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face wrote:這是小學生程度的想法...(恕刪) 是否往市中心跑,的確是由某種都市規劃理念導致的都市計畫所形成的果,有些都市學者是贊成鄰里單元的做法,中小型鄰里單元能負擔大部分生活工作所需,大家不必跑市中心也能過生活但是北市新北地區,受到60~70年代混合使用分區(當時的學者蠻有在地感,這算是有台灣特色),80年代後住商分離的思維(美派)轉變所至,其實分區分得還蠻亂的現在其實看不大出政府的走向,通常是一人當政走一段,越走越亂...
towwwwer wrote:不過有人願意討論都市,我還蠻興奮的,我不贊同談一件事要由學理出發,因為學問常綁住人的思考...但是以往人思考過的能夠給我們不少借鏡就是了(學問的兩面?)...所以想不通的時候看看書或許不錯...(恕刪) 謝謝你的回應,公園有其功能不可否認,但如果挪一半變成停車場可讓周邊交通更通暢,是否也有另一種不用到公園就能令人愉悅的功能?台灣人拼命加班存錢出國,目的不外乎就是跟家人多相處,可是忽略了這樣增加的工作時間卻讓家人相處的時間更少。
hittaku0413 wrote:小弟愚見,公園的好處:放鬆心情、淨化空氣、樹木吸音、涵養水份。都是水泥的都市叢林,應該很熱、空氣差。...(恕刪) 都市建築都是水泥,容易儲存熱輻射,建議用綠建材蓋綠建築更能馬上有節省冷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