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味鄉走高價路線 油界模範誠信瓦解
嗯..用成本精算法,看看多會算,它賣的是不能買的低價位嗎?
商人想匡你,賣什價位都可以,管你高中低,,是多能算阿
像那個大統橄覽油1L差不多在200上下..
用成本精算法,算出大統橄覽油是假的了嗎?
拿這價位去比看看,有多少食品大廠是賣這價錢
堪稱食品模範生大廠也差不多就是賣這價錢啦,人家還是"原裝進口"
某知名百貨公司自已"原裝進口",也是這價錢啦
再看日常生活最常見的沙拉油
大統沙拉油 (600ml/瓶)52元......
台糖大豆沙拉油 (600毫升)45元...
(以上是某大賣場所賣的價格)
用成本精算法,算出前者是假油了嗎?
後者現在已証明是沒問題的,價錢還更低...哈
這方法有這利害,衛生局也不用費心力每年抽查上千件東西,還用什層析儀器
SGS也不用混了,直接用成本推算就好了
如果今天他的油是低於市面半價以上
那去買而不懷疑的消費者的確腦袋不夠清楚
問題是今天他的價錢有低到值得讓人懷疑的程度嗎?
有一個名詞叫資訊不平等
今天消費者跟廠商相比
絕對是廠商對於原物料 物流費 加工費 成本 ETC....的資訊最了解
你前面舉的例子
5公斤的花生榨2.5公升的油
所以2.5公升的油一定比5公斤的花生貴
這點是沒錯
問題是5公斤的花生應該多少錢?
一次進貨一千公斤裡面五公斤的成本跟我在外面買5公斤的成本是一樣的嗎?
榨油的花生是我們平常吃的花生嗎? 還是比較便宜的品種?
這些資訊是我們比較清楚還是廠商比較清楚
當然是廠商
我們得到的資訊只有廠商提供給消費者寫在產品上的成分跟價錢
而確保廠商提供的資訊是正確的是政府的責任
民眾沒有這個能力 時間 金錢去監督廠商提供的資料是正確的
所以我們才要政府啊 我們把權力交給他們 就是希望他們來把關
出問題當然是找政府跟廠商
這有甚麼疑問嗎??
我真的很佩服使用偽造油品的責任
居然會有人說 : 誰叫你買便宜的?? 頭腦不清楚
還好意思說你是火星人想法 大家很難理解
甚麼很難理解 錯誤的邏輯有理解的需要嗎??
最後的論點更是莫名其妙
"無良廠商背後的推手是消費者,如果大家都愛吃天然食物,自然不會有人去亂放添加物,如果大家都願意用合理的價錢去買食物,自然不會有人做假"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其實民眾喜歡吃不天然的食物 所以廠商才會加添加物??
你搞清楚一點好不好 街上問一百個人說你喜歡天然的還是添加物
絕對一百個人跟你說天然比較好 有真D奶會有人想摸假D奶嗎??
消費者會去吃添加物很大程度都是因為不知道那是加了添加物的
這就是我說的資訊不對稱
因為廠商沒註明 所以消費者不知道
最近的胖達人事件
他主打也是天然香料啊 消費者也是衝著天然去買的啊
怎麼最後加了人工香料
按照你的邏輯不就是廠商會亂放人工香料是因為消費者不喜歡天然香料??
這種話講出來有人信我還真覺得台灣沒救了
告訴你 胖達人會加人工香料不是因為消費者喜歡
是因為貪婪!!!
c1019515 wrote:
大家意見都很好,如果...(恕刪)
Kao0911 wrote:
前面才有人在問該如何...(恕刪)
不好意思
買油這種300多元的東西我有做功課但是沒做很多
如果連買個油,廠商寫100%葡萄籽跟政府認證價格又合理
那還會買到假貨
那一定是我人品不好廠商政府都沒事情
來說我做個功課
基本上我常去的商店就好是多或是大賣場
在好事多理面賣的進口..2L的葡萄籽油是370多
我不認為我在愛買看到的東西360利用成本精算法
會讓我覺得我買到超低價的東西..
