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醫療並不只是單純的消費行為

平民角度的感覺.

感性:

"技術"是有價值的, 是該要用金錢來衡量也要有合理範圍的,
不過有了"感性"是絕對有加成效果.

生命本來就是最有感性的一件, 不是很簡單可以用金錢衡量的.
所以先不探討感性的要件, 來看看醫生其他具備的職能.

有觀察到醫生的工作就是對"不正常的事做最好的處置",
在沒有感性的情況下就是"最前線的技術人員".

技術:

大家都清楚技術是經驗加上知識的累積, 還沒進入工業化前技術是在師父背後用偷看學來的,
所以知識的取得難易也決定了價值.
在台灣學生透過聯考來決定可以學習的知識難易, 可以念的知識決定了貴族和平民的職業.

技術一但被量產與複製將會大幅降低價值, 所以開放選讀或容易取得的知識就會有大量人口湧入,
造成優劣不齊但金錢的價值全面下降, 現今醫學技術的取得現在還有門檻在,
如果醫學技術一但被量產只用證照制度, 也許會發生毛利過低的問題.

感性 + 技術:

用技術把 "不正常的事做最好的處置" 好像沒什麼.
一但把感性放到技術上, 這個技術會有一定的價值.
一但把生命放到技術上, 這個技術會有絕對的價值.

在追求知識的觀點上希望別把醫療知識神格化了.

如果能讓大家都能學到這個醫療知識與技術就好了.

多開點醫療學系, 再用考試證照篩選有資格的做醫生.

多點醫生, 病人也開心有醫療品質, 醫生也開心有生活品質.

或許還可以多到有多個醫生同時會診, 病人醫生更開心誤診機率會變小了.
realopen wrote:
或許還可以多到有多個醫生同時會診, 病人醫生更開心誤診機率會變小了.


只想請問您
你想要花多少錢看病?
realopen wrote:
一但把感性放到技術上, 這個技術會有一定的價值.


醫生做判斷的時候
要是把感情放進去
下場會是?
你可以去看看Grey's Anatomy
cooltyus wrote:
醫生做判斷的時候要是...(恕刪)


我提到~
一但把感性放到技術上, 這個技術會有一定的價值.
一但把生命放到技術上, 這個技術會有絕對的價值.
只是對技術的看法.

對醫生的職業您該引言的是"一但把生命放到技術上, 這個技術會有絕對的價值."
表示醫生的技術會有絕對的價值.


cooltyus wrote:
只想請問您
你想要花多少錢看病?



我相信當醫生人數多到可以多人同時會診時,
價格方面也會達到市場的供需價格,
這樣您也會希望看到的好醫生好態度也會變更多了.
realopen wrote:
我相信當醫生人數多到...(恕刪)

當醫療變成完全的削價競爭時, 很多過去你想都沒有
想過的問題會發生, 劣幣逐良幣, 為了賺錢例如不該開的刀會
開, 不該打的針會打, 本來不該做的檢查會做, 反正
病人又不懂, 還以為這樣才是好醫師, 在中南部越會打
針的醫師生意越好, 其實隨著醫師的增加, 問題只會越
嚴重, 那時再駡沒醫德也來不及了.
realopen wrote:
我相信當醫生人數多到...(恕刪)


這樣律師就分配每位國民都有一位專屬律師................

這樣老師就分配每位國民都有一位專屬老師................

這樣民代就分配每位國民都有一位專屬民代................

這樣廚師就分配每位國民都有一位專屬廚師................

這樣警察就分配每位國民都有一位專屬警察................

這樣"......"就分配每位國民都有一位專屬"......"................

這樣各行各業都有非常便宜的價錢,社會更加公平..............

有夠荒謬!!!!
realopen wrote:
這樣您也會希望看到的好醫生好態度也會變更多了.


沒有好的待遇要吸引頂尖人才?
你作夢還沒醒嗎?
CHEN.SOLONG wrote:
其實医師在救人的過程中, 一定不會故意去害人, 所以醫師的
認知是他沒有錯, 且台灣醫師不像國外醫糾是用民法解决, 而
是用刑法, 我也有看過醫師被抓去關的, 所以就算他自認有錯,
也不會認錯....(恕刪)


我有說故意嗎?
但沒有一位醫師於民事調解階段承認疏失這也是事實,
醫師及醫院都先自我防衛,
那有可能協商嗎?

就是沒有一位醫師願自我審視是否疏失,
甚至自大到我不會犯錯,
這就是台灣醫療糾紛病患求助無門之窘境。

還有醫界人士出身體系相同,
故不願做壞人批判自己人,
才導致醫事鑑定認定疏失機率偏低之結果。

這也是我希望國外學歷進入國內市場希望打破既有派系之原因之一。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