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食安問題這麼多?都怪廠商跟政府?

之前我也覺得大概歐美國家的廠商比較有良心不會作假。
直到我朋友貼了一個報導在臉書。

http://www.spiegel.de/wirtschaft/service/lebensmittelskandal-die-schmierigen-geschaefte-der-olivenoel-mafia-a-805678.html

是德文的,據朋友說文章的意思是
"這是義大利的橄欖油醜聞,大約有80%的橄欖油都有造假,而這些橄欖油銷售到世界各處。
似乎世界上找不到不在食品上動手腳的國家,不論貧富,大家都吝於花錢,商人只好這樣搞了。" 引言是朋友的評論。
c1019515 wrote:
選學校前自己要考慮好,不然讀出來沒工作你要怪父母

選工作前自己要評估好,不然公司倒了你要怪政府

選老婆前自己要看清楚,不然跟小王跑了你要怪岳母

台灣現在就是不斷的怪別人,如果怪別人可以變更好,那大家一起來怪,但是呢?

但是呢~?
你可以把政府照顧人民的政策責任和自已的人生規畫責任放在一起比較,也不簡單。
很多時候是消費著裝做不知道
事情爆開來就跟著打一耙

這麼說好了
最近開始熱門的霜淇淋
不會有人以為不是香精等藥劑調出來的吧

中和小黃 wrote:
很多時候是消費著裝做...(恕刪)


成分是應該乳化劑、膠體、牛奶香精、脫指奶粉、奶油、氫化油脂、高果糖玉米糖漿,大概是這些東西,比例就是廠商的祕方了,偶爾吃一支不會怎樣,問題是每天吃到的外食裡,很多都是有添加物的,一天累積下來也是很可觀的。
我是覺得大家不要寄望政府。

反正只要「確定出事」,就永遠不要買那家。

那我問一句
統一有沒有出過事?那統一倒閉了嗎?

那不就對了。都已經確定出事,還是有人照買。怪誰????

台灣人永遠不會變的。
我管好我自己。其他人我幫不了。
精打細算是每個消費者都會做的事,但對於家用日常食品的採購(上市場或大賣場買肉、買菜、買米、買油、買醬油、買水果等),應該不能很單純的認為消費者只是會貪便宜而己。因為這些買回來的食品都是給自己及最親愛的家人、朋友所享用。我想婆婆媽媽雖然不見得有很高的知識,但絕不會為了省錢而犧牲家人的健康,因為對自己及家人而言,健康的利益絕對大於金錢的利益,所以她們只是將手中有限的資源(金錢),經過詳細的訪價及比較後做最有效的利用。

但換個立場而言,廠商就是追求公司最大的金錢利益,消費者並不是他們的家人朋友,別人是否健康根本與之無關,所以對廠商而言,自己的金錢利益大於別人的健康利益。當然不是因為這樣就認為所有的廠商都會販賣不好的食品給消費者,因為有些優良的廠商還是會有歷史傳承及商譽的堅持。

由於雙方所追求的利益不同,這時政府所應扮演的角色不就非常明顯了嗎?
政府在鼓勵廠商追求最大金錢利益的同時,不也該同時維護國民的健康利益嗎?
如果只能要廠商要自律的話。那時繳稅時是否也可以在國稅局門口放個箱子,要求人民自律繳納就好?

食安的問題造成人民、廠商、政府三輸,可是這個責任絕對不是因為消費者要買到便宜的東西就應由消費者承擔。如果政府不能以國家的力量來遏止不法並保護國民的話。這樣的政府不知為何還要存在…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