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版友
因工作搬重導致椎間盤突出已經約20年.該復健也已經n年!
但長期還是會壓迫到神經4-5節
市面有聽說有 : 脊椎微創手術 內視鏡手術
可否有經驗的適合哪一類的椎間盤突出手術?
小弟因為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的關係,近日想打算手術~一勞永逸!
懇請大家可以熱心告知 推薦比較好的醫師推薦。
感謝大家,祝大家健康平安。
樓主你要分清楚椎間盤突出跟退化的不同。
椎間盤退化是椎間盤的高度變扁了,這個要用MRI或是CT才能看得出來,X光看不出來。退化通常伴隨長骨刺,骨刺有可能會壓迫到坐骨神經,有沒有長骨刺只能用X光看。拍攝的時候,要往前以及往後彎腰由側面來拍,就會看到一根一根像鬍鬚細細的從椎體延伸出來。
椎間盤突出一般大多發生在年輕人,(退化)長骨刺一般都發生在年紀大的。這兩種都會壓迫到神經。
你說搬重物有20多年了,你這個應該就是退化伴隨長骨刺。我以前也是這樣,原因是20多歲開始喜歡打籃球都是劇烈運動,L4-L5退化也長骨刺。在台北各大醫院的神經外科或骨科都有去門診過,後來搬回桃園決定去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開刀(後面繼續講)。
長骨刺是不是就是椎間盤突出?上網查過(網址較長,請用複製、貼上的功能)
http://hospital.kingnet.com.tw/free/quickqa-answer.html?uid=2485&de_id=29
「在脊椎,因著老化,脊椎骨體邊緣周圍也經常會有增生的贅骨。這些增生的贅骨是為了補助退化的脊椎關節,以增加椎體的面積來加強脊椎的穩定性。」「若骨刺發生於椎體的後側,將會造成脊椎腔及椎孔的狹窄及神經的擠壓。」「真正的頸、腰椎骨刺造成的脊椎病變,由於是退化性的骨質增生,常需要傳統或顯微手術將骨刺除去,有時還需鈦合金骨釘、支架等脊椎融合術來增加穩定性。這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現象不同。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突出物是纖維環及髓核,是原有的椎間組織因外力或退化向外擠出,若未數年拖延時間,仍是軟組織,可以用腰椎內視鏡手術除去」
長骨刺是不等於椎間盤突出。若是單純椎間盤突出,可以用復健的拉腰(牽引)、傳統民俗療法或所謂復位手法,把突出部分推擠回去;也可以用(微創)內視鏡手術切除突出部份。
如果是長骨刺就不可能用復健的拉腰(牽引)、傳統民俗療法或所謂復位手法消除。我在大台北曾經到多家大醫院求診想用內視鏡手術,醫師都說因為腰椎不穩定才會長骨刺,如果只用內視鏡手術有可能清除不乾淨;即使清乾淨因腰椎不穩定會再長出來,這就是「復發」。醫師也都說要用傳統手術,除了清除骨刺外,也要裝上cage (支架、椎籠) 及內固定器等方法來加強腰椎穩定性。
所以患者本身要釐清自己是長骨刺還是椎間盤突出,再決定治療方向。
http://www.5791.net/edemail.htm由此網頁可以瞭解更多知識。有提到(微創)內視鏡手術有其侷限性,並不是下背痛患者個個適用。也有提到「若患者僅有腰痛,或坐骨神經痛的現象不明顯,也沒有反覆的出現下肢的疼痛我都只建議保守治療即可,不必手術。此類患者MRI應是較輕微bulging disc而非明顯protruded或extruded disc。 有些患者MRI很輕微,而症狀卻好像很嚴重的患者我也不建議手術治療,這些患者常原有的是焦慮或慮病症的患者,且愈來愈多,應該是保守治療,不宜手術。」
另外,如果真的要手術,裡面也有說若手術仍以支架(cage, 椎籠)為宜,目前使用PEEK材質的支架,單節的費用是台幣3萬元(後註:民國100年起,PEEK
cage可以向健保局術前申請,但不保證會通過)。而健保局審核給付最少要三週才會有結果,如果不急而要用健保給付,那手術日期就要好好安排,至少是三週以後了。
網頁最下面有提到「另一類的患者因椎間盤突出已經很嚴重、或間隙已經變矮卻又不願接受傳統或顯微手術者,患者若同意內視鏡手術有可能失敗願再接受顯微手術,我仍願意幫其以內視鏡手術」這就看個人想法。像這個情況幾乎所有醫師都會說直接就做顯微(傳統)手術。
