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lin8888888 wrote:
我有相同的狀況已經快一年了,擦藥也沒用,每次性行為過後都會刺痛
請把龜頭翻出來,洗乾淨後用紙巾把龜頭部分的水分吸乾,然後用小手電筒照亮龜頭,仔細檢查龜頭冠狀溝的部位,要很仔細的檢查,檢查時可以用手指把冠狀溝有皺折的皮膜拉撐拉平,要檢查什麼?要看有沒有細微的撕裂傷口。
這個細微的撕裂傷口就是發炎疼痛的原因,通常都是自慰時上下套弄的動作太大,或是用自慰杯時潤滑不夠所造成的撕裂傷。這個細微的撕裂傷口本來會自己癒合的,但,常因傷口尚未完全癒合時,又遭自慰動作或是性行為的拉扯而再度裂開,所以才會一直反覆都不會好。
如果真的有發現傷口,那該怎麼做就很清楚了,就是要避免勃起一陣子,讓傷口好好地癒合,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有人為此去割包皮,可能就是因為割包皮後得讓龜頭休息了好一陣子,撕裂傷口剛好有充足的時間修復癒合,就好了)
同病相連,想要根治,我也分享一下我的狀況
我是約六年前,再新竹台鐵上廁所,小號時碰到小便斗(上面都會寫什麼請靠近一點,我就很聽話靠近,以後我寧願尿地上!!X)
沒多久就覺的龜頭熱熱癢癢
就開始痛苦的開始.跟樓主一樣
自已找了很多方法
後來我是用安麗乾洗手,早上出門,晚上洗澡完後都會用安麗乾洗手清潔龜頭(我本來就是安麗的愛用者)
第一次會超級痛(我猜是有傷口)但就大幅大幅改善狀況(不會有白削,紅區塊)第二次使用就不會痛了
但沒有根治,只要沒有使用,就會繼續白削,紅區塊(而且一定要用安麗乾洗手,不能其他牌子,我猜可能有加蘆薈成份)
後來我就去北醫看泌尿科,但醫生覺的我都沒問題,聽我使用乾洗手,都嗤之以鼻說我清潔過度導致,巴拉巴拉,
然後給我藥膏,但使用藥膏一樣會有同樣的問題
所以我只能用持續用這沒有治本的方法(乾洗手)
但近這一年,情況,開始使用安麗乾洗手早晚各一次,已經無法控制
雖然沒有不會有白削,紅區塊,但癢的情況會偶發生,變的我可能一天要清潔6到7次
後來找到這樓,
有人分享永信藥品出的"卡耐"的藥膏(這藥膏也真不好找)
我照做2星期->沒根治,一樣很不舒服
有人分享使用TS6 男士草本抗菌沐浴露
大幅改善,但也還是要搭配乾洗手來清(使用乾洗手改成約三次)
但已經很感動了
但我還是想找到根治的方法(不需再使用TS6+乾洗手)
然後繼續找文章時發現
有看到分享病例(關鍵字:百康 念珠菌)
發現這是一個罕見的嚴重龜頭念珠菌感染,雖然其感染途徑不詳,但是很肯定的,在這半年中,因為到處求診,被誤診斷為一般的細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療,更促使念珠菌的大量繁殖,這也是半年來一直未見改善的主因。
抗念珠菌藥物使用數天後,給予病人包皮環切手術及陰莖背側放鬆整型手術。術後配合念珠菌藥物繼續使用三週,終於解決病人半年來之痛苦,龜頭濕紅的狀況,已完全解決,恢復健康的性行為。
終於有醫生感覺能根治問題,所以就鼓起勇氣去看診預約看看
所以我做了雷射割包皮,看看能不能根治這問題,但需時間觀察,畢竟才剛割完第一天,有後續再跟同病相連的苦友們回報了..........
2018/08/20
割完後,還是會有癢的情況產生,問診所都說是因為淋巴與傷口還再長的關係
但是我已經沒有用乾洗手清潔,只有用TS6 男士草本抗菌沐浴露,癢的程度比之前大大大幅改善,但偶額還是想捏抓一下
2018/08/22
看下面的文(108樓),有網友推薦吃 女性念珠菌相關的益生菌,我就買TS6 美莓優菌C,吃了二顆,感覺癢的程度好像都解決了,但可能也才第一天,繼續觀察中。
2018/08/27
還是會癢.
2019/07/17
最後身體太差,反正得了另一種更嚴重的皮膚病
治療過程中
忽然我的龜頭炎也順便治好了
先講 中醫理論,我的血壓2018年那時有看中醫就一直低於100 但那時2018覺的不相信所以就沒看中醫,直到201901才回去看
後來 中醫說血壓是免役力的評判依據
Fine,所以簡單來說就是提升血壓就對了
持續了半年 看中醫(但我覺的真正有用的是生活上的改善,但生活改善也是因為中醫的要求)
這些目的大部份都是中醫的去濕
1. 每天12點前睡,最好11點睡
2. 提升免役力,每天吃二包到三包益身菌
3. 一週跑慢跑三次(時間看體力)目的是要出汗去身體濕氣
4. 每天吃薏仁粉
5. 中醫叫我低於身體溫度的都不能吃,所以都帶溫水喝,吃東西不能吃冷的(subway也不能,我也不懂,我之前吃了一個月的subway就被中醫生說我濕氣變很重)
6. 炸辣都不吃
7. 每晚溫水泡腳
8. 貼磁石穴道(請參考下面網址)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676026
然後我血壓就穩定100以上,然後就GG正常了(我也沒用TS6 男士草本抗菌沐浴露)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念珠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及正常人的口腔、消化道、上呼吸道、陰道和皮膚上。正常情況下,念珠菌與人體處於共生狀態,並不致病,僅在一定條件下方可致病,故稱之為條件致病菌。病原菌侵入機體後能否致病取決於致病菌的數量、毒力、入侵途徑與機體對病原菌的抵抗力。當患者有糖尿病、腫瘤、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均易發生感染。也可由於長期放置導管、插管、器官移植、放療、化療而致病。本病多數屬於內源性感染,少數為外源性感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