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TEE(經食道心臟超音波)一般來講是比常見的2D echo要少做,因為太侵入性了,這和做胃鏡一樣痛苦。除非是懷疑aortic dissection或是感染性心內膜炎才會做,不然單純的心律不整是不會做的。至於理學檢查做心臟的檢查,事實上是很多的,除了聽診器外,用摸的就可以做很多,包括請病人前傾摸心臟有無thrill等。敝院的總院有位神人級的醫師甚至可以摸脈搏就知道病人的EF值。不過在臨床上年輕醫師很少做這麼仔細,因為病人量太多(一晚常常進出5~10床,根本沒時間可以好好做理學檢查和寫紀錄),加上理學檢查報告常常不如直接排檢查來的準(除了資深的醫師外)。真的出了醫療糾紛,理學檢查還不如排超音波來的少糾紛。而且單純做理學檢查就開藥,病人還會說我花了幾百元看醫師,醫師“什麼都沒做”就說可以離開,到時候真的出問題,還真的很難解釋。標準的理學檢查,的確是要把上衣脫掉來聽心臟音。不過在現實環境中很難做到(病人會害羞、不一定有女性醫護人員在旁、病人太多看不完)。所以才會讓大家誤解理學檢查是可以隔衣服聽的。
Rh wrote:做TEE(經食道心臟...(恕刪) 應該說台灣的醫療環境, 不得不做出一些修正性的醫療行為.例如在國外, 一個初診病人至少要看 30 分鐘.在台灣, 我看病人早就翻桌, 老闆也會認為這個醫師業績太差.雖然這個醫師才是真正認真的醫師.然後, 台灣的人也以為錯誤的醫療行為, 才是正確的醫療行為.
id2437 wrote:你要怎麼說隨便.反正...(恕刪) 這位大哥,你的確有權力提出你的看法但有勇氣提出,就要有勇氣承認錯誤不然有人不幸聽了你的大論,釀成悲劇怎辦??你是不用負責啦,但良心過意的去嗎?
heavenkings wrote:這位大哥,你的確有權...(恕刪) 有任何網友因為我的言論受害嗎?而且你不覺得很多人覺得我在健康板的言論很聳動,不過最後我的言論大部分是對的嗎?沒錯, 是有錯誤的時候,不過那是被其他醫師糾正的時候,而不是嘴砲幫砲的時候.有沒有專業, 專業人士都看得出來.
id2437 wrote:有任何網友因為我的言...(恕刪) 打個比方好了,你剛剛的"隔空診斷",說人不可能會有心肌梗塞的問題憑的是什麼?你是專業醫師嗎?並不是害到人才算數的..你其他言論我不予置評,畢竟不會對他人造成影響id2437 wrote:因為你這種年紀不可能心肌梗塞...(恕刪) 就是這句話,別補什麼意不意外的問題,基本上你這句話就是在全盤否定了
heavenkings wrote:打個比方好了,你剛剛...(恕刪) 以樓主的情形, 第一個想到的疾病絕對不是心肌梗塞.如果樓主四十年後問, 我會有不同的答案.而且我只是在解釋, 為何樓主的心臟超音波預期會正常.心肌梗塞有個危險因子的計算公式,如果你看過那個公式, 把樓主的資料輸入進去,你就會知道, 樓主現在得心肌梗塞的機率非常低.
id2437 wrote:以樓主的情形, 第一...(恕刪) 所以不能說不可能,這也是我覺得你的答案會令人產生遺憾的地方我不是什麼專業,但我知道"不在其位,不謀其職"你可以發表你的高見,但還是別隨便對一件事情妄下定論,畢竟這有關他人健康你一定有你的專業,不然積分怎會這麼多,但我相信你的專業一定不在這
heavenkings wrote:所以不能說不可能,這...(恕刪) 醫學本來就沒有百分之百這件事情.有原則就會有例外.但是太過於拘泥極少數的例外,反而見樹不見林.一般優秀的醫師, 還是有辦法抓出心肌梗塞,樓主的情況, 最常見的是心理壓力, 第二常見的是心律不整.所以這些做心臟超音波,說難聽一點祇是怕萬一有醫療糾紛不會被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