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fish0226 wrote:
2024-07-10 7:58
也許報告今天就會出來,我就想看看,到底是年輕自大的醫生厲害,還是AI厲害。
babyfish0226 wrote:
2024-07-11 15:30 #103
今早拿到報告後就直奔長庚,最後十幾分鐘才趕上先預約的指定醫師,並暫時排定下週三住房及週五開刀,謝謝大家的建議,多虧了各位的提醒,也才能先確認希望的醫生並進行預約。
專業的東西還是交給專業的
今天病理報告你已經看到了,
結果到底是年輕自大的醫生厲害呢 ?
還是AI厲害呢 ?
讀後感是很多醫師因為經驗豐富,
所以憑藉著執業的直覺來告訴你已經罹癌的訊息,
這也無可厚非。
如果不想接受可以再去一間做檢查,坊間有那種價昂的診所無痛大腸鏡健檢。
若得到相類似的結論,就得去接受這現實。
其實,現代醫學技術越來越發達,也有免疫細胞療法。
https://www.tmuh.org.tw/center/CELL/764
這些新式的療程的發明都大大地提升治療的效果,讓存活年數大大地提高。
假以時日,我相信癌症會像流行性感冒一樣很容易被治癒。
我個人是覺得生活習性的改變也很重要,如多吃素食,不碰油炸類,多運動,遠離工作帶來的壓力,假日多去遊山玩水,配合治療,請放寬心。
以危險因子來說,並不算高,但現在仔細回想過去一兩年有沒有什麼可能的徵兆,還是有的,比如說,有兩三次腹絞痛的時候,都看過腸胃科,也都判斷為腸胃發炎,吃兩天藥也就恢復正常,今天3月有一次腹絞痛掛急診到敏盛醫院(算大醫院了)檢查,也有照過腹部超音波與X光,醫生最後也都是開發炎及止痛藥,也是吃一兩天後恢復正常。
另外在摸到腹部有軟軟的東西的時候,也問過醫生,醫生都回說可能是宿便,甚至是同診所的院長,直接反應這腹部的狀況時,院長也沒提到其他的可能,也是以腸胃炎處理,算起來,這問題前前後後看過多次3個腸胃及直腸科醫生及1位耳鼻喉科醫生、1位婦產科醫生及1位大醫院急診室醫生,全都判斷為宿便及腸胃炎。
這次會發現還是老婆公司提供的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貧血狀況,在耳鼻喉科醫生的建議下,可以做大便潛血檢查,當然結果是陽性,醫生這時就建議可以做大腸鏡進一步確認,最後狀況就是接回前面所描述的。
我比較自責的是,其實我早有提過要不要一起做大腸鏡檢查,但她認為還沒50歲,到時再來做就好,我對大腸癌的警覺性也不夠,很多的跡象並沒有往罹癌的方向想,我老婆其實都是很信任醫生的,想說都看過那麼多醫生了,也沒一個提到可能會是腫瘤或癌症,那應該機率就不高。
發生後會不斷找資料或是問AI,就是對這東西不夠了解,也希望試著透過工作上習慣的邏輯來找出可能的相異或相似點,來避免任何可能的意外,至於很多人說不要去質疑醫生,對於關乎自己或家人生命的事情,只要不影響正確的就醫流程或態度之外,我不認為為何不可以質疑,好的醫生很多,但輕忽或怠慢的醫生也不少啊,誰知道會遇上哪一個呢?
目前長庚醫院根據切片報告判斷為2~3期,斷層掃描及其他檢查都還沒做,僅希望這篇文章能讓自己及更多人能喚醒對這無聲的殺手更多一點的重視。
這位醫師是不是其實很好呢
他很順利地執行大腸鏡檢查
也憑著他的經驗判斷出大腸癌
最後他也很明確地告訴你診斷
並建議後續要去大醫院接受治療
如果這還這不是好醫生
什麼才是好醫生呢?
在診所能執行大腸鏡的醫師
外表看起來再怎麼年輕
大概都有相當的經驗了
醫學系7年+一般科醫師1年+內科醫師3年+腸胃科醫師2年
最快最快他也在醫學領域待了13年才有資格幫別人執行大腸鏡
我不是樓主
但就我以看文章的讀者角度
我會覺得這篇文章還是給我一點
一開始有點責怪或者說不認同這位醫師的想法
(這是我自己讀完文章的主觀感覺很,如果我誤會,還請多見諒)
就如同樓主在每個留言底下的回應
提到自己對於醫師的不完全信任是累積的
雖然不知道你過去遇到什麼樣的醫師
但跟這位醫師沒什麼關係吧?
我是覺得網路上大家的打氣鼓勵
都很不錯 相信可以帶給您與太太一些力量
但這位最初幫您們正確且快速診斷出疾病的醫師
或許也是值得您的認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