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固定吃藥的狀況下,還是會喝有糖飲料跟甜食嗎?
因為我媽有糖尿病,她有在固定吃糖尿病的藥
但她還是照樣吃甜,這樣沒問題嗎?
主食中的澱粉存在的是「醣」,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攝取不足時不止影響健康,也會導致低血糖的危險;相較之下更需要限制的是「糖」,稍微攝取過多,血糖飆升明顯。這兩種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醣類對人體的重要性?
當攝取麵包、米飯等澱粉類食物,經過消化道分解後,變成最小分子的葡萄糖,血中的葡萄糖就是「血糖」,可經由血液運送到身體各個細胞,提供養分及熱量,而多餘未被利用的糖分則變成脂肪儲存在組織、器官中,造成肥胖。
如何知道食品被加了太多的糖?
除了以味覺感受,還可以透過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來得知。多數的營養標示會將糖含量歸類在碳水化合物中,少數包裝會額外標示「糖」的含量,這時可從食物的來源做判斷,例如:含糖飲料上標示的碳水化合物幾乎100%等同於精製糖的總量,而餅乾、甜點幾乎都是以麵粉(醣)及糖作為主要的原料。
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糖?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到底能不能吃糖呢?含糖飲料、糖果、果汁真的完全碰不得嗎?
正常情況:
糖尿病患者任何食物都可以吃!但要仔細的計算和代換,因為這類食物會使血糖控制不良,升血糖速度太快,因此仍建議少吃為妙,若真的想吃甜食建議用市售的代糖作為甜味來源,否則就要學會如何精算含糖量。
特殊情況:
當血糖低於70,並出現有發抖、頭痛、冒冷汗及意識不清的情況時,需要立即攝取單糖,如:15克葡萄糖包、3~5顆方糖、120~180cc的果汁,因為單糖能夠迅速地被吸收而提升血糖,及時矯正低血糖症狀;而米飯、麵包等醣類食物亦可,但需要時間消化分解成萄葡糖,來改善低血糖症狀。
攝取足夠的「醣類」能使身體機能正常運作,生命延續,要正常吃,千萬不能不吃;而含「糖」飲料、各類甜食糕點則一定要節制,同時學會食物的含醣量,就可避免多餘的熱量造成身體負擔,如此一來,不必衂棄美食也能輕鬆控制血糖。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 自去自來,自由自在, 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吃藥只是把血糖沉澱為脂肪,表面上血糖降低了,其實體內脂肪累積愈來愈多,身體愈來愈差。
只是病人自己很喜歡說有吃藥,就還可以繼續亂吃,不用控制自己的慾望,醫師也樂得順水推舟,罵病人生活習慣不好,是很惹人厭的,還會降低自己診所營業額。想要跟我媽一樣,死命相信吃藥就可以,最後代價就是癡呆與長照。既然是樓主母親,那她癡呆長照就是樓主要負責,請樓主三思。
天國一輝小寶寶 wrote:
當血糖低於70,並出現有發抖、頭痛、冒冷汗及意識不清的情況時,需要立即攝取單糖,
吃降血糖藥才會有這問題。這與糖尿病沒關係,完全是西醫療法錯誤造成的結果。
降低熱量攝取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