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精通書法.也是反清復明志士.後人尊稱一代文化大儒.忠義大俠.仁心大醫.
中醫大寶庫.資料轉貼如下:
傅青主:傅山(明末清初醫學家思想家,婦科聖手)
![中國[醫聖]-傅青主.(友善分享)](https://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2204/mobile01-b535e691d4605210cbcaf0905d38e39e.png)
(1607-1684),名傅山,字青竹,後改字青主,山西陽曲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醫學家。
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濁翁、觀化等別名,漢族,山西太原人。明清時期道家思想家、書法家、醫學家。
傅山自稱為老莊之徒,他自己也在很多場合與作品中反復強調、自陳:“老夫學老莊者也”、“我本徒蒙莊”、“吾師莊先生”、“吾漆園家學”。自覺繼承道家學派的思想文化。他對老莊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泰初有無”、“隱而不隱”等命題,都作了認真的研究與闡發,對道家傳統思想作了發展[2] ,常以老莊之徒自居。
傅山於學無所不通,經史之外,兼通先秦諸子,又長於書畫醫學。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傅山的草書圈眼多,繁而不亂,於鬱勃渾脫之中,又有逸岩之態”。[3] 著有《霜紅龕集》等。一些武俠小說裡,傅山被描寫為武俠高手。他是著名的道家學者,哲學、醫學、內丹、儒學、佛學、詩歌、書法、繪畫、金石、武術、考據等無所不通。他被認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氣節的典範人物。
傅青主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起被梁啟超稱為“清初六大師”
【主要成就】
傅山自稱為道家,說:“老夫學老莊者也,於世間諸仁義事實薄道之,即強言之,亦不能工。”《霜紅龕集》 卷1 7《書張維遇志狀後》) 說明他不屑於稱頌儒家的“仁義” ,並公開以“異端”自命。在《霜紅龕集》中,傅山多次提到“吾師莊先生”、“我本徒蒙莊”、“吾漆園家學”、“老夫學老莊者也”。無論是從生活形態、思想氣質還是藝術追求上,傅山都刻意向莊子學習。他詩作中有這樣兩句:“既是為山平不得,我來添爾一峰青”,表明他的高風亮節和特立獨行的精神。
在醫學方面,他精通醫經脈理,擅長婦科及內外諸科,當時“人稱醫聖”(蔡璜《傅山傳》)。
傅山在中醫藥史上的“大師”級地位,上海辭書出版社所出《辭海·醫藥衛生分冊》在“醫學人物”中,收入上自傳說中的岐伯、黃帝,下至1975年去世的中醫研究院副院長蒲輔週,約5000多年的中國中醫藥史上,共收中醫中藥學界重要人物71人,其中山西僅有一人,即傅山。
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傅山的傳記收入《哲學》卷中,但同樣肯定他“又精醫學”。在《哲學》卷中所列中國古今哲學家約為200名,其中除傅山外,其餘諸人中講到精於醫學的只有宋代的沈括。
在傅青主留下的遺著中,尤以《傅青主女科》最為知名。《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頗有建樹的婦科專著,其內容體例及所用方藥,與其它婦科書都大不相同。全書分為:帶下、血崩、鬼胎、調經、種子、妊娠、小產、難產、正產、產後等。每一病分為幾個類型,每一類型先有理論,後列方藥。在論述中,先敘述一般人對這個病症的理解,然後提出自己的意見,加以辨析。例如對血崩後昏暈的病例,作出如下辨析:“夫人有一時血崩,兩目昏暗,昏暈在地,不醒人事者,人莫不為火盛動血也。然此火非實火,乃虛火耳”。
書中的方劑,大多由他自己創制。譬如,將帶下病分為5種類型,脾虛濕重的用完帶湯,肝經濕熱的用加減逍遙散,腎火盛而脾虛形成下焦濕熱的用易黃湯,肝經脾濕而下溢的用清肝止淋湯。縱觀全書,書中主要抓住了肝、腎、脾的相互關係,對婦科疾病進行調治,處方較為切合臨床實用,因而頗受後世醫家推崇。傅青主以《傅青主女科》一書聞名於世,但實際上,他的醫學造詣是很全面的,並非只精於婦科。故有“醫聖”之稱。
【專科著作】
《青囊秘訣》
《傅青主女科》
《傅青主男科》
《傅氏幼科》