另外大統的橄欖油一L好像要160~170有點忘了
我去好事多看到的5公升裝純橄欖油..錢我忘記多少了
好像700...而且他還是整個進口的
按照貪小便宜理論或是成本精算理論..那是我人品不好
還是我貪小便宜還是好事多進口的油也是混的黑心的
但是政府沒檢查出來??
我為啥活在台灣用"合理(跟好事多還有其他東西比價)"的價格買東西
還要做工課(我麵包也有做功課還是被坑了)
然後當我花錢買到黑心的後...變成廠商沒事..政府沒事..是我貪小便宜
請問我這兩個case 哪一個是我貪小便宜..買了很低賤的油或是產品..然後被黑心的
Shadyside wrote:
不好意思
買油這種300多元的東西我有做功課但是沒做很多
如果連買個油,廠商寫100%葡萄籽跟政府認證價格又合理
那還會買到假貨
那一定是我人品不好廠商政府都沒事情
來說我做個功課
基本上我常去的商店就好是多或是大賣場
在好事多理面賣的進口..2L的葡萄籽油是370多
我不認為我在愛買看到的東西360利用成本精算法
會讓我覺得我買到超低價的東西..
另外大統的橄欖油一L好像要160~170有點忘了
我去好事多看到的5公升裝純橄欖油..錢我忘記多少了
好像700...而且他還是整個進口的
按照貪小便宜理論或是成本精算理論..那是我人品不好
還是我貪小便宜還是好事多進口的油也是混的黑心的
但是政府沒檢查出來??
我為啥活在台灣用"合理(跟好事多還有其他東西比價)"的價格買東西
還要做工課(我麵包也有做功課還是被坑了)
然後當我花錢買到黑心的後...變成廠商沒事..政府沒事..是我貪小便宜
請問我這兩個case 哪一個是我貪小便宜..買了很低賤的油或是產品..然後被黑心的
前面說明已經很清楚了,比價網站也有貼給你
你自己在說些什麼你自己心裡明白
口口聲聲說自己買的大統絕非便宜貨,在好事多進口的同樣產品也是和大統同樣價錢
請拿出證據,說出品牌,讓大家鑑定,也讓大家參考
此外,橄欖油有分不同等級,不同價格知道嗎?
你前面才說"我老婆說胖達人賣得貴.名人加持.號稱天然所以買那好"
請問這是你做的功課?
另外,請不要強調說自己是貪小便宜,我發文中從沒有那樣子說你
別講的好像我一直在污衊你一樣!

Kao0911 wrote:
前面說明已經很清楚了...(恕刪)
其本上您貼的這些資料也是什麼達人告知的「最簡單的分辨法」就是看條碼。
試問…除了價格區分和外包裝出示等級區分、油品顏色和看條碼之外,你要如何保障他的安全?
就算是原裝進口,台灣買來再分裝的,若廠商為了賺更多,亂加什麼東西!
再調油品的顏色、香料,又不在成份表列明。
賣得一樣貴,你又怎知道你是吃高品質、比低價品更安全的油。
是靠政府把關?
還是去油品公司的官網查成份比例或去GOOGLE成本?
買一瓶送SGS自費檢驗?
另外…就算是原裝進口貨,若外國廠商出了什麼事情。
油也是亂摻,成份也不標明,然後進口到台灣各大賣場
等級挺高、賣價差還是10倍!
你怎知道吃的是高級安全進口油品?
是靠政府把關?
還是去油品公司的官網查成份比例或去GOOGLE成本?
買一瓶送SGS自費檢驗?
廠商誠實做事,品牌就做得好,是讓消費者對它有信心!
若政府也能嚴格把關的話,消費者都除了有信心,更能安心!
至於要怪消費者自已不查資料什麼的,像大統那傢伙把摻油的成份比例都寫在簿子上。
消費者除了到廠觀看之外,可以從那邊知道成本、成份等資訊?
更不用說…外食時,消費者要如何知道餐廳、小吃用的油品是否有問題。
因為…連餐廳、小吃都不見得知道自已的油有沒有問題。
開版大認為出事情時,不能全怪別人,要反求諸已!
