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一,我鼓起勇氣去做了鼻中隔彎曲手術
說實話對於鼻塞,真的是讓我困擾了十年之久
有些人可能從小就是這樣鼻塞,所以可能習以為常了
但是我是在懷第二胎的某一日,突然覺得鼻子塞住,以前從來沒有這種現象
吸不到空氣讓我超恐慌
爬了許多文章,說是有可能孕期鼻塞,荷爾蒙改變才導致鼻塞,也失去嗅覺
可是我實在受不了這難受的感覺,索性自己買了歐x鼻的噴劑(別打我,我根本不知道那噴劑的後遺症這麼嚴重)
一直以為小孩生出來後,鼻塞慢慢會改善
但是沒有,鼻噴劑的用量約來越多、使用時間間隔越來越短
特別是只要氣象預報空氣品質不佳的時候,那天我最多噴一次(鼻噴劑)只能撐3小時的暢通
礙於一直都要上班,實在沒有辦法請假
所以才拖到四年前,我鼓起勇氣先去大醫院檢查
一開始先是測氧氣進出量,但是我看診前噴了一次,醫生說這樣測出來失準
醫生看了一下說鼻中隔彎曲其實很常見,但是因為鼻噴劑會加重我的鼻塞,藥效一過
整個鼻甲爆腫
所以先開口服藥、醫生處方的噴劑讓我試試看,再不行只能排開刀⋯⋯
後來呢,因為沒假能請,我先做電燒
畢竟不需要住院的治療我優先考慮,實話是我還沒做好心裡準備做全身麻醉的鼻中隔手術
電燒後對我來說無感,時間一到鼻子繼續塞
歐x鼻依舊順手拿起來拯救我
這四年中,我不停到處問有哪些不需住院的小手術可以解決鼻塞問題
雖然有在某間診所問到了,可是礙於新冠病毒的爆發,診所只能停止那個讓我心心念念的治療方式
當然那間診所的主治醫師很厲害,他看了我的情況,他說我的鼻中隔雖歪,但不至於是造成鼻塞的主因
主因是歐x鼻噴太多了,造成藥物性鼻炎
一直到今年,我終於有空了(離職)
我再次鼓起勇氣去醫院,並直接詢問開刀
看了許多yt 視頻,想說頂多三天最痛苦罷了
後來上星期一開完刀,我心想真不是普通難受
從前一晚12點禁食禁水,撐到開完刀後已經進12小時完全沒吃沒喝了
沒吃是還好,但是因為開刀插管的原因,我被推到恢復室時,喉嚨又乾又痛
整個嘴唇因為沾滿血(我當時不知道)整個感覺是乾裂的狀態
回到普通病房,那才是挑戰的開始
鼻淚管因為止血棉塞滿鼻腔,眼淚真是流不停
眼淚擦到我的眼睛周圍都有些擦傷
鼻孔貼著紗布,大概半小時就要換一次
有人說那像是鼻子被捏住的感覺而已
我覺得那像是三個人死命捏住想置你於死地的捏法
那天我只吃了蒸蛋,喝了一堆水,畢竟會打點滴根本感覺不到飢餓
術後當晚我無眠,鼻孔的紗布換的太勤勞
我鼻孔周圍的皮膚都快被透氣膠帶撕爛了
第二天一早,醫生來巡房,我問他可以出院嗎?
他看了一下我的狀態,他准了
我真是太開心了,雖然依舊滿滿的不舒服、不痛快
但是這已經是我那個狀態中的小確幸了
所以開刀加住院我只住一晚
跟別人不太一樣,我術後四天才回診清除止血棉
我以為清除完,呼吸應該可以恢復5成吧
沒有,清除完3個小時內又被分泌物和血塊充滿
天啊……我已經四天沒能睡好了,我實在是快崩潰了,幸好我離職了,要不然依照這情形怎麼上班??
又撐過一個睡不好的夜晚,隔天再去我之前去的診所找醫生
醫生看了一下,了解所有狀況後,他再次清除我鼻腔裡的雜七雜八
我還問了一下傷口沒癒合可以洗鼻子嗎?
他說當然可以,洗掉分泌物也可以幫助傷口癒合
哦……我的執刀醫師忘了告訴我這件事
以上是我從上星期一開完刀到目前為止的心路歷程,對我來說很難熬,難熬到快憂鬱症了
今天還不到回醫院複診,我又去診所找醫生清除了
所以給那些很害怕術後難熬的人加油喊話
真的塞到不行的話,找一間耳鼻喉科診所幫你清除分泌物,花個幾百塊的掛號費給你一夜好眠
最重要的是清除分泌物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鼻,左右各洗一罐
把清除完後的血塊和分泌物徹底沖洗乾淨
我個人的感覺是從開刀到恢復基本呼吸狀態大概要10天的修復期
對了,修復期間最好保持鼻腔的濕潤,感覺比較舒服,太乾燥反而覺得更塞
所以我連睡覺都戴口罩
自費部分就是止血棉、麻醉解藥
住一晚健保房(反正術後也無法睡,住哪都一樣)
決定開刀住院一定要帶附吸管的水杯、濕紙巾一包、衛生紙兩包、護唇膏、旅行用毛巾、凡士林一瓶(減緩肌膚摩擦)、小U型枕、牙刷牙膏(因為只能用嘴呼吸,口氣不好聞)
家裡預先買好洗鼻器、洗鼻鹽
洗鼻子一定要用開水哦,自來水是不可以的
醫生建議我做鼻下甲射頻手術就行。局部麻醉。材料需自費。
我是2016年做的,當時自費材料一根1萬5千多,做完後醫生給我材料紀念。
我問說可以留著下次在做嗎?醫生說不行....

門診手術,做完後就可以回家了。之後鼻子真的順暢很多。
最近因為睡覺躺著時,總覺得鼻子不如之前那麼通暢,又去找之前的開刀醫生。
醫生說鼻塞狀況看起來好好,睡覺躺著會鼻塞,幫我開藥跟鼻噴劑。
再不行的話,就只好再開刀一次。
我有說最近很常看到微創螺旋刀,醫生笑笑說他不做那個,要給他動刀的話,他只做射頻而已。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