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內痔瘡手術及肛門廔管連續手術好痛心得,盼可幫助網友

各位大大,小弟今天也從台南跑去台中給蔡醫師看診了,中午搭乘高鐵過去的,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出發的,我是看下午診的,二點十分先到門口排隊,很幸運的前面只有一位小姐在排,二點半一到就立馬進去放健保卡,因為是第二位,所以很快就換我看診,蔡醫師如同上面所有大大所說的,非常溫柔,要做任何動作前都會先口語跟我告知,因為我在這個月11號才剛做完膿瘍,所以蔡醫師他看完我的小屁屁後說目前還未瘻管完全形成,所以必須在等過完年後在看看,目前是有些發炎的,有可能瘻管不會形成,所以他開一個禮拜的藥給我吃,還有一條藥膏擦早晚的,他說我這個可以在台南給醫師看就可以了不用還特意跑來台中給他看,我說網友都一致推薦您啊,蔡醫師笑的很靦腆說不用啦,真是可愛,目前小弟我就乖乖回家吃藥擦藥,沖屁屁,希望可以讓瘻管自動消失無蹤,免了挨刀之苦,觀世音菩薩保佑我,拜託,拜託
請問長庚手術是微創手術嗎? 還是一般傳統開刀? 謝謝
請問有推薦那位醫生嗎?
功夫熊貓 wrote:
請問有給蔡醫生處理(...(恕刪)

請問是慢性肛裂嗎?後來肛裂手術如何?
我給蔡醫師看了三次他說我是慢性,卻沒叫我開刀,是要自己要求嗎?我最近也為肛裂所苦,懇求您能回答我,謝謝!
當被醫師告知我有廔管時, 真的是晴天霹靂, 正當在苦惱要怎麼處理時, 上網搜尋看到版大發的此篇才認識了蔡醫師, 蔡醫師治療的過程非常有耐心且溫柔, 初診完後就馬上決定給蔡醫師開刀處理了, 遇到好的醫生真的是會讓人感動得痛哭流涕, 真心推薦深受廔管之苦的病友, 可以找蔡醫師協助處理! 再次謝謝版大分享此文能讓我認識蔡醫師!!!
現在很多寫手+1
分不清是真的好還是寫出來業配的
這種需要動刀的
都很害怕一去不回啊

自己就是靠中藥控制+大醫院回診穩定下來
建議有痔瘡狀況
第一步
就先去大醫院檢查吧
我也來發表一下自己治療痔瘡的心路歷程。
初次就診:大便帶血
107/04/27第一次署新就診:內診+拿藥擦。有好一點,但是沒多久就復發。
108/01/22第二次署新就診:內診+拿藥擦。有好一點,但是沒多久就復發。
108/04/18第三次署新就診:內診+拿藥擦。問醫師可不可以做橡皮筋結紮手術,醫師說不行,要根治就只有用開刀的。
開始上網做功課,看到有的人說要開刀,但是術後照顧很重要。也有人說橡皮筋結紮手術即可。後來餵狗查到致康蔡醫師不錯,就找時間跑台中一趟。本篇樓主的心得也是我找蔡醫師的原因之一。

108/05/23第一次致康診所:內診+橡皮筋結紮手術。蔡醫師內診後說要開刀的話他可以幫忙轉診,不過他說橡皮筋結紮手術就可以了,而且可以馬上做。並且提醒健保給付一次療程可以做三次結紮手術,每次需隔2-3週,新的療程如果要健保給付要半年後才可以做。我當然說好,而且我問蔡醫師說:可是之前的醫師說要開刀,不可以用結紮的方式處理。蔡醫師說我的情況其實結紮就可以了,不用開刀,他也不解為什麼署新的醫師不願意用結紮的方式處理。因此我做了第一次的內痔瘡結紮手術。(術後流血情況大幅改善)覺得署新的醫師根本!@#$%^。