這次是廠商為賺更多錢,在高價位、低價位的油品都摻成份標示不符的東西。
在廠商和消費者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政府對檢驗和法令又不夠嚴謹。
消費者要怎麼反省自已怎麼買錯油、吃到不健康的油品?
Mr. Eason wrote:
其本上您貼的這些資料也是什麼達人告知的「最簡單的分辨法」就是看條碼。
試問…除了價格區分和外包裝出示等級區分、油品顏色和看條碼之外,你要如何保障他的安全?
算是原裝進口,台灣買來再分裝的,若廠商為了賺更多,亂加什麼東西!
再調個油品的顏色、香料,又不在成份表列明。
就算照賣貴,你又怎知道你是吃高品質、比低價品更安全的油。
是靠政府把關?
還是去油品公司的官網查成份比例或去GOOGLE成本?
買一瓶送SGS自費檢驗?
所以你前面第一個問號就是想要我回答"還是得依賴政府把關"嗎?
就連SGS也只敢對送樣的樣本負責
要政府檢驗單位對所有的商品負責會不會覺得太超過?
政府檢驗單位也只是抽樣而已,我自己是念化工在傳產上市公司做品保的
要完全靠政府檢驗單位我只能說 "甘い!"
做過生意或接觸過類似職務就知道沒那麼簡單,商人又不是阿呆
混劣質品當正常品賣幾乎是為了COSTDOWN
COSTDOWN->售價DOWN->消費者容易買單,怎麼可能還會賣的比較貴??
那胖達人案例呢?胖達人也只是添加香精問題而已,並非是劣質品混正常品
做麵包不加香精,口感味道會差很多,胖達人就是因此被懷疑的,而它的高價其實是包含了它的行銷成本
胖達人的門庭若市反應了它的行銷策略很成功
舉個例,有個有名的藥用抗頭皮屑洗髮精叫仁山利舒,這產品主要是有添加一種叫KCZ的藥物
坊間其實有一個一樣含KCZ與仁山利舒同樣成份的洗髮精,叫凱蕾
但一般人只知道仁山利舒不會知道有凱蕾,因為凱蕾沒打廣告
價格就反應了在上面,仁山利舒比凱蕾要貴上一點,但凱蕾有比較差嗎?
凱蕾是杏輝出的,仁山利舒也是杏輝代工的,你覺得呢?
因此,成本並不是只有原料及製程,品牌,行銷,通路也都會影響售價
並不是說貴就一定有好貨,但確定的是,便宜一定沒好貨
Mr. Eason wrote:
廠商誠實做事,品牌就做得好,是讓消費者對它有信心!
若政府也能嚴格把關的話,消費者都除了有信心,更能安心!
至於要怪消費者自已不查資料什麼的,像大統那傢伙把摻油的成份比例都寫在簿子上。
消費者除了到廠觀看之外,可以從那邊知道成本、成份等資訊?
更不用說…外食時,消費者要如何知道餐廳、小吃用的油品是否有問題。
因為…連餐廳、小吃都不見得知道自已的油有沒有問題。
你說的這些我都不反對
問題是目前有的廠商就是不誠實,政府也把關不力
(事實上我不知道把關有力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請問有人知道嗎?)
消費者懷疑這懷疑那,那是不是都不要買,不要吃了?
一堆人整天罵政府無能,這下好了
政府真的無能,不無能也被罵到真的無能,那消費者不靠自己是要靠誰?
說政府無能卻又賴著這個無能政府替自己把關
這不反而在說自己比政府更無能嗎?
Mr. Eason wrote:
開版大認為出事情時,不能全怪別人,要反求諸已!
這次是廠商為賺更多錢,在高價位、低價位的油品都摻成份標示不符的東西。
在廠商和消費者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政府對檢驗和法令又不夠嚴謹。
消費者要怎麼反省自已怎麼買錯油、吃到不健康的油品?
