點數的價值自然就會上升,不是嗎?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ppt18360 wrote:
這棟大樓的主題不就是健保藥費嗎?

討論的主題不就是「藥價差」,如果對健保局採用的總額制度有意見,您其實可以另開一棟新樓討論。

以前尚未採用總額支付制度時就有藥價差,現在採用總額制度還是有藥價差。



在健保局設定總額上限的狀況,藥價(點數)越便宜,其他的醫療相關點數的價值自然就會上升,不是嗎?



問題是有討論第一篇,是用這樣邏輯去引導大家的

有藥價差--->醫院會拼命開藥賺藥價差-->醫院是浪費健保的元兇

真是這樣嗎?

我只是戳破現況根本沒有醫院會這樣做
懂嗎?總額預算下,醫院有沒有多開藥,對全國健保支出額度一點影響也沒有!!!

既然沒有影響,那每天講藥價黑洞說醫院會拼命開藥由這裡撈錢不是很好笑
講總額不過是直接把這棟樓的地基抽掉,其實並沒有離題吧
要討論樹?眼睛先睜開點看看整片森林吧XD
白話就是健保就是付這麼多錢來支付藥費

多給也不可能

黑洞的問題是制度 不是醫院

醫院開再多藥 也無助於縮小藥價黑洞
就算只有zaku 也可以把Strike打下來..
我不是很瞭解全民健保為何是一種社會福利制度而不是一種
保險制度?
商業保險
有病拒保,老人高額,沒錢不保,只包部分

全民健保
有病照保,老人一樣,沒錢照保,所得計費,包山包海

保險的特性
保費的支出多少是依據投保人發生疾病的風險來計算
所以老人(會生病),身體有疾病的人(預期醫療支出多),保費應該比較貴

社會福利的特性
社會福利主要是種重分配,由有能力的人將資源分給貧苦的人
所以收入越高,有工作能力的人費用反而較高


不過,您這問題好像和題目有點遠,不知道我會不會又被講離題,請自行去蓋一棟健保樓XD.....
Ricetea wrote:
問題是有討論第一篇,是用這樣邏輯去引導大家的

有藥價差--->醫院會拼命開藥賺藥價差-->醫院是浪費健保的元兇


一般民眾看不到健保局的統計數字,或許武斷的這麼敘述是不太恰當。

不過,假如有不肖醫生因為自己開的醫院病患減少,收入銳減,的確是有機會利用藥價差「以藥補病」多賺錢。
反正把總額爆掉,受害的是別人,有利的是自己,造成劣幣逐良幣。
目前有這麼明顯的漏洞存在,是否會有醫院鑽這個漏洞就不得而知了。
假如沒有藥價差,醫院多開藥只是壓縮自己的收入,也就免除了濫開藥單的疑慮。

目前的健保制度並沒有解決藥價(點值)與藥價差問題。
還是得先把這個洞補起來,以免有不肖業者利用這個漏洞消耗掉已經捉襟見肘的健保資源。

=======================================
找到一篇偏學術的文章給大家參考,雖然是2005年的文章,不過結論倒是和現況差不多:
《論藥價差》
根據理論的分析結果,本文進一步指出藥價差的存在會對醫療市場產生三種價格的扭曲效果,造成醫療資源配置效率的損失。
第一,藥價差的存在會改變原廠藥與學名藥的市場採購相對價格,使原廠藥在藥品市場的競爭中居於劣勢,降
低藥廠引進或研發新藥的誘因,因而不利於生技製藥產業的發展與整體國民健康水準的提昇。
第二,藥價差也會改變藥品與其他非藥品醫療服務(例如手術)之間的相對價格,使藥品支出佔整體醫療支出比重提高,以及醫院利用藥品賺取利潤以補貼其他醫療服務損失的交叉補貼(以藥補醫)現象
第三,藥價差改變了不同規模醫院之間藥品採購的相對價格,使小醫院在市場競爭中居於劣勢,進而促成台灣醫院日趨大型化的現象;而醫院規模愈大,獲取藥價差的市場力量愈強,形成藥價差問題的惡性循環。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