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變化不只與飲食有關!醫提醒:壓力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

在這個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多數人每天疲於奔命。早起趕上班、白天開不完的會、晚上還要顧小孩、處理一堆家事,休息時間被壓縮到幾乎見不到縫隙,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常常只能從深夜裡硬擠出來。即使沒特別勞累,身體卻總像沒電一樣提不起勁。

血糖變化不只與飲食有關!醫提醒:壓力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我們常以為壓力造成的疲憊,撐一下、睡一覺就好,但其實壓力影響可能比想像中更深。

我們常以為壓力造成的疲憊,撐一下、睡一覺就好,但其實壓力影響可能比想像中更深。長期高壓狀態下,不只心累,連血糖代謝也可能早已悄悄失衡,而你卻毫無察覺。

別小看壓力!它可能悄悄讓你的血糖逼近高警戒線!
醫學研究指出,當身體處於壓力狀態時,會分泌皮質醇與腎上腺素等壓力荷爾蒙,促使肝臟釋放葡萄糖,為身體「備戰」。雖然這是人體的自然機制,但如果壓力長期存在,這樣的反應可能會導致身體始終處於低階備戰狀態,荷爾蒙分泌開始失衡,血糖變得不穩定,進一步對健康造成負擔。

這一切在初期可能無明顯症狀,直到身體出現明顯變化時,才發現已經錯過了最佳調整時機。

經常處於高壓工作環境的上班族,半夜得照顧孩子或長輩的家人,日夜顛倒、輪班值夜的工作者,還有正經歷更年期、情緒與身體變化交錯的女性等族群,這些人在日常中早已習慣「撐過去」,卻沒發現血糖也正悄悄失衡。

CGM連續監測讓血糖變化一清二楚
近年來,連續葡萄糖監測(CGM)技術逐漸普及,讓使用者不需要反覆指尖採血,就能持續觀察全天的血糖變化。目前市面上已有多款CGM(連續葡萄糖監測)裝置可供選擇,讓更多人能夠輕鬆掌握血糖趨勢。透過這樣的方式,許多人發現過去沒注意到的細節,例如在壓力大的會議前後,血糖明顯波動;又或者一整晚睡不好,清晨的血糖也比平時高出許多。這些變化,在單次量測下往往無法察覺,但透過CGM所記錄的趨勢圖,就能一目了然。

血糖變化不只與飲食有關!醫提醒:壓力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奇美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蔡孟修醫師提到CGM呈現的不是單一數字,而是一整天的節奏曲線。當我們搭配生活日誌記錄飲食、情緒、活動與作息,透過監測與紀錄,幫助個人觀察身體狀況變化,作為與醫師討論的參考依據。例如壓力長期累積、用餐速度太快、或是夜晚長時間滑手機,都可能影響睡眠與血糖穩定性。當你發現某段時間血糖總是在工作緊湊或情緒起伏時飆升,就能試著調整行程安排、放慢節奏,或透過紓壓方式做出回應。有些CGM裝置,具備血糖趨勢回溯功能,實際使用方式應依設備設計與醫師指示為主。簡而言之,CGM可協助觀察血糖與生活變化的關聯,是否適用仍應由醫師評估。

此外,這些連續數據也能提供給醫療團隊做為評估依據,協助進一步調整治療計畫或生活建議,從而提升整體血糖管理的效率與穩定性。

日常生活中的血糖變化,透過CGM有跡可循
當我們開始認識壓力對血糖的影響,也就多了一份理解自己身體的機會。其實要讓血糖回穩,很多時候不需要劇烈改變,只要一點點調整,就可能帶來明顯差異。像是睡得好一點、飯後簡單散步、給自己一點喘息空間,這些看似微小的行為,都是穩定血糖的起點。

血糖變化受到多種因素影響,若能透過CGM等方式觀察,將有助於進一步了解生活與血糖之間的關聯。當你發現某段時間血糖總是特別起伏,就能慢慢對照當時的飲食、情緒或生活狀況,試著找出可以微調的地方。不是要求完美控制,而是透過觀察,逐步了解自己身體的反應與需求。

提早察覺,是守住健康最關鍵的起點
蔡孟修醫師提醒,照顧血糖,不要等到出現警訊才開始。有時候,只要多留意自己在壓力下的反應,就能發現一些不同。可能是最近總覺得疲倦、睡不好,或是在某些時間特別容易沒精神。透過定期檢測或使用CGM,我們可以更清楚看見身體的節奏,也更有機會在早期做出小小調整。這些改變不必一次到位,而是透過日常裡的慢慢練習。

留意血糖變化,不只是為了預防疾病,也有助於提升生活品質。從認識壓力與身體反應開始,能幫助我們更理解自身狀況,逐步朝健康目標邁進。

血糖變化不只與飲食有關!醫提醒:壓力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2025-08-04 6:38 發佈
影響血糖有幾個大類

一、最常見,也最為人知的,就是飲食不正常
例如糖、澱粉攝取過量,膳食纖維、蛋白質不足
或是飲食過量、下午茶、宵夜

二、生活作息不正常
其實就是樓主貼的這篇文
主要是不正常的生活作息
通常都會造成生理壓力,刺激腎上腺素分泌
而腎上腺素就會讓血糖上升
像是熬夜,就會增加腎上腺素分泌

三、運動量少
運動量少的人,會讓肌肉對於胰島素不敏感
這就是胰島素阻抗
當胰島素阻抗越來越嚴重,胰島素分泌量已控制不了血糖時,血糖就會越來越高

四、心理壓力
長期處在高壓力、悲傷、恐懼不安、暴躁易怒等負面情緒時
也會造成身體產生壓力荷爾蒙
不過,要長期處在這樣的情緒狀況並不容易
且這不算主要原因
比較像是以上三點的幫兇
壓力對身體很多地方都會有影響
真的不容小覷,要多多留意自己的壓力控管
飲食跟運動算是基礎,心理壓力跟生活作息有些時候也會建立在前兩者上,
運動增加多巴胺分泌自然緩解心理壓力算是目前學界推薦的方法之一,
我自己習慣是下班後會去world gym做重訓,
練完洗澡後確實有把整天工作的煩悶清掃一點的感覺,
回到家也因為身體跟精神都消耗完了很容易倒頭就睡,
而飲食上由於現代高度加工精緻食品取得容易,許多人日常生活都攝取不少,
這類食品通常會添加糖增加成癮性,對於心理健康來說更是有害
壓力大算是常見了
畢竟現在生活哪能如自己的心意
靠飲食控制跟運動來維持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