108/7/10第二次致康診所:內診+橡皮筋結紮手術。這次處理次一級的內痔,蔡醫師也說上次的結紮手術情況良好。

108/7/31第三次致康診所:內診+橡皮筋結紮手術。跟蔡醫師說不用拿藥了,之前的還沒用完。
以上三次就診全部掛號+部分負擔。

從去年至今,大號時已經沒有大出血的情況發生,有一兩次生活作息和飲食沒有節制時,有一點小出血。這幾天要去回診觀察,好好的把痔瘡的毛病根除。

以上心得就診資訊供參,只是要告訴大家:症狀不同,處理方式不同,不用一直拘泥於大醫院或是小診所。當初看到署新醫師那一臉不屑的態度,心底著實不爽,只想賺開刀錢的態度,還好沒信他的鬼話。不過如果蔡醫師也認為非開刀不可的話,我就會再找能動刀的醫師(蔡醫師的診所無法動內痔的刀)。
由於受惠版上先進所分享之經驗良多,因此小弟在此也分享一下自己今年(2021)年中進行廔管手術之經驗分享。希望能提供給有此問題之網友參考。

小弟的比較明顯的症狀約出現在2020年年中時,在這之前其實就有幾次在排便後有出現肛門口不適的情況(搔癢,擦屁股時極少量出血狀況)。我以為是上班久坐發生痔瘡,因為不嚴重,而且看不出有啥明顯問題,所以只有增加下班後的慢步運動,看看是否能改善。後來在2020大概6-7月時肛門旁腫了一顆膿包(此時應為單純肛門膿瘍)。因為當時正值COVID風聲鶴唳之時,各大醫院都有嚴格管制進出,因此就沒特別去看醫師。我當時還不知膿瘍以及廔管的訊息,單純以為是輕度的痔瘡或引發的毛囊炎。其實屁股腫一顆實在很不舒服,但就一直忍著。後來約一個多星期後膿包就漸漸消下去,我以為就這樣沒問題了。

接下來的日子還是持續不時發生有肛門口搔癢與不適感,以及擦屁屁時偶有極少量鮮血狀況,但情況並沒有加劇。我以為痔瘡有受到控制了。一直到2021要過農曆年之前,我的肛門旁邊又腫起來了。這次我就掛了台北的醫院的直腸外科看診,醫生說是肛門膿瘍,但因為沒有腫很大,所以先開給我抗生素服用觀察看看。我也問他說是否有可能形成廔管,他說因為是第二次發生這樣的情況,是有機會,不過還是得追蹤看看才會知道。後來因為抗生素服完後腫大就消了,而且因為要轉換工作地點而要搬家,所以也就忙到沒時間特別注意。到了清明假期左右,同樣的地方又腫起來了。這次我掛了新竹的直腸外科看診,醫師就幫我的膿瘍弄破引流,並且塞入含藥棉花,同時服用抗生素治療,並告知觀察看看,如果還會復發表示形成廔管,需要開刀治療。引流後膿腫雖然會消失,不過等傷口復原對外開口封閉起來後過沒幾天,就又會開始腫起來了。就這樣反覆弄破—腫脹了兩三次之後,也看了版上各位分享的開刀經驗談,我終於下定決心要開刀來解決這惱人的問題了。

我後來掛了台中中國醫的柯道維醫師的門診,柯醫師是大腸直腸外科的主任,門診人數超多。選中國醫的原因也是因為家裡在台中,想說術後休息調養有家人在比較方便。第一次去看柯醫師門診並敘述我的相關病史後,醫師便建議我開刀治療,並馬上就敲定時間開刀。因為是大醫院,所以照慣例開刀前幾天有進行簡單的體檢以及麻醉評估。一直到了開刀當天早上,反而是先接到開刀房電話問我到了沒?我說醫院還沒通知我是否有病房可以入住耶。結果對方叫我先趕到開刀房報到再說。到了醫院報到後,我問護理師是否需要灌腸排空(因為看起來大家都有做),她去詢問了之後卻跟我說不需要(不知是否因為時間來不及了的關係?還好我當天早上有上過廁所,建議即使手術前沒做灌腸排空也要上過廁所。不然萬一剛完成手術後就想大號就慘了)。然後就是例行的準備工作到推進手術室。本來先前在麻醉評估門診時是告知應該只需半身麻醉就好了,我本來還很怕在清醒下做半身麻醉的脊椎注射方式。結果在開刀房時麻醉師卻跟我說會先給藥讓我睡著(比較像全身麻醉的方式?),在我從推床移到開刀床沒多久後,就完全沒有記憶了(所以也不確定是否為全身麻醉)。後來是被麻醉師叫醒,說手術已經完成。我看到主治醫師在旁邊跟另外一位醫師討論事情。我問麻醉師說過了多久,她回我說大概10分鐘吧,剛過中午就完成了手術。