大統這次的問題,只需要靠你第一段所說的方法就能避開,樓主88樓也說過了
這個已經在上面與Shadyside的對話中解釋過
富味鄉問題比麻煩,它目前出問題的幾乎都是銷給下游食品業者用的,也就是外食會中槍
外食本來就高風險....就不必深入再談了
關於資訊不對等,有個名詞叫商業機密
你自己開店自己的配方你會讓客戶對等分享你的配方嗎?別說笑了
商業資訊本來就不可能對等,但消費者可以透過學習去"盡量"了解
消費者不願學習,只想靠別人直接告訴自己答案
如果你的小孩是這樣的學習態度,你有什麼感想?
Kao0911 wrote:
...(恕刪)
關於資訊不對等,有個名詞叫商業機密
你自己開店自己的配方你會讓客戶對等分享你的配方嗎?別說笑了
商業資訊本來就不可能對等,但消費者可以透過學習去"盡量"了解
消費者不願學習,只想靠別人直接告訴自己答案
如果你的小孩是這樣的學習態度,你有什麼感想?
我是了解「學無止境」、「學海無涯」的道理!
若不是像您一樣是位化學工程師在傳產上市公司做品保,擁有足夠的知識。
面對廠商的「商業機密」,消費者所自習學得基本知識。
恐怕沒辦法在購買產品上,憑價格、外觀、味道、商標、成份上看出有何疑慮。
只能先買回家,先用身體來測試看看。
而且有的化學成份摻的夠好,下火炒時連廚師也瞞的過。
看那些賣了多少年的油品就知道,多少廚師都被矇了。
所以只能靠有公信力的單位,經過嚴格的檢驗來告知社會大眾。
維護人民食的安全本應是政府責任,因為他有人民給予的國家公權力來制約廠商。
結果變成消費者要自行負責嗎?
很遺憾的…沒有公權力的消費者,只能督促政府機關更嚴謹的面對食品安全。
況且隔行如隔山,就算台成清交等優秀人才,電子系和化工系之間的知識差距可大著。
人才再優秀非本科系面對那些「商業機密」也是一知半解。
而且…若不是像您這樣有實務經驗的人,我想就算是化工相關科系的人也不見得能分辨。
不過…我也不否認社會上有些人滿健忘了,發生事情後,還是記不住教訓。
Lisa_Hsu wrote:
這連食品添加物大王安部司都反對,他的主張就是廠商要加隨便,但務必註明在商品上,消費者有知的權利,知道後才能選。
只要詳細列出,廠商所謂"民眾貪小便宜"的說法就破功了
其實他說的這點在台灣塑化劑風暴時就被破功了

Mr. Eason wrote:
我是了解「學無止境」...(恕刪)
我想你誤會了,我是學化工,不是化學,更不是學食品的
我工作做的跟吃的完全沒關係,學校念的東西也跟吃的大相逕庭
前面說我的經歷那只是要說明若廠商刻意要偷工減料,政府並非一定能查得到
我做品保的都敢這麼說了,要什麼品質認證幾乎都嘛可以"做",有沒有必要而已
我和樓主也沒有說過消費者自行負責,政府及廠商沒有責任
樓主的意思是.消費者自己不能完全把責任推給政府及廠商,自己不也把關是不對的
另外,你確定化學合成的東西連廚師也瞞得過??
那你真的是太小看廚師的舌頭了,只是廚師沒你想的那麼偉大都會幫消費者把關
連醫生都會故意開無意義的藥給病人了,何況是學術比醫生少的廚師?
反正吃不死人,客人(病人)滿意就好
這就是為什麼政府說還是得盼廠商的良心的原因
無良廠商抓是永遠抓不完的
被抓了大不了換個名字繼續做,抓的完嗎?連黑心配方都能一代傳一代
黑心食品連歐美日等先進國家都抓不勝抓,難道其它國家政府一樣無能?
消費者最後還是得靠自己,用市場自由競爭機制把那些無良廠商淘汰掉才是最根本解決之道

補充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3610824&p=2
注意13樓關於美國食安的新聞報導
補充PART2
樓下那位仁兄你說的太刻薄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