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大多人都是從工作開始就開始為以後作打算 薪資會分類儲蓄 或是投資
老了不會只想著要靠誰靠誰 (兒女等)
而大多數台灣人 也就是目前所謂的社會底層 大多數是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 沒有退休規畫 薪資使用也都是亂七八糟
身邊有個傢伙工作兩年 最近問她有沒有再存不能動的錢? 沒有 都花光了
我:你可不可以別在每個月都買新的霹靂武器? 你要做自己的經濟儲蓄規畫阿....24歲的人 薪水用完就跟家裡拿... 常常說她沒錢吃飯....(錢放在銀行等月底買新武器)
太多人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態了 想著有健保 有社福 有人幫
依賴幫助 忘記自己對自身的責任 不作風險規劃(生病 失業 家庭急況 等可能突發狀況)
自助 後才有人助 最後才能說看老天爺了
而目前漲費用的人群確實大多數很少有那種去醫院逛逛的情形....
吾的頭像不是狗.....是德國動物園的北極熊弩特...幼熊樣
個人認為寫得還蠻傳神的
--------------------------------------------------
名雖曰保險 但是和一般大眾認知的商業保險 在精神上差太多了
甲乙兩人 同性別 同年齡 甲年收入200萬 乙年收入20萬
一起去找國泰人壽買500萬20年定期壽險
誰要付比較多保費? 答案是一樣多錢
尤有甚者 如果乙的健康狀況不如甲 甚至要付比甲更多錢
不是甲比較有錢 要付比較多嗎? 你以為甲瘋了嗎? 保險公司瘋了嗎?
不是乙錢少又病痛 應該錢可以少收點嗎? 你以為保險公司瘋了嗎??
但是對全民健"保"而言 前兩項答案都是YES
所以不要被美麗的名稱所迷惑
全民健保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所得稅"用以提供全民醫療所需的社會福利制度
二代健保以家戶為依歸做繳費基礎 那其實就更像"所得稅"了
那為何不直接併入所得稅就好了
我想過這個問題
如果你把一年所繳的健保費
換算成所得稅的稅率
嘿嘿嘿 那看看是要加稅幾%?
官員混歸混 但是還沒那麼呆 呵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