再來就是回到病房觀察與休養了。老實說剛開完刀並沒有特別感覺不適,只是肛門被塞了一個棉布感覺怪怪的而已。一直到晚餐過後,我才有比較明顯的痛意。到了晚上7點左右,實在真的有點痛,我便請護理師在我手臂上打了一針止痛劑(非自費),然後就好多了。當天晚上也沒特別疼痛,還可以稍微睡覺休息(有吃給的止痛藥)。第二天早上要拿掉塞住止血的棉布。護理師告知我可以在泡盆的情況下移除棉球會比較不疼痛。然後我就去浴室用熱水泡盆,並且慢慢移除塞住的棉球。我的情況沒有像其他人說的那麼難受,只有稍微明顯刺痛感而已但並沒有劇痛。移除棉球後也看的到開刀的傷口。因為我的膿瘍開口比較接近肛門,所以就是由肛門往膿瘍的方向,有著大概0.5cm寬 X 4cm長的清除傷口,但往內延伸有多深不知道。此時已經沒有太多血流出來了,也沒有很疼痛(有按時吃給的止痛藥)。過了一會兒住院醫師來查看傷口狀況,他看了之後還問我”真的不會痛嗎?”,我回說沒特別疼痛。然後他就說如果沒特別狀況,主治醫師同意的話,我今天就可以出院了。我就跟他說我想出院。接近中午,醫師開立了擦的抗生素藥膏,止痛藥等(沒有口服抗生素,沒有優碘),然後護理師交代擦藥以及泡盆的程序後,我跟家人就打包回家了。

回到家後我本來以為要在床上好幾天,走動或上下樓梯也會不方便。結果上下樓完全沒問題,而且回家當晚我還牽狗去散步了大概1km左右,也沒感覺特別疼痛。手術後第一次大號也還好,有刺痛感但並沒有到劇痛的狀況。然後就是依照指示要保持乾淨(便後溫水沖洗),溫水泡盆,擦藥等,讓傷口慢慢癒合。我自己有幾項建議給要廔管開刀的網友們參考

1. 跟大多數人說的一樣,如果確定有廔管生成了,盡快安排開刀處裡。越早開刀情況愈單純,傷口也會比較侷限。
2. 如果怕取出棉球的劇痛,可以依照中國醫護理師建議的,在溫水泡盆的狀態下慢慢取出,溫水可以舒緩疼痛感,而且棉球在濕潤下也比較容易取出。
3. 溫水泡盆要勤。早晚一次是最基本的,如果可以增加到3-4次更好。我自己建議水中加入優碘當作抑菌劑,可以減低傷口感染。
4. 傷口復原期間上班時,大號後需要溫水沖洗對很多人來說應該都很困難(在外面)。我自己的解決方式是用一個實驗用的洗滌瓶(如附圖,一般實驗器材,或者部分藥房或蝦皮皆可找到)。建議買500ml的,250ml太小,而且選擇噴嘴管是可以移動/轉動的那種(如果前端開口太小,請剪大),然後去飲水機裝溫水。上完大號後洗滌瓶可以當作簡易的清洗裝置,一邊擠壓沖洗一邊用衛生紙擦乾淨。洗滌瓶的沖洗力道當然不若蓮蓬頭好,但是一個在外面的簡易有效清潔方式。
5. 泡盆及傷口擦藥請持續一陣子。我發現即使傷口”看起來”好像復元長好了,但是因為是位在肛門,剛長好的部分可能因為初期比較脆弱,大號後磨擦會有些微裂開或擦傷。所以持續的清潔與擦藥很重要,不要以為看起來好像好了就停掉,不然容易使該部位又發炎。
6. 夜用加長型衛生棉是初期很棒的止血防漏用品,必備。

以上是小弟的一些經驗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但願大家都可以沒有廔管的困擾。


看了這麼多相關文章,好醫師真的是決定後期康復的絕大原因欸!!!
Dada0128

對阿我在北部想做瘻管手術也是找了很久,後來在朋友轉介去上尚看診,順利的完成手術!

2025-06-03 16:13
阿彭小弟 wrote:
首先,此篇文章絕非廣...(恕刪)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