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wood wrote:不要在那邊怨天尤人,...(恕刪) 若以為只要父母注意,小孩就一定可以不受腸病毒侵襲會不會有點太天真了?即使你一天洗手洗十次,衣服穿過就換只要小朋友在公共場合,就會有風險你洗手,別的父母或小朋友不一定洗手呀?防治腸病毒是不應該怪別人但是也要正確認識吧
loveuu wrote:香港好像也是在回歸後 才有很多病毒 看到重症統計是2008年第一週到去年2007年第50週附近開始發生。懷疑是從中國傳入的可能性很高。這個有待流行病學的調查行動開始。特別是病毒株的培養確認來源
兔子5410 wrote:林芳郁怎麼還能說出"疫情本週確已趨緩"。 看到一個部落格http://blog.allschool.com.tw/kg10315/Index.asp?BlogID=writing&wID=4&wSID=25林芳郁接任台大院長,提出「多衛教、少開藥」的願景,還要持續推動斷絕紅包文化。他的夢想是早點退休,不要占著位子不放,否則年輕人哪有出頭機會?他計畫到台東、蘭嶼那些醫療資源較為缺乏的地方行醫,像他的父親一樣,做一名小鎮醫師(註三)。我想他也快達成他的願望了...
kenwood wrote:別再回了很多事情與道理無法一時說的清楚,因為他已經有牛角效應了。恕刪) 我覺得你才有牛角效應勒, 一昧的幫壞官僚說嘴政府官員亂說話+無作為是顯而易見的事實怎麼那麼多人換了政府就換了態度?
個人今天也與同事討論腸病毒的問題,同時也說到現在的衛生署長說的祈禱說,個人覺得身為衛生署長說出這種話的確不應該,但是看看01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第九例小朋友家長寫的心路歷程後,突然發覺祈禱說其來有自,很多小朋友初期的病徵不明確,就算馬上就醫,運氣不好的碰到沒有經驗的醫師,也無法馬上判定是否就是腸病毒,導致很多家長經常要在家裡跟醫院兩邊跑,延誤就診時機,我個人覺得,祈禱說應該是指這一部份,期望第一時間就診碰到的醫師能夠明確的判斷出是否為腸病毒病例。還有蠻多人在怪政府的作為,相信大家也都有看新聞,政府也採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隔離、停課等,今天碰到的腸病毒不是一般感冒,一般的治療方法是無效的,最重要的還是自身做起,每天勤洗手、消毒,小朋友盡量少帶去戶外人多地方,定時量體溫(肛溫),不過很多家長都還是沒有警覺,一樣讓小朋友到處跑,身邊就已經碰到好幾起案例,陌生小孩或鄰居有疑似症狀,但是父母裝作不知道,繼續跟其他小朋友玩,想問這樣子一點警覺心都沒有,防疫工作如何做好?相信大家都看過一部電影"危機總動員",很多人可能真的希望政府這樣子動作,但是想想看,若要採取全國封鎖、消毒、隔離,恐慌的情況一定比現在嚴重,更可能發生暴亂,與其一直抱怨為何政府沒作為,自身先做起最快,下午也跟同事集體採購了二氧化氯進行消毒,就是要從自身做起。希望不要再有病例發生,也希望家長們仔細的觀察自己小朋友的狀況,若有疑似症狀,請馬上就醫,送到醫學中心,不要送小診所,以免延誤病情,希望大家平安。
一個只要民眾"祈禱"的官員....無言, 說些官話也好, 安慰一下大家也好....若是以前的政府, 這一句話就要下台了...台灣長久以來的利益失衡, 太多既得利益者,要他們放棄是不可能的....連最起碼的公平都做不到.....我的小朋友也得過腸病毒, 一得到, 我就會請假一天或二天,直到小朋友好轉為止,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我也得過腸病毒, 去看醫生時, 醫生還嘖嘖稱奇.....一年只有不到2個病歷竟叫我遇上了, 那時一家4口,只有我老婆沒中....老婆的抵抗力真是驚人....得到腸病毒很痛苦, 無法吃東西, 喝水都會痛, 那時天天吃布丁豆花....有一次去看醫生, 噴了麻醉劑, 才去吃一頓比較正常的....快兩個禮拜才好..... 還請了兩天假自我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