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經常胃痛可能有「膽結石」?! 醫師教您用疼痛位置、頻率區分

胃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若吃胃藥後仍無法改善,便要注意是否可能為膽結石痛。膽結石不適感與胃痛相似,所以時常被搞混甚至延誤就醫。兩者該怎麼區別,除了從發作時間點、疼痛位置分辨外,也可藉由超音波清楚做出判斷。

經常胃痛可能有「膽結石」?! 醫師教您用疼痛位置、頻率區分

四大要點 區分膽結石vs胃痛

胃及膽囊位置相近,我常遇到民眾常把膽結石疼痛誤認成胃痛,到底兩者該怎麼區分?我建議可從四大部分來做區別:

1. 疼痛時間點:胃痛多數是發生在飯前;膽結石通常發生在飯後、或是晚上睡覺時。
2. 疼痛位置:胃痛主要是在腹部的中間偏左邊;而典型的膽結石疼痛是發生在右上腹,有時痛感也會放射延伸到右邊肩膀。
3. 疼痛的頻率:胃痛往往是週期性發作,腹部有悶悶的燒灼感;膽結石則是間斷性鈍痛。
4. 藥物是否有幫助:九成胃痛服用胃藥後均能改善,但若是膽結石問題,則吃胃藥也無法改善疼痛。

經常胃痛可能有「膽結石」?! 醫師教您用疼痛位置、頻率區分

若膽結石剛好堵到膽管時,可能有較嚴重的身體反應,像是黃疸、噁心、嘔吐、發燒,加上膽汁無法分泌及消化腸胃道食物,因此大便會變成灰白色,尿液也會呈現茶色狀態,若症狀持續則需立即就醫。

這時就需要影像學檢查協助做進一步的鑑別診斷,而臨床上有效的檢查工具很多,像是「腹部超音波」的準確度可高達 90 %,沒有放射線也非侵入性。腹部 X 光雖然也能診斷,但膽結石若鈣質不足較不容易顯影,準確率僅有15-20%。其次,還有高階影像醫學檢測-核磁共振(MRI)、電腦斷層(CT)或是侵入性的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ERCP)也可做為診斷利器,只是費用相對較高。

女性較男性更易罹患膽結石

國人的膽結石盛行率不低,成年人約有 10% ,年紀較大長者則有 30-40 %,且並非所有患有膽結石者都有症狀,約有7成的人不會發作,終其一生不知道自己有膽結石,2成偶爾會感到疼痛、不舒服,剩下 1 成較為嚴重需開刀治療,但也有極少數會因為膽結石的慢性刺激造成膽囊癌。

我們觀察在臨床上,女性發生率膽結石機率高出男性 2-3 倍,推測與荷爾蒙有關,加上隨著年齡增長,膽固醇也隨之升高,當膽汁濃度過高,含有過多的膽固醇、膽紅素容易形成沙粒,就會慢慢累積形成結石。每個患者的膽結石大小都不同、數量也不一樣,若非常嚴重便需要手術摘除膽囊。

經常胃痛可能有「膽結石」?! 醫師教您用疼痛位置、頻率區分

飲食調整可減少膽結石發作機率

即便膽結石不一定會造成疼痛,我還是建議可藉由「飲食調整」減少發作機會。「膽囊」主要的功能是儲存膽汁消化油脂,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可盡量避免吃過飽以及過於油膩,並少吃精緻碳水化合物、甜食、高油脂炸物等,並多攝取膳食纖維像是蔬菜、水果、豆類、燕麥、全穀類等,尤其以下容易罹患膽結石的高風險族群,更需留意:

1. 膽結石家族史
2. 中高年齡婦女
3. 多產婦女
4. 肥胖者
5. 溶血性貧血患者
6. 肝硬化
7. 糖尿病
8. 酒精性肝病
9. 急速減重者
10. 飲食習慣不良:斷食者、嗜好高膽固醇食物

經常胃痛可能有「膽結石」?! 醫師教您用疼痛位置、頻率區分

另外我也要提醒,坊間傳聞吃「化石草」可以溶解結石的傳聞並無可考,一般來說當膽結石形成後原則上是不可逆的,發作時大多都要將膽囊手術切除,日常生活中可透過飲食調整減少發作。另外,國內的內科療法和外科手術治療首屈一指,若出現相關症狀,醫師會根據病情給予適當的處方,請民眾務必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勿自行判斷以免拖延治療的黃金時機。

在此呼籲民眾,膽結石並不可怕,但大多數都沒有症狀。已有膽結石的民眾更需要定期追蹤,建議最好每年定期做一次腹部超音波追蹤檢查,一般民眾一年一次即可。若有莫名腹痛、胃痛時,加上吃胃藥後仍不見好轉時,有可能就要聯想到可能是膽結石在作怪,及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聯安診所超音波室主任楊建華

以上資訊由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醫周刊提供

全文轉載自:經常胃痛可能有「膽結石」?! 醫師教您用疼痛位置、頻率區分


看更多文章:
腹瀉是拉肚子還是腸躁症?一招讀懂腸胃警訊
反覆胃食道逆流?小心巴瑞特氏食道找上身
誤用免治馬桶!生活中的預防醫學 一步驟揮別尿道炎
2025-08-25 22:04 發佈
前陣子流行168,身旁一堆跟風者。
某人本有膽結石,也一起盲從。
外地旅遊時,腹部劇痛,送醫,取膽。
醫生痛斥未經評估就率性168是愚蠢行為,
那些盲目168的傢伙,才找到藉口停止。
Mobile01保健特派員 wrote:
胃痛是現代人...(恕刪)


化石草對應的是腎結石,故又有腎石草之稱。
我曾受化石草救過,幫其正名一下。

對症用藥,不要把膽結石對應過來,
不過,上方是一篇好文,功德無量。
感謝分享&介紹,結石真的難受,我懂
媽媽之前就是這樣,等到某一次痛到受不了進醫院
才知道是膽結石,需要割除膽囊
如果膽結石有重覆疼痛發生,
最好是直接去割膽,
因為只要發作過1次,基本上就會一直發生,
像出軌一樣,只有0次和無數次的差別,
如果只是借由飲食調整,也只能減少發生的頻率,
但無法減低發生時的痛感,
不過,其實,也有西藥可以在痛的時,吃了可以緩解的藥,
但效果因情況而異,有人說是神藥,有人說吃了無效.
但最終如果要根治,還是只能割膽了.
還有,如果發生胃痛時,去看醫生,不要直接說你就是胃痛,
因為,這樣會讓醫生直接誤判為你是胃痛,
建議只需把症狀說出來即可,讓醫生判斷是胃痛還是膽結石引起的.
真的要多注意
一些小細節也要多留心
個人超音波拍出
未到結石而為泥沙狀
定期回診加服用利膽能
劑量減半沒有不適自行再減
飲食素淡少油鹽糖少醣及炸
網查希望大多一生無礙那群
Mobile01保健特派員 wrote:
胃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問...(恕刪)


真的要注意~尤其胃出血...所以也要常常觀察便便.....
很實用的文章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