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gogo wrote:
只是蠻好奇~政府官員說:吃了塑化劑~就多喝點水就會排洩掉!
那吃了黑心油呢! .(恕刪)
吃了黑心油就多喝點塑化劑把油排掉
最後在多喝點水把塑化劑排掉
前提是喝的"水"要是安全的....
c1019515 wrote:
大大不用講得這麼酸,現在網路資訊很容易查,看你自己關不關心而已,不用超高智慧,用邏輯就好,這是我自己的邏輯,供你參考
1.賣超便宜的是佛心嗎?賣很貴的是奸商嗎?所以我買中間價位的
2.太好吃及好看的食物肯定有問題,例如芋頭饅頭,芋頭煮過只會呈現很淡的紫色,怎麼可能像薰衣草一樣呢?不要說沒看過煮過的芋頭,吃火鍋一定有,那是放色素及香精的結果。
3.大賣場只買用品及生鮮蔬果,其他不買,以大賣場要求的毛利率,食品廠商做不出來的,大廠也一樣,什麼叫大廠,有錢打廣告的就是,廣告費哪裡來,當然從消費者身上。
4.一片雞排45元,扣掉店租、瓦斯、人工、利潤,雞肉成本只有10多元,一隻雞只有兩片雞排,你覺得這樣真的是物美價廉的食物嗎?如果你覺得還太貴,那我就沒有辦法了。
不想說了 wrote:
原來這多人早就知道低價大統油有問題...
都已經賣十幾年了耶,怎不早點告訴大家
而不是事後在那邊講的頭頭事道
squall999 wrote:
想必閣下應該是智慧超群
從沒買過黑心商品或是有問題的食品
那一天到底花多少時間在過濾這些資訊?
你要不要做做好事,告訴大家哪些食品是可以買的
wihan wrote:
一個紅酒評鑑app和一個比價app,不就都要使用手機??
再者, 跟本樓討論食品安全, 及去分辨正確與錯誤的資訊有什麼幫助??
Kao0911 wrote:
因為沒有人問想問什麼...(恕刪)
mercator wrote:
同意版主的觀點.有怎...(恕刪)
有人問合理的價位在哪裡?這就是關鍵的問題了.
個人看法是,除非雙方建立起互信,否則因為資訊不對等,消費者永遠是輸家.
不是有這樣的笑話,農家種菜,自己吃的圍出一小塊,不灑農藥.其他的大量用農藥,讓菜長的漂亮.這樣消費者才會買.我們回家得了癌症,只能問'why me?'
我去菜市場買菜通常找固定店家買,買久了他們比較願意講真話.有時嫌貴,他們會解釋為甚麼貴.該給店家賺的不應該省.
對於路邊客,台灣人是沒有很多的同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