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

從來不曾這樣消極過,自從被醫生診斷出我有心房顫動(算是冠心症的一種吧)的問題。


第一次發作印象中是去年年中的時候,當晚是在客廳和太太看著電視,只是覺得呼吸突然飆升,就趕緊去附近大醫院掛急診。在急診室感覺我那顆心臟快從心臟噴出來,看著手上的健康手環顯示心跳每分鐘160up,想說是怎麼了。


結果心電圖作下去也沒看到啥異狀,醫生開個藥就回家睡覺,之後這症狀越來越頻繁,直到這月初在辦公室又發作(第一次發作到現在少說30次有),就硬撐到下班去其他醫院做檢查,或許是老醫院經驗和設備夠足,當下護理人員說我這是心房顫動,主因是左心房異常放電造成血塊,而血塊堵住血管,需馬上回去找醫生,醫生說他從沒在我這年紀看到有這症況的(很好,這下你看到了),然後就給了抗凝血劑,這玩意要吃一輩子,家中有長輩就是因為平日魚肉美酒不離身才有心臟毛病,我沒有三高、糖尿病也沒家族遺傳居然讓我遇到!


目前已經吃了一個月的藥,效果確實有,剛開始心跳慢慢回覆正常,只是外出運動偶爾會突然來一下150up,不過很快就回覆到130左右。只是說可能是這症況的延伸或是藥物副作用,睡覺時會很亢奮不能入睡,常常躺在床上看著窗簾透進陽光然後帶著熊貓眼🐼去上班…


因為很討厭看醫生跟吃藥,所以決定排好時間開刀一勞永逸,微創手術風險很低傷口也小,休養幾天後就可以繼續去賣肝換新台幣。


只是上來抱抱怨取取暖,得了這種病症後人整個變的好消極,版上有和我一樣的病友嗎?雖然不是什麼大疾病大手術,但有一種生命的蠟燭燒了一大半去的錯覺。

2024-12-24 16:1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心房顫動 129728
https://apps.chimei.org.tw/SDM.Materials/143/111.04.21%20EP%20PDA(113%E5%B9%B4).pdf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根據台灣健保資料的分析顯示約有23萬人患有心房顫動,約佔總人口的1-2%,著年紀增長心房顫動發生的機率就會越高,65歲以上民眾發生率5%,在80歲以上的民眾其發生率高達10%。

樓主的消極可以理解。前幾個月也送過急診。一直心不安。網路上有些房顫家族FB, 樓主可以去取暖一下。
這個冬天有點熱 wrote:
從來不曾這樣消極過,...(恕刪)

看來是陣發性變成持續性請遵醫囑服藥回診,

如沒有病史的確需要仔細檢查心臟找出主因,

護理人員說得沒錯最擔心的就是血栓變栓塞,

如是左心房肥大不能恢復才會考慮手術治療,

術後別賣肝了減少壓力生活作息正常要運動。
這是極為典型的手淫亡陽證。回陽即解,奈何無人肯相信,錯誤的知識及錯誤的西方醫療只會越來越絕望直至活活被醫死。

顫悸心慌恐懼,惶惶不可終日。患者手腳冰冷腎冷如冰身冷如屍,夏天狂冒汗,虛汗不斂。冬天兩腳凌冷如冰凍,厚裘重被覆蓋整夜也無法回溫回暖。禿頭掉髮脂漏面垢頭臉發炎上火。怯懦、窩囊、退縮、社交恐懼以及陽痿纏綿一生。

動心臟手術就能解困?想得太天真了!!

“越是冰心玉潔,潔身自愛;越是知識水平超高,信服西方醫學,越是容易墜入手淫無害論的萬丈深淵。自愉偷歡而毀了一生。手淫自慰猶如古人所謂“如大水浸牆,水退則牆蘇,不可犯之”矣。《傷寒蘊要》

宅男腐女悲歌!憂鬱症是西方醫學盲點所賜,西方手淫無害論荼毒種下之禍根,豈反能排憂解郁!?憂鬱症,高科技也徒呼負負!唯有古中國人的智慧方能救贖,一味盲目迷信西方,信服西方能解憂,是明明有可生之機,自斷活路也,將賠上性命!憂鬱症是亡陽證,真元陽氣頹敗垂絕之無陽證,心虛則悲,外無亡憂之觸,卻內有悲傷油然自升。日麗長空,則陽和氣暖,條暢而舒;金烏西墜,則遍界陰寒,郁鎖不伸!”

心顫驚懼恐慌怵惕與憂鬱悲戚消極是一體的兩面。身罹憂鬱症而不自知。
naposin wrote:
https:...(恕刪)

感謝網友提供的資訊,我會好好保養自己的心臟。

不過這棟某樓的某人留言還真令人嗤之以鼻,看了他之前在其他的留言多是相同,就是複製貼上而已,我是不知道這位網友跟西醫有何過節,但想必也不是醫學專精。
我這狀況跑了三間醫院,對,都是西醫,但我不否定中醫,其中兩位醫生認為我應該是壓力過大造成。
想想也對,一天工作超過10小時,到家還要工作收尾,假日還要把工作進度趕上,剩下時間才能休息和運動,是要自瀆個甚麼,看他在其他文章的留言多是千篇一律,敢問您的論斷依據何在?
定期回診與持續吃藥,才是活得長久的關鍵......!

生病,每個人都會遇到(好好地聽醫生的話,才是真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