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發炎超前部署!揪出疾病背後原因

「發炎」其實是身體一種保護反應,主要作用是啟動免疫系統,使人體在損傷後進行自我修復。然而若發炎狀況未緩解消退,導致身體長期處於慢性、低幅度的發炎狀態,就可能引發各種疾病。根據美國康乃爾大學教授卡爾納珊(Carl Nathan)的說法,目前醫療上少有與發炎無關的疾病,因此想要降低罹患各項疾病的風險,最重要的便是先評估身體是否有發炎的狀況,並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抗發炎能力,才有機會超前部署,未病先防。
兩面向檢測 揪出潛在發炎狀態

臨床上有不少與發炎相關的指標,如鐵蛋白、高敏度C反應蛋白,可用來評估自己是否有容易發炎的體質,或自己是否處在發炎中。但若想更進階檢測自己的慢性發炎狀態以及自己的抗發炎能力,則有賴功能醫學的檢項來進階評估:一、 了解自己的慢性發炎狀態
(一)氧化壓力分析適度的自由基是對付入侵的病毒或細菌的最佳武器,但當自由基濃度過高,便容易造成氧化壓力異常增加,並出現細胞受損、危害健康的可能。因此藉由此檢測可以評估身體氧化壓力狀態及抗氧化儲存量,有助了解疾病問題的根源。
(二)動脈粥狀硬化進展分析
「發炎反應」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重要因子之一!此項檢測可檢視體內發炎的程度,並藉此協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二、了解自己的抗發炎能力
(三)抗氧化維生素分析抗氧化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等是協助身體抗發炎的重要角色,透過這項檢測,可以了解體內的抗氧化維生素夠不夠,並進一步評估抗發炎能力,可看出是否有需要攝取抗氧化維生素,使身體能對抗早期老化、發炎狀況等。
(四)脂肪酸分析
此檢測能分析血液中五大類總共18種脂肪酸的濃度比例,比如可以抑制發炎反應的Omega‐3脂肪酸,或是促成身體發炎物質合成的Omega-6脂肪酸等各項比值都能藉由此檢測瞭解。
想要抗發炎,飲食與作息很重要!

造成發炎的原因與個人體質、基因遺傳有關,飲食、作息、壓力和生活環境等因子也有影響,因此建議平時應可以透過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避免勞累等方法來減少發炎的可能。平時可以多補充顏色鮮艷的蔬果(如藍莓、彩椒、芭樂、黃金奇異果等)、健康油脂(如鮭魚、堅果)並減少甜食、油炸類等會觸發發炎反應的食物,來提升身體的抗發炎能力。因為生活習慣、飲食、身體狀況每年都會不盡相同,因此發炎的狀況並不會恆久不變,只要維持良好的抗發炎能力,適度地減輕可能的發炎狀況,並相信自己的免疫系統,如此便能增加自己預防疾病的籌碼、降低諸多健康風險。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欣診所院長 顏佐樺醫師
以上資訊由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醫周刊提供
全文轉載自:我有潛在發炎體質嗎?這些功能醫學篩檢一篩就知
看更多文章:
➤ 壓力大、消化不良導致B12不足 免疫失衡加重蕁麻疹!
➤ 愈吃愈累?原來是麩質過敏讓身體慢性發炎!
➤ 常常感到很焦慮?當心是甲基化反應失衡
感謝分享&介紹,身體有警訊就要注意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