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看到各大醫院的院長照片
基本上,要幹到院長,都是很權威的專科醫生,且年紀至少都在50歲以上。
你可以發現,這些"上了年紀"的院長,不是很瘦(看起來有點弱不禁風的那種瘦,不是海軍陸戰隊蛙人的那種瘦),就是很胖。
誰可以告訴我為甚麼?
理論上,全台灣最有有醫學知識的人,應該就是這群人了吧?
最知道如何養生,也該是這群人吧?
不論是知識/執行力/自律能力 ....最優秀的,也是這群人吧? (每個都醫學博士 還能不優秀嗎?)
如果一個人的外表,就是他過去5年來的飲食習慣/生活作息/運動習慣,集大成之後所呈現出來的。
那這些 令人尊敬的院長 ,應該每個都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個10歲吧.
但是看起來為何不是這模回事?
我知道,你想要反駁我,但在反駁我之前,先google 一下台灣100位院長的照片好嗎?
keating26 wrote:
聽過DR JASON(恕刪)
你看過的我也看過N次了
我的看法是
生酮和斷食當然不同
但如果沒有類似生酮體質那種:燃燒脂肪當能量的體質
使用葡萄糖當能量的人要斷食談何容易
另外,有些執行生酮的人會以機器或試紙特別去測身上是否有酮體反應
其他的飲食法並不會特別去測(例如低醣或原始人飲食)
如果他們不小心攝取不足的碳水而身體生酮也有可能不自知
斷食簡單,但對使用葡萄糖當能量的人不容易
生酮簡單,只要餐點吃肉蛋菜(原型肉、深綠色蔬菜)就能輕易達成
近期生酮的方向跟2年前已經有些修正
酮好社團裡面有一篇文章"蛋白質寧多勿少"就看的出來方向
而防彈咖啡會出現在生酮飲食中,其實也是幫助剛接觸生酮的人能容易耐住飢餓
剛嘗試脫離糖癮的人容易飢餓,身體也還沒開始恢復基因中的記憶燃燒脂肪
能量接續不上時,防彈咖啡是很好的小幫手(當然不是超商那種成分一堆的防彈咖啡)
不過一旦身體恢復知道如何使用燃燒脂肪當能量後,就可以停止防彈了
我找幾支網路影片來看
看到營養學的專家說 生酮飲食是燃燒酮體為燃料 叭拉叭拉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照著飲食金字塔 我們要三餐定時定量
我很好奇納悶…為什麼我們不能燃燒酮體?
分解脂肪就是會有酮體 有酮體有什麼不好的?
三餐定時定量的結果就是肥胖 就是有疾病
我們為什麼不能一天兩餐 一天一餐 甚至兩天一餐??
營養師根本就是妖言惑眾…
每一餐都給他先喝水再來油肉 豆腐 青菜…最後來根地瓜 請問血糖會飆到哪裡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