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車禍肩膀骨頭碎掉,後來前後三次手術,距最後一次手術快一年了,
每次回診,醫生都說可以正常活動了,但還需要回診,
旦每次天氣變化大時,傷處都會痠痛,問醫生,醫生也說只能多運動,
這是因為新舊骨骼密度不同,造成熱漲冷縮比例不同,而導致酸痛嗎?
這狀況真的會好嗎?一些長輩都說會一輩子都這樣,這有解嗎?
順便問一下,這種酸痛,有哪種醫院科別可以診斷出來?
骨科都不願意寫,診斷書都寫患者兩個月後應可正常活動,只看能否活動,
法官就此認定無後遺症,看過三家醫院的骨科,都是一樣的官式回答,
絕口不提後遺症。
Snake.Liu wrote:
之前車禍肩膀骨頭碎掉...(恕刪)
通常當人體受到外力(或手術)傷害後,對原有有形的組織架構會造成破壞,使看的到的如骨頭、肌肉、血管及神經架構排列與原本有所不同及堵塞,因此對原有的功能有一定的影響。
中醫認為『風、寒、濕稱之為痺』。而痺在身體上的症狀之一就是痛,而有一句俗語:痛則不通,不通則痛。也就是因為身內有痺所致。
而身體受過外力傷害後,往往在天氣變化大,或是寒冷的季節時,受傷之處就會不適,因體內疏通不良的而卡住的『風寒濕』與大環境的變化相互映,發生作用所致。就好比某些天氣容易在汽車前檔造成起霧,這可以解釋車內有濕(當然車不會痛),或是當溫度降低時,空空的塑膠管內有水滴凝結(寒)等現象。在古時候的人觀察大環境發現此現象,即把體內的現象亦歸類成風、寒、濕,總稱為痺。
而遇到這種狀況通常中醫以活血化瘀為主要處理方式。
以上想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