若是長骨刺就不可能用復健的拉腰(牽引)、傳統民俗療法或所謂復位手法消除;長骨刺若是做復健拉腰(牽引)會更痛而受不了。若是單純椎間盤突出,可以用復健的拉腰(牽引)、傳統民俗療法或所謂復位手法,把突出部分推擠回去;也可以用(微創)內視鏡手術切除突出部份。
對於骨刺,很多醫師都說用內視鏡手術有可能清除不乾淨而改用傳統手術。除了清除骨刺外,也會摘除損壞的椎間盤改裝上cage (椎體護架)及內固定器等方法把兩節融合成一節。把第四跟第五節融合成一節,也叫骨融合手術。cage (椎體護架)像蜂巢一樣裡面有很多細孔,裝上後在細孔裡面會長骨頭就把兩節融合成一節。
讓腰椎融合能成功的建議:勿抽煙,少用消炎藥及麻醉藥,做低耗氧運動如游泳(可能休養兩個月後才能下水)、走路,及避免腰椎的激烈運動。
脊椎手術如果在胸椎及頸椎,做的是「脊髓」的手術,如果出了意外,病人會四肢癱瘓或是下半身癱瘓,就像李佩菁一樣。但是坐骨神經痛的手術,一般是在第五腰椎附近,做的是「神經」的手術,不是脊髓的手術,所以不會造成下肢癱瘓。如果傷到神經,也只是腳掌的力量受影響而已。
我之前長骨剌(關節炎、韌帶炎或肌腱炎)走三四十公尺腰痛到受不了,要坐下來休息;並且由腰部往下痛到大腿後側。103年開刀完三個月腰不痛了,當時可以走更遠一兩公里不必坐下來休息。
我腰椎L4-L5椎間盤退化變窄,醫師說向後仰彎腰兩椎體骨頭碰在一起摩擦使得周圍神經發炎腫脹,可稱為脊椎關節炎,腰椎骨狹窄壓迫到神經;L5-S1(薦椎第一節)也有退化,但L4-L5退化最嚴重;椎間盤退化變窄一定伴隨長骨刺。感到的症狀是左腿後側由大腿痛到小腿,右後腰也會痛。
更早之前生活周遭有兩例手術後完全不痛了,是給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脊椎科牛主任開刀的,所以103年我才會去門診給他開刀。主任問我是要L4-L5融合成一節還是L4-L5-S1融合成一節?如果只融合L4-L5,將來L5-S1骨頭碰骨頭發炎還要開一次,既然都要開刀了,我說那就連S1也一起融合。他也說L4-L5椎間盤改用Cage(支架、護架)自費要五萬元,問我有沒有投保商業保險?我說沒有,請他送件給健保署審核看能不能健保給付。又要我選擇是用自體骨還是人工骨粉?若用人工合成骨需自費五萬三千元。自體骨移植缺點原取骨區部位(臀部)會痛一兩個月,我選擇用自體骨。對於自體骨移植,請上Google搜尋。
之後出來外面等單子,當拿到一疊資料其中自費同意書只有止血劑一萬五千元這項,並沒有Cage(支架、護架)的自費同意書,這表示醫師會送件給健保署審核。
住院當天住院醫師拿人工骨的自費同意書五萬三千元給我簽,當時誤以為這人工骨就是支架,我說要問醫師(主任)。我的想法是人工骨及支架要省一項,不好意思兩個都省;只要醫術高明該賺的還是要給他賺。醫師多用自費醫材,屆時廠商會給醫師佣金,所以醫師希望病患能多用自費醫材。
第二天準備開刀,一早主任巡房我再次確認支架健保有給付,他問我要用人工骨還是自體骨?心想支架已是健保給付,那就用人工骨於是就簽自費同意書。他離開後一陣子打電話到護理站跟我說查過電腦支架並沒有通過健保給付,我就說用自費的;可是不用人工骨改用自體骨移植。他在耍花招,好在及時有說要回頭改用自體骨;否則兩項都自費了。
推到手術檯旁邊準備要麻醉,主任說L5-S1椎間盤會拉扯看看,如果很緊不會鬆鬆的就骨板只鎖到L5就好;回到病房後問過他只有融合L4-L5,表示椎體L5並沒有滑脫。共住五天。結帳共付66000元,其中自費材料費大筆的有兩項:背架9000元及Cage(支架) 46500元;另我有請看護照顧三天共6300元不包含在內。前面提到的止血劑應是健保給付了。
補充:
1. 支架名稱是”雅氏”鈦合金椎間盤支撐架植入物"Aesculap" T-Space Titanium TLIF System。
2. 上google搜尋「椎間融合術」,可知椎間融合術有ALIF、PLIF及TLIF三種,我是用TLIF(經神經孔腰椎體間融合術)。
要骨頭融合良好就要多補充維生素D與鈣,出院後我每天喝含高鈣低乳糖的奶粉,我有乳糖不耐症,喝高乳糖的會拉肚子;也吃挺立鈣強化錠。泡牛奶時請勿將奶粉直接加入沸騰的開水,以避免奶粉結塊、沉澱及營養素的破壞;應用溫開水沖泡。另網頁中提到「雙磷酸鹽」,這是用來治療骨質疏鬆症,所以也不要吃。
傷口只有10公分長。出院後多熱敷,不要